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周刊#

故事一:

妈妈带着5岁的孩子买了张《红海行动》的电影票,刚看一会儿,就发现这部片子太血腥,不适合孩子,可钱花了,不忍心离场,于是拿出手机哄孩子玩游戏,游戏声音很大,引起旁边的一对年轻情侣的不满。小年轻给妈妈提意见,宝妈不以为然,说你们以后也会有孩子。双方开始吵,吵得不亦乐乎。

故事二:

妈妈带着孩子看电影,孩子非常好奇不断地问电影里的情节,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那样?母子两边看边讨论,声音很大。小孩子还不断用脚踢前排的椅子,这让前排就坐的3位女大学生十分反感,她们提醒宝妈,管管孩子、声音小点儿……可是妈妈并没有理会。几次抗议无果后,一位女生转过身扇了男孩儿一巴掌,愤怒地说:“你妈不教你,我教你”。结果可想而知,男孩儿大哭,妈妈大闹,最后闹到报警。

5岁孩子进电影院(当孩子走进电影院)(1)

科技的进步,让影片拍摄制作和观影体验,都成为一种享受,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的首选,尤其在看大片的时,特别有氛围,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小孩子。

年轻父母领孩子走入公共场合,就已经把他领进了社会的大门,就有义务教会他在这样的生活场景中,公共礼仪如何注意。比如一家子开开心心去观影,是件多么开心惬意的事情啊,孩子又可以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懂礼貌、有规矩、识礼仪,不仅是孩子有教养的体现,更是家风优秀的表现。

所以,我们就和年轻的父母,一起梳理下观影中的礼仪知识吧......

5岁孩子进电影院(当孩子走进电影院)(2)

选择电影的内容很重要

准备带孩子看电影,就要选择内容。你觉得好看的电影,不一定适合孩子看。

带他看电影,就选他能看懂、有趣味的电影,这样才能让他聚精会神,否则,假如就会坐不住,来回走动,再小点的孩子还难免会哭闹。钱白花了,连累大家都跟着很扫兴。

要有时间观念

看电影,尽量提前十五分钟到场。孩子是没有时间观念的,“准时入场”是个很好的建立时间概念的实践机会,给他讲,迟到也许会打扰到别人,是件不礼貌的事情,搞不好还会误了电影开头。

提前的时间,可以做些准备,比如去趟卫生间,免得看到半截要去上厕所。

万一迟到怎么办?悄悄地进场,假如坐位在中间,要猫着腰去找座位,悄声跟影响到的人说声“对不起”,切记在人家看得精彩时,你腰背挺直地挡在人家前面,然后打开手机的电筒乱晃着找座位,这让人反感的会在心里骂娘。

电影院里不喧哗

影剧院是“大庭广众”,这种场合是要教会小孩子懂得并遵守规则,是教他学习公共礼仪的好机会。非常正式地跟孩子强调,在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到他人,并且要让这个概念牢固在意识里。开头故事里发生的事情,也许不是件坏事,破坏规则,不仅是教养缺失,也许会遇到更重的惩罚。

家里没人教你,总会有人教你,到时候你吃的苦头会更多。

5岁孩子进电影院(当孩子走进电影院)(3)

吃食物要注意

电影院里,不吃很脆、会发出很大声响的食物;不吃味道很大的食物;更不要吃瓜子儿哦,频繁不停的声音会让有些人发疯。

公共场所吃东西,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注意公共卫生

注意你的服饰和你身上的味道。密闭空间里,气味会被放大,确保你的衣物干净整洁没有味道,不能随意脱掉鞋子,更不能把脚翘到前排座椅上。

注意声音卫生。手机全程保持静音或者震动;如果接电话,最好走去外面;拍照可以,但是不要闪光灯;无聊玩手机,要将屏幕调暗,戴上耳机,这样就不会影响到旁人。

咳嗽或打喷嚏要注意用纸巾掩住口鼻,新冠疫情足以让我们感受到飞沫传播病菌的威力。

不能乱扔垃圾

去观影时带了孩子或者准备了食物,带上个垃圾袋,享用食品饮料不要弄脏周围环境,不要无良地乱丢口香糖,这是起码的公德心。

离场

电影结束,不要只顾检点自己的随身物品。

带走你的垃圾袋,扔到外面的垃圾桶里。

依顺序文明退场,不拥挤。

假如看3D电影,退场时记得将眼镜送还影院。

5岁孩子进电影院(当孩子走进电影院)(4)

别在黑暗中放大你的缺点,虽然别人看不见,但自己却看得清清楚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