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儿周玮智商(邵昕遇上自闭症儿子)(1)

 “每次有人说:这孩子父母怎么没教好,我们心很痛,因为我们每件事都教了二三十次。”

  ——演员邵昕

  爱看港台电视剧的星宝父母,想必对邵昕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要知道早年间他可是台湾最炙手可热的男明星。

  他在25岁时提名金马影帝、与酒井法子共同出演热播剧《我爱美人鱼》、更在《康熙来了》的节目中被小S冠以“头号疯子”的称号,彼时邵昕的事业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知名度逐渐扩大的邵昕并没有乘胜追击,反而息影从商,倒也赚了个盆满钵满,后来遇到了温柔知性的太太婷婷,婚后一年二人生下儿子翔翔。

  看到邵昕”人生赢家“般的经历,相信无人不拍手称赞,可谁想到好景不长,网络上竟逐渐出现了邵昕儿子“不正常“的传闻...

  No.1 大明星的“奶爸”养成记

  一向侃侃而谈的邵昕和妻子婷婷,在记者提到儿子翔翔的时候,不约而同陷入了沉默。

  邵昕回忆,翔翔1岁的时候破坏力就十分惊人。

  家里的玩偶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就连婴儿床他也能拆个“稀碎”,甚至有一次还对带着墨镜的妈妈“大打出手”,下手之重直接锤歪了母亲婷婷的鼻梁骨。

  家人尚且可以包容孩子的年幼无知,可将来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呢?他们也会包容我的孩子吗?

  子不教父之过,这六字箴言却好似邵昕的诅咒一般,使他陷入了无尽的自责。最终「儿童潜能开发中心」的感统老师为低迷许久的邵昕解开了心结。

  ”或许,并不是你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孩子的发育问题,还是要找相关的专家看看。“

  于是夫妻二人马不停蹄的开始转院给翔翔问诊,但「儿童心智科」的号需要排队半年,即使是家喻户晓的大明星也没有丝毫便利可言。

  这令邵昕十分苦恼,而妻子婷婷却开始另找出路,和许多确诊前的星宝父母一样,她走上了自学的“自救”之路。

  在翔翔2岁时,邵昕夫妇拿到了医生的诊断书。

  阿斯伯格综合症,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或广泛性发育障碍。

  自此,邵昕夫妇彻底停掉了手上的工作,开始全职带孩子进行干预治疗,面对无法治愈,终身干预的压力,邵昕也一改往日人们眼中“疯癫“的形象,逐渐成熟稳重起来。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的一场修行,而对星宝父母来说,这场修行更像是一场人生的苦旅。

  易怒易失控的翔翔时常会殴打班上的同学和老师,因此不到半年的时间,翔翔先后被5家安亲班(早教托管班)劝退

  俗话说,父债子偿,而对邵昕和翔翔来说则完全相反,“除了辗转联系新安亲班的奔波与劳碌,我时常要向一些两三岁的孩子低三下四的道歉,但没办法,为了翔翔我愿意做的。”邵昕说。

  您看,即使是人前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也有这样卑躬屈膝的时刻,为了孩子可以抛弃一切,这便是为人父母的伟大之处。

  No.2 翔翔的情绪问题干预经

  由于翔翔确诊的早,干预及时,所以3岁前,翔翔就回归了幼儿园,但在这之中,除了爸爸邵昕的努力,更离不开翔翔妈妈的“苦心经营”。

  情绪控制不但是翔翔的核心问题,也是大多数星宝父母的难题之一。

  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突然“爆发”的情绪时,不是选择马上制止,就是分散孩子注意力。

  这样的方法或许管的了一时,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教师出身的翔翔妈妈酷爱读书和学习,所以她利用自己的擅长阅读和教学的优势,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和文献,对ABA理论知识形成了初步认识。

  “其实孩子们的哭闹都是有实际根源可循的,而作为家长来说,找到并且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原因很重要。“翔翔妈妈说。

