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兴苑街肺炎(图说河北李家庄咳嗨腔)(1)

晋州市“李家庄咳嗨腔”源于晚清冀中平原街头巷尾的民间小调,历经数代人的传承和创新并吸收其他姊妹剧种的营养慢慢演变而成,是我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地方剧种。

石家庄兴苑街肺炎(图说河北李家庄咳嗨腔)(2)

在表演行当方面,“李家庄咳嗨腔”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它的表演特点以细致、逼真、轻松、幽默见长。“李家庄咳嗨腔”的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头板、二板、河西高调、哭板、三腔、正腔等;主要伴奏乐器分为文武场,文场有四股弦、笙、二胡、三弦等,武场有底鼓、大锣、小锣、大镲、小镲等。“李家庄咳嗨腔”的传统剧目题材广泛,既有取材于古典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中的《翠屏山》《盘丝洞》等,又有取材于民间生活故事的《清官断》《鞭打芦花》《百草山》等。方圆十几里的村民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天不喝汤,也要去看李家庄咳嗨腔”。

(燕赵都市报 记者 杜柏桦 通讯员 贾再兴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