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直对楼龄这个问题很执着,我都被问到快崩溃了,每个客户都会反复问一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25年楼龄还要不要买?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25年楼龄还要不要买(没钱就不要纠结楼龄问题了)

25年楼龄还要不要买

大家一直对楼龄这个问题很执着,我都被问到快崩溃了,每个客户都会反复问一次。

比如说,买的房子已经15年楼龄了,然后打算住5年,到时候20年楼龄容不容易卖?会不会烂手里?

我的妈啊,你在市场买15年楼龄的房子已经叫次新了,如果你的房子以后卖不掉,那是不是广州70%的房子都卖不掉了?

又比如说,手上钱不多,买的房子是20年以上楼龄的步梯楼,以后是不是会烂在手里?

我的妈啊,你本来就没钱了,先解决自住的问题吧,还关心以后升值的问题干嘛。

自从上次农行出新政要减20年以上步梯楼的房贷按揭成数,导致大家更精神紧张了,慢慢演变为,20年楼龄是房子的极限寿命。

搞到房子的青春期比女人的青春期还短似的。

不过没办法,本来咱们中国人就有新房情结,比如说有些老人家严格规定婚房是不能住过人的,非新房不可的。

但我想说,即使是新房,在装修的时候一样有农民工在里面睡觉的,那算不算住过人?

在传统的新房情结,再加上上次农行的规定,就让大家的新房情结更严重了,到了现在,就让大家觉得,楼龄过了20年的房子就要等S了。

事实上真不用这么悲观,农行出此政策,主要是因为房贷额度紧张,所以把非优质的贷款暂停了,现在银行都在挑客,选最安全最优质的单子接。这个也是正常的现象,在信贷收紧的情况下,一般就是这样操作的了。

但是,其它银行还是在接旧房子或步梯楼房贷申请的,农行这种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现象。

如我之前说的,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银行是姓公的,是要保护基层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如果需要在坏账率和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一个选择,那国家肯定会偏向维护基层群众的利益的。

显然,老破小的房子就是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因为银行逐利或害怕风险而拒接这些房子的房贷,让这些房子失去金融属性,从而导致这些房子的价值崩溃,那这样做整个社会会动荡的,国家也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所以,大家真不用担心楼龄老了的房子就失去金融属性,价值会崩溃,房子总有老去的一天,如果你的房子与广州市区的50%房子都是一样的时候,那难道银行会不做这一半存量房的贷款业务么?这个绝不可能的。

举个例,广州15年楼龄内的房子占市场份额30%,这类主要是2000年后建的商品房;然后15~25年的楼龄是50%,这类主要是90年末的商品房,步梯商品房为主。最后就是30年以上楼龄的老单位宿舍,这类占20%。

如果首先要被银行淘汰的,那第一批肯定是老的单位宿舍了,选择排序方面,肯定是择优选择的。

接下来,50%存量的15~25年楼龄的房子,由于存量太大,银行是不敢一刀切的,大家放心吧。

在中国,如果你是属于大多数的群体中的,那你就是安全的,请记住这一定律。

如果你担心楼龄问题的,那首先要回避的是开始被市场淘汰的产品,就是那些没好学位的老旧单位宿舍和密度高的港式楼,这类产品在市场上是开始不受欢迎了,随着楼龄老去,接下来想出手的难度也开始高了。

也就是说,最起码的上车盘,是步梯的商品房小区;而后面的市区20年楼龄商品房就不用担心了,非常安全的;更别说15年楼龄的次新房了。

所以,在买房上,你避开最先被淘汰的品种就行了。

说回现实问题,如果你的预算不多,只需要在市区有个窝上班,能让小孩入户上学的,楼龄问题还轮不到你去纠结,首套房真不用纠结太多,这个也是很多购房者的通病,总想着第一套房要啥条件都好,还希望能通过一套房的升值跨越阶层,这是不现实的。

比如很多200多万预算的朋友,就因为楼龄问题买了南沙,知识城,最后上班也住不了,只能在市区租房住,想换房又被2改5新政和新房限价打死,首套名额和贷款名额都套住了;这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当然,如果你是投资的,或者多预算的,买个楼龄新点的房子是不错的选择,毕竟中国人还是有新房情结的,目前的市场看,次新房的升幅和受欢迎程度是高于老房子的。

一句话说,就是看钱吃饭;穷人就不要在楼龄问题上太倔强了,很多时候会得不偿失的。

欲了解更多广州楼市干货,请关注公众号:广州楼市滚雪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