  ”举个例子,翔翔很不喜欢别人动他的东西,每次有人不经过他同意拿走什么东西,他就会发火,挥舞拳头大喊大叫,还会摔东西。

  但他吐字方面是OK的,他也知道一些基本的情绪词汇,所以我鼓励他把情绪说出来,只有形成表达意识,后面的干预才有希望。

  第一次在家训练的时候我准备了一袋芒果干,然后我故意在他的文具盒里拿走一支笔。

  在这个过程中要时刻观察他的情绪变化,如果他一开始没有出现明显的情绪起伏,而是像你伸手要笔的话,你就鼓励他说“请把我的东西还给我”,然后给予芒果干奖励。

脑瘫儿周玮智商(邵昕遇上自闭症儿子)(2)

  而如果他直接情绪爆掉,那就优先处理他的情绪,主动给他营造一些语言氛围,我会问他:“你现在觉得生气对吗?“

  当他能识别出情绪词汇时,我们就给予奖励,或口头赞美,然后进一步引导,直到他能完整表达。

  那天晚上我花了近3个小时(中间有休息),让翔翔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具体时长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把控。

  值得注意的是,翔翔有时会出现一些“假”情绪,就是他会故意“发作”来换取一些他想要的东西,这个时候我就会“冷处理”忽略他。

  比如,翔翔经常把新买的玩具摔坏,他知道每次摔坏后都会有新玩具,所以他摔玩具的间隔期变得越来越短。

  于是当他再一次把新玩具摔在地上的时候,但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给他买新玩具,所以第二天他没有找到新玩具时,我观察到他看起来似乎有些沮丧。

  而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无论他怎么闹都没有新玩具的出现,当他感受不到摔玩具带来的乐趣时,也就不再出现相似的行为了。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时候,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冷静的对孩子的行为原因进行分析,哪些情绪可以忽略,而哪些行为又是好行为,我们要及时给予强化鼓励。

  No.3 倾尽所能的帮助孩子

  在翔翔妈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努力干预下,如今8岁的翔翔已经成为了国小二年的学生,当老师们提起翔翔的时候,各个赞不绝口。

  班主任费老师说:“翔翔很爱笑,表现欲十足,班上有什么文艺演出或者艺术节之类的,翔翔总会积极参加。

  而且我知道翔翔妈妈也是教师出身,作为同行我们也有很多相似的话题,况且她的教学经验比我还丰富,在教学学生层面我还时常向她“取经”呢。”

  翔翔妈妈发挥自己所长,帮助翔翔逐渐回到了正轨,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孩子的进步与成长,最依赖的就是父母的智慧和悉心教育,就像马云谈到云谷学校时曾说道:

  “「教」和「育」是两个概念,教的主体是老师和学校,但育的主体一定是家长。父母如何养育一个孩子,决定着一个孩子能量的高低。父母发挥所长,对孩子循循善诱的滋养就是父母之爱最高级的表现。“

  而来自山东威海的赵妈妈就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样的母爱。

  从小长在海边的赵妈妈是一名优秀的帆船运动员,从省队退役后,她开了一家自己的帆船俱乐部。

  2004年儿子航航出生,3岁时被确诊为重度自闭症,随后航航就被送进了机构,一直干预到12岁。

  结束机构干预后,赵妈妈不甘心将航航送进特教学校,于是她下定决心自己的着手继续给孩子进行干预,而帆船运动又是自己最拿手的项目,都说龙生龙凤生凤,万一航航也能继承一些我的天赋那...

  想到这,赵妈妈不再犹豫,带着儿子开启了5年的“海上生活”。

脑瘫儿周玮智商(邵昕遇上自闭症儿子)(3)

  起初,航航对水还是有些畏惧,所以赵妈妈就让航航先从浴缸开始熟悉被水浸泡的感觉,再一步一步的引导他走向大海。

  经过了5年的艰苦训练,如今在妈妈的陪伴下航航已经可以进行出海活动,看着儿子在海面上威风凛凛的样子,赵妈妈说:

  “要是我的兴趣爱好,能成为他将来养活自己的手艺的话,也算是我当初没白热爱这个运动一场。”

  在这条无比艰辛的路上,有人选择放弃,也有人勉力自救,就像教师出身的翔翔妈妈,就像擅长帆船运动的赵妈妈,她们倾尽一身的本事,努力推着孩子往前走。

  最后,让我们祝福翔翔和航航,在干预的路上一切顺利,也祝福为孩子努力奋斗的星宝父母们,身体健康,平安喜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