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都市现场综合南方plus客户端

1月30日早上,25岁河南人王孟琦,背上背包,拉上新箱,要回家过年了。对他来说,春运回家,绝非易事!这位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高级工程师,天生双目失明,却要从南到北跨越半个中国,行程1700多公里才能返回河南许昌的家。路途漫长,手里的票根是唯一方向!

五年前,王孟琦因为不凡的梦想,孤身来到深圳闯荡。五年后,他已熟悉了这段旅程。在每一个春节前夕,他和其他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奋斗的青年一样踏上返家之路。记者一直跟随着王孟琦,记录下这段特殊的春运旅途。

程序员的一盏明灯(盲人程序员的回家路)(1)

一、人就像漂泊的宇宙飞船,每年春节要“归航”

腊月二十六(1月31日),清晨,广州南站人流涌动,重点旅客服务工作人员接到王孟琦后,时间已经有点紧了。工作人员接过他的箱子,让他把手搭在自己的肩膀上。在人多的地方,王孟琦全神贯注,紧紧地扶着,跟着工作人员的步伐穿过通道,向车厢走去。

为了顺利坐上这趟回家的列车,王孟琦已准备多日。他早早托人买了从广州到郑州的高铁票,还提前预约了高铁的重点旅客服务。登车前夜,记者和王孟琦一起从深圳出发到了广州南站附近住下,次日早晨不到七点,就来到南站赶列车。

程序员的一盏明灯(盲人程序员的回家路)(2)

程序员的一盏明灯(盲人程序员的回家路)(3)

这些年来,王孟琦已经数不清自己坐过多少次的列车。旅程愈增,他对火车的陌生感逐渐消失,“以前坐火车还专门去摸车身,现在不会了。”

五年以前,20岁的盲人王孟琦还在河南推拿职业学院学习按摩,一则招聘启事,让他登上了前往深圳的列车。“我就对电脑感兴趣。”王孟琦看到信息无障碍工程师的招聘,执意要试一试,于是离家来了深圳。第一次旅途,二十多个小时的车程,让王孟琦无所适从,“想吃碗泡面又不好意思找人帮忙,还是别人主动帮我的”。

离家太远,是父母起初拒绝王孟琦远行的最大担忧,但他凭着自己对科技的执着,让父母终于放行。王孟琦以为自己当初是凭借了“小聪明”说服了父母,后来想想,父母所妥协的,实际是对儿子的爱。

五年时间,王孟琦逐渐从一名IT爱好者成长为信息无障碍工程师,成了公司的业务骨干。到深圳的这些年,他从最初的孤独到有了好朋友的陪伴,渐渐适应了离家的日子。在节前上班的最后一天下午,王孟琦和同事沈广荣打了几盘他们自己研发的盲人“吃鸡”游戏“战斗吧”,虽然一直在输,但他玩得很开心,他明白这是沈广荣在给他送别。

“老王,明年见,新年快乐啊!”王孟琦也笑着朝对面沈广荣的工位方向挥了挥手。出门前他还不忘一一交代工作安排,并顺手把电脑装进包中,以备在家也能值班工作。“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漂泊的宇宙飞船,家永远是等我返航的港湾。”王孟琦说,离家不论多远,每至春节,飞船就该“归航”了。

程序员的一盏明灯(盲人程序员的回家路)(4)

二、看不到美景,1700多公里被他以分秒度量

“火车就是很多个公共汽车连接在一起,无非就是长一点!”高铁座椅上,王孟琦露出自己特有的“傻笑”,一旁的乘客听他侃侃而谈,车厢的气氛立刻轻松起来。

程序员的一盏明灯(盲人程序员的回家路)(5)

“上火车后如何让旁边的人喜欢你是需要技巧的。”王孟琦在上车前和记者分享了他的经验。果然,上了车后,他和旁边的小王聊得火热。谈工作、聊新闻、讲科技,说到兴头上,王孟琦还不忘拿出手机,点了一份高铁外卖。

“点外卖比在高铁上吃便宜,品种也多一些。”王孟琦说。旁边的小王惊讶起来:“我都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你真是个时尚IT男。”

程序员的一盏明灯(盲人程序员的回家路)(6)

5年前,第一次坐车从郑州前往深圳,王孟琦坐了超过20个小时的火车。而今,高铁让广州到郑州的这段漫漫长路缩短成了6个小时的路程。列车从温暖的南方一路飞驰,两旁繁茂的绿树变成落叶后的乔木,连绵的山地换作广阔的平原。进入信阳后,大片的积雪呈现在视野中。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