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小鱼缸养鱼难,容易死鱼,不适合新手。这是真的吗?

我从4个维度来深度分析一下小缸和大缸的饲养手法的区别,特别是最后一点,是很多新手养鱼很容易犯的错误,导致大量的死鱼。

1、水体大小(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最明显的)

假设同样的喂食量,同样的养鱼密度

水体越大有害成分浓度指标上升越慢,相反水体越小有害成分浓度上升就越快。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小缸的死亡率一定比大缸高。但可以通过换水来降低有害成分浓度,把它控制在不伤害鱼的指标水平内,就可以了。

鱼缸观赏鱼要怎么养(小鱼缸和大鱼缸饲养观赏鱼难点解密)(1)

2、换水频率

小鱼缸换水频率要比大鱼缸高,特别是在裸缸的情况下,如果大鱼缸每周换一次水,小鱼缸也就要每2天换一次,目的就是减少污染物,减少蛋白质及有机物的残留,尤其是夏天,水温也比较高,细菌容易滋生,更容易败坏水质。至于换出多少水,确实没有固定的比例,需要根据自己的鱼缸水体污染程度,才能决定多少水量,千不要盲目地换水,那些什么1/2啊,1/3啊,1/4啊,这些数据。是别人的鱼缸总结出来的,并不一定适合你自己的鱼缸,换水会给鱼缸的水体造成不稳定性。所以必须得自己总结经验,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鱼缸的换水节奏。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死鱼的可能。只要做好饲养总结,就会越养越好的。

鱼缸观赏鱼要怎么养(小鱼缸和大鱼缸饲养观赏鱼难点解密)(2)

3、过滤系统

由于小鱼缸本身体积小,空间小。所以常规来说我们的过滤器也不会很大,过滤的空间是有限的。不能像大鱼缸一样有充足的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空间。在过滤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有所取舍了,小鱼缸优先考虑物理过滤,物理过滤的设计效能要大于生化过滤,千万不要陷入硝化细菌的魔咒里面去,别把硝化细菌看得太重要。小鱼缸的物理过滤包括,人工抽鱼便,过滤器阻隔鱼便是这两种。当我们能及时清理这些鱼便及食物残渣之后,水体里面就没有过多的蛋白质及有机物产品发酵来源,因此亚硝酸盐会大大降低,硝化细菌群体的繁衍也会受到到限制。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设置过大比例的生化滤材空间,甚至不设生化滤材空间。因为住在里面消化细菌就这么多,你把房子搞再大也没用。

4、喂食量 (非繁殖鱼缸)

小鱼缸养的鱼本来就不多,投喂的食物的总量自然不能太多。建议小鱼缸最好不要用定时喂食器,使用定时喂食器,很容易忽略地观察鱼的食欲情况。人工投喂时候一定要少量多次喂食,边喂食边观察,7分饱即可。何为7分饱,观察鱼的追食速度,由急变慢这时候就可以停止了。等待4-5个小时再喂也是可以的。每天2-3次的投喂完全足够了,晚上就基本很少投喂了。这样可以给本来不是很强大的过滤系统减少压力,有利于保持水质的安全范围。

总结一下小鱼缸饲养观赏鱼,并不困难,也很简单,唯一和大鱼缸有所区别的就是,你需要多花一点点的时间和精力。记住一条定律,控制水体里面对鱼有害的污染物浓度,你就可以玩好小鱼缸啦。

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我是宇哥,关注宇哥说宠物,给你分享不一样的养鱼知识。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