轴线是城市的一条生命轨迹,代表着城市繁华的中心、顶级的配套,也是整座城市围绕其扩展的“生命线”。

不同城市的发展轴线各不相同,有沿道路发展的城市,如深圳、上海,有沿河、沿海发展的城市,如广州,香港。

一座城轴线的位置、规模、功能和空间组织方式,往往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发生变化。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

但不管如何变化,但我们还是能够以一些特定的指标来进行观察。

近日,国际知名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发布了研究报告(2022《中国办公楼租赁指南》),统计出国内主要城市甲级写字楼分布情况,从中可以清晰看出城市轴线发展脉络。

01

甲级写字楼,往往是一座城市高端产业的载体,甲级写字楼集群区域就是一个城市的CBD(商务中心区)

串联起城市的甲级写字楼,我们就能基本观察出城市的发展轴、景观轴和功能轴,把握城市的生长方向。

先看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甲级写字楼分布情况。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2)

来源:仲量联行《2022 China office leasing guide 202207-CN》(下同)

中环是香港著名的中央商务区,集合了行政中心、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等诸多光环。

中环位处香港岛中部,北临维多利亚港,地理位置优越,运输高效,从二十世纪50年代起就成为香港重要的商业中心。

而维港两岸的湾仔/铜锣湾和尖沙咀分别是香港岛和九龙的传统核心细分市场,与中环一起构成了香港最繁华的核心。

所以香港的城市中轴线,就是维多利亚港,香港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以中环为核心的维港都会区。

2021年香港特首施政报告提出,要规划香港第二个CBD,北部都会区,与南部的维港都会区形成呼应。

而且南部CBD以金融为主,北部以科技为主,利用香港高校和内地市场,弥补科技创新短板。

不过,香港目前写字楼租金最贵的地段,还是在南部,房价最贵的也在香港岛。

再来看北京的甲级写字楼分布图。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3)

据仲量联行统计,北京市目前共有9个较为成熟的办公楼子市场。

包括望京、第三使馆区、CBD、东长安街、东二环路,奥林匹克、中关村、金融街和丽泽。

可以看出,北京的发展轴线,非常有意思,以长安街为分界线,北重南轻。

大型CBD基本都集中在北边,南边非常少。

历史上从明朝建北京外城的时候,南城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

到了清朝,内城由八旗人员居住,其他人都被赶到了外城,也就是南城,平民比较多,发展落后。

北京“北重南轻”的城市格局,就此形成,房价现在也是南边比较低。

从上海甲级写字楼的分布来看,上海的发展轴线不是沿黄浦江两岸。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4)

浦东写字楼的分布约占整体商务区的四分之一,所以黄浦江并不能算城市发展轴线。

上海真正的发展轴线,是沿南京东西路、人民广场地区,北到苏州河、南至延安东路这一块的核心区域展开。

横跨静安、黄浦两区的南京路,往东是著名外滩,隔江眺望东方明珠,往西是淮海路、虹桥商务中心。

深圳的发展轴线,很明显是沿着深南大道,一路向西走,现在开始在西部海岸线产生化学反应,西部海岸线包括从宝中到深圳湾再到蛇口沿线区域。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5)

从写字楼分布情况看,深南大道和滨河—滨海大道两侧占主流,西部珠江口海岸线前海这块的写字楼正在逐步崛起,但是还没有超过深南路这边的规模。

过去深圳楼市的上涨逻辑,基本是沿着这条“一路向西,再沿着珠江口北上”的路径演进。

广州的中轴线显然是珠江,沿着珠江从越秀走到珠江新城、再到现在的国际金融城、琶洲方向,最南到了南站和长隆万博地区。

而广州的副中心南沙,距离发展中轴还比较遥远。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6)

02

武汉的发展轴线,就是沿长江、汉江为主的两江四岸区域。

7大写字楼分布区为:

王家墩、解放大道、建设大道、汉口沿江、武昌沿江、中南中北路、光谷。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7)

重庆的发展轴线,也是沿长江、嘉陵江为主的两江四岸地区。

江北嘴、解放碑、照母山为主要核心商务区。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8)

成都的发展轴线,很明显就是天府大道一路向南,天府新区和科学城都在城市南边。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9)

杭州的发展轴线,从环湖时代进入拥江时代。

以黄龙、武林为代表的沿西湖老商圈,以及钱江新城、滨江高新区为代表的沿钱塘江新兴商务区。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0)

南京的发展重心,跟北京上海类似,没有迈出老城区。

以中山路和汉中路的新街口为中心,新街口及鼓楼是两个传统中央商务区,还有加速开发的河西以及南站板块,呈十字架分布。

位于南京市长江以北,定位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还在建设之中,所以核心的写字楼区还在传统老区。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1)

03

从最新的数据看,一线城市中,北京的写字楼租金最贵,但是空置率最低,为10%。

上海、广州的写字楼空置率也较低,在20%以下。

深圳的办公楼空置率为21%,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最高。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2)

二线城市中,长三角和成渝的办公楼空置率在20%到30%之间,租金较一线城市低。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3)

长沙武汉的写字楼空置率约为35%,越往北走,写字楼的空置率越高,天津、郑州、青岛的写字楼空置率在40%以上。

对比2021年上半年甲级写字楼空置情况,北京、上海写字楼的租金略有下降,广州和深圳写字楼租金上涨。

北京、上海、深圳写字楼的空置率均有所下降(北京从14.2%下降到10%,上海从19.5%下降到17%,深圳从21.9%下降到21%);

一线城市中唯独广州写字楼空置率从10.6%上升至16%。

其他二线城市中,空置率下降的有西安(↓0.1%)、天津(↓0.4)、杭州(↓0.4%)、武汉(↓0.8%)、重庆(↓1.9%);

空置率上涨的有南京(↑0.3%)、成都(↑3.1%)、沈阳(↑3.2%)、青岛(↑4%)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4)

从产业结构看,金融和IT行业,是北京最强劲的两个产业,其次是专业服务。

除了政治中心之外,北京也算是科技创新中心,并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5)

上海写字楼的产业结构具有多元性特征,也是上海经济韧性较强的原因之一。

除了金融服务业和科技产业之外,专业服务业以及制造贸易、零售业占比在10%及以上。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6)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大湾区综合性门户城市,广州甲级写字楼的办公产业分布较为均衡,金融、科技、零售等产业占比居前。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7)

和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写字楼里,互联网科技以及其他科技公司占据了绝对主流,占比达56.4%。

一方面深圳因此获得了中国“硅谷”的称号,另一方面,对单一产业依赖较高,也导致深圳写字楼的空置率在一线城市中较高。

中轴线最牛的城市(10大城市生长轴)(18)

重庆高档写字楼的租户主要来自四大类:金融、房地产建筑、服务业、科技互联网。

成都的写字楼主要是金融、房地产、科技互联网、贸易为主导的产业。

总的来看,来自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企业在全国各个主要城市保持活跃;

而高端产业去低能级城市的概率较小,由此造成一些弱线城市写字楼空置率较高。

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规律,产业布局也有内在路径依赖,当产业和城市结合发挥最大优势的时候,这个城市才能吸引人才、活跃经济,而这又反作用于城市不动产的价值排序。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 就是尊重规律,把握趋势,顺势而为,跟着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方向走,减少投资的犯错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