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察:吴丹

【导语】:作为军事强国和红色巨人,前苏联在军事武器上的制造一直排在世界范围内的前列。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前苏联层制造出来的令人膛目结舌的变态武器,感受前苏联威力慑人的军事力量。

1.LPL潜水飞机

苏联需要多少核弹(前苏联造的变态武器)(1)

1934年,前苏联B.P.乌沙可夫开始设想一种飞机和潜艇的结合兵器。1938年,经过反复设计和修改,完成了这种飞行潜艇或是潜水飞机的方案,這就是LPL项目。

LPL是一种用于打击敌人水面舰艇,基地巡逻,雷场维护和舰队护卫的潜水飞机,它能在空中飞行,发现目标后凭借高速占领有利的伏击位置,然后水上降落并潜入水下,接近和攻击敌人。

LPL有三台1200马力的发动机,它能以时速200公里飞行,

可携带2枚457mm鱼雷和2挺防卫机枪。鱼雷挂载在机腹,这是水下发射的潜艇用鱼雷,不知道可不可以投掷。LPL的一些其他数据,起飞重量15000kg,航程800km,潜深45m,最多可以在水下停留48小时。速度低、潜深小、时间短、这种飞机就算能射出鱼雷也逃不走,真堪称敢死机了!

2.945 型梭鱼级核潜艇(塞拉)

945 型梭鱼,北约命名为“塞拉 I 级”(Sierra)。945 型潜艇使用钛合金艇身,潜深 500m 以下(没有找到准确的数据,但是一般的 SSN 潜深 300m),天青石设计局设计。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建造。

1992 年,945 型 K-276 号向领海附近的洛杉矶级核潜艇 SSN-689 发动“疯狂的伊万”。结果是 K-276 在修复后服役至今,SSN-689 由于损毁惨重,3 年后成为第一艘退役的洛杉矶级核潜艇。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是,661 型和 945 型因为是昂贵的昂贵到美国也没去做的钛合金潜艇,因此又被称为“金鱼”,足足一群吞金兽。虽然确实材质轻下潜深,有些配套的鱼雷可以从水下 400m 处发射。而它们在这个深度的时候却是十分安全——实在没什么变态的武器能够在这个深度幸存了。

3.米格25

米格25大量使用不锈钢,可见其发动机功率。它强悍的雷达开机后离地2公里范围内可以烤死兔子。米格-25在70、80年代的局部战场频频上镜,尤其是其侦察型。1971年秋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4架苏联米格-25R侦察型进驻埃及,不时前往以色列上空侦察。

以色列空军派出了当时西方最好的战斗机——美国研制的F-4“鬼怪”拦截。米格-25P打开了加力燃烧室,一会就抛开了尾追的F-4。F-4连忙发射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试图导弹尾追米格-25,没想到连导弹都没追上。此时以色列地面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超过了马赫3.2!这让西方大为震惊。绰号狐蝠。

4.西伯利亚“森林杀手”系列越野车

苏联的螺旋推进车是一群不折不扣的西伯利亚森林杀手,他们不但碾过、而且是彻底破环阻挡他们前进的一切从林障碍,其中一些采用独特的“螺旋”行动方式,其异想天开令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

ZIL-2906- 螺旋式雪地沼泽搜寻营救设备490 此车属于高通过性搜素营救综合体“蓝鸟”, 生产于1980-1991年间,总量为20台。

这是“螺旋杀手”的第二代,采用铝合金材质的“螺旋“行动结构,是较为成熟的产品,专用于绞碎西伯利亚的森林、北极冰盖、以及沼泽地,在这些地方他们就会立即暴露出平时隐藏很深的暴虐。

5.苏联大伊万

大伊万”(Big Ivan)是目前世界上引爆过的当量最大的核弹(氢弹),其爆炸威力约为5800万吨TNT当量。

1961年,苏联决定恢复核试验后,在新地岛米秋希哈湾进行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气层核试验,从1961年9月10日到11月4日共爆炸了26个核装置。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在新地岛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氢弹试验。当时,战略轰炸机上装载着重达26吨的“大伊万”氢弹。为确保轰炸机在1.5万米高空投弹后能飞离爆炸现场,苏联专家还特意为氢弹设计了一个超大型降落伞。上午11时32分,氢弹在新地岛上空爆炸。

这颗氢弹不仅毁灭了爆炸中心附近的一切建筑物,还严重影响了数千公里范围内的电子通信系统。苏军设在北极地区的防空雷达被烧坏,无法探测空中目标。各级指挥所的无线电通讯中断,在一个多小时内无法与部队进行联络。美军设在阿拉斯加州的预警雷达和4000公里范围内的高频通信也全部失灵,时间长达20小时。

6.苏联奥卡420原子炮和聚光406原子炮

2A3 Kondensator 2P是前苏联设计生产的406毫米自行式榴弹炮。用来对付美国的“原子安妮”原子炮。

2A3的起源是在冷战时期。1955年,由格拉宾设计局在T-10坦克底盘上完成了271工程的设计制造,即“Конденсатор(聚光器,又名电容器)-2Р ”406毫米重型自行火炮-制式编号2A3,底盘的研制由科特林设计局在列宁格勒完成。

1956年在列宁格勒2A3全部研制成功。总产量仅4辆。其中2A3的主炮使用了特别设计的SM-54 406.4毫米加农炮,即计划流产的“苏联”级战列舰B-37 406mm主炮的减压版 .

1957年,同样在 T-10M 的基础上,莫斯科的苏联机械制造设计局开始研制273工程,并在科京设计局的协助下完成相关测试,即后来的2B1“奥卡河”420毫米重型自行火炮。这两种自行火炮均是在加长的T-10 坦克底盘的基础上改造,并由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负责生产。

7.末日武器“死亡之手”Perimeter

这套武器系统的正式名字叫Perimeter边缘系统,也有人叫它MertvayaRuka,意思是“死亡之手”。它建造于25年前,一直是一个被重重把守的秘密。

Perimeter确保了苏联的还击能力,但它并非一触即发的装置。它被设计成半休眠状态,在危机发生后启动。然后,它的地震、辐射和空气压力感应器网络开始搜寻核爆炸的迹象。

它的设计要求非常严苛,不但要能够协助指挥阶层在混乱的审判日中弄清战况,并且要假设各种恶劣情况下仍能够维持运作,其中最恶劣的情况就是:苏联指挥阶层已经烟消云散。

这意味着Perimetr甚至要在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独自发动苏联的复仇之战。

由于末日机器是为最恶劣的情况设计,因此不奢求苏联遭到重创预警系统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当危机临近时,苏联会启动它到待命状态,它则利用核爆监测系统监控苏联境内的核爆迹象,所有的数据会汇整到中央计算机,经过逻辑判读是否要采取反击手段。

当末日机器启动时,这些导弹会起飞到空中向其他在首轮袭击中幸免于难的苏联导弹发布加密指令,由于信号-M系统允许机器不经人手发射导弹,因此在审判之日,末日机器只要往上空打出一颗闪亮的信号弹,指挥导弹飞越已经变成废墟焦炭的苏联大地,发动摧毁美国的复仇大反击。

瞭望智库是新华社旗下离中南海最近,集政策,经济趋势判断和军情分析离的智库。请搜索瞭望智库官方微信公号:瞭望智库,或(zhczyj)→长摁1秒复制。智客,(wodezhike)→长摁1秒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