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的是天地开始形成的状态,世界的样子但这其中又包含了一种动态变化如果用图画来说明的话,有点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但这个太极图是个不断变化的太极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反映的哲学原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反映的哲学原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反映的哲学原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的是天地开始形成的状态,世界的样子。但这其中又包含了一种动态变化。如果用图画来说明的话,有点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但这个太极图是个不断变化的太极图。

何为天?

古人说“天圆地方”。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天”,是一个人的脑袋上画了一个“圆圈”,表示“天”。

为什么是人的脑袋上画了一个圈表示天呢?

这又引出一句话,“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光”。没有人的存在,就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没有世界的存在。因为一切,都基于人的感知、观察、思考和引申。

古人是朴素的。人脑袋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天的范畴,于是“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

这是天最原始的解释。天还有其他引申意思,这里不表。

何为地?

甲骨文里没有“地”字,只有“土”字。

“土”由“一”字和一个有点像圆形的不规则图形组成。“一”代表地面,上面的不规则图形,可以引申为地面上的“万物”。万物最终归于“土”,所谓“尘归尘,土归土”。

金文中的“地”字,由“土”和“蛇”组成,表示“土”和土上的万物。为什么是“蛇”呢?蛇这种动物属于阴物,代表大体为阴为浊,这是一种类比。

天地是怎么来的?

关于天地是怎么来的,各国有不同的说法和传说。笔者比较认可《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中对于天地的说法。“大道无形,生育天地”。“道”是什么?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都是道和道之所化。不神秘,不神奇。但无法用语言和文字精准言说。所谓,不可思议。

《说文解字》:“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也。”

玄黄是什么?

“玄黄”不应单指颜色,应指天地开始形成时候的一种混乱、交杂、对冲、最终“清为天、浊为地”从动到静的一种状态。

天地玄黄”告诉我了我们天地和天地始生的状态。《千字文》开篇就说天、说地,归根要说人。因为人处天地间,头顶苍天,脚踏大地。天大,地大,人亦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宇宙是什么?

天地四方为“宇”,引申为“大”。古往今来为“宙”。“宇宙”指,以人类感知为出发点的空间和时间。“宇”和“宙”,不是外来字,始见于《尸子》。“宇宙”一词,始见于《庄子》。

宇宙,涉及到天、地、万物。看起来是个名词,实际是个动词。一切的一切,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洪荒是什么?

“洪荒”指的是一种混沌蒙昧的状态,就像一个鸡蛋。如果从“生、坏、成、灭”周而复始的角度去思考,那么整个宇宙确实处于混沌的状态。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说的是天地开始形成的状态,世界的样子。但这其中又包含了一种动态变化。如果用图画来说明的话,有点像我们现在看到的太极图。但这个太极图是个不断变化的太极图。

——《“千字文”在说什么》之“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