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跌:纯碱盘中快速回落

日内,纯碱呈现出了快速下行的态势。截至发稿,主力09合约最低跌至3006元/吨,单日跌幅近3.5%。

纯碱今天还会回调吗(解读跌近3.5)(1)

抓住行情,立即前往期货通APP布局交易>>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导致了行情的骤然走弱?后市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地产恢复不及预期:下游强预期弱现实延续

毫无疑问,下游需求迟迟不见好转是本轮纯碱重新走弱的直接因素。

尽管国内一直强调“稳经济”、“保交付”等相关概念,曾经严苛的地产调控政策也借“一城一策”为突破口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区域性松绑,但受制于“人口问题”及民众“买涨不买跌”的思路限制,房企去化现象仍不理想。

终端去化困境使得房地产企业现金流持续趋紧,不愿意对玻璃进行过多的囤货,而玻璃的累库局面又进一步转为为业内对“高价碱”的抵触情绪。受此自下而上的冲击,整个产业链的复苏蒙上了阴霾。

“安全库存”爆棚:玻璃企业对纯碱底气十足

在以往,玻璃企业由于生产特性,对纯碱的议价能力其实并不高。

原因很简单,相关产业的生产线是难以停车的。通常情况下,玻璃生产线点火之后,使用周期大多为5―8年,有的甚至长达10年,在生产过程中无检修性停产,只能热修,一旦停产,玻璃生产线几近报废,而玻璃每条生产线冷修或重建费用达到数千万元至数亿元。

为了防止生产线缺料,玻璃企业必须储备足够的纯碱作为“安全库存”,这也在早期给了纯碱企业抱团累库挺价的底气。在疫情刚刚初期,玻璃企业为了防止运输中断不得不捏着鼻子囤货。

但现在局面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疫情前期的恐慌性采购让当前仍在开火的玻璃生产线基本都囤到了足够的“安全库存”,不用再超量采买。

其次,部分生产线已然超期。在持续亏损的背景下,市场有“要不干脆咬咬牙冷修/关停”的传言出现,压力重新回到了碱企身上。

最后,纯碱不稳定的物理特性(高温天气背景)使得其在简易的条件下不适合长期存放。在以往不挺价的时候,碱厂为了减少贮藏成本,生产出来的重碱大多采用直销的方式直接运输至玻璃企业,其自身库存周期只会维持一周甚至更短。但前期抱团挺价时,不少生产企业都进行了库存的自我囤积。眼看货卖不动了,挺价企业出现了“抬价时一拥而上,抢跑时一哄而散”的情形。行业的“内卷”对行情下挫有着加速效用。

南华期货:去库趋缓但长线仍看涨

尽管盘面存在大幅回落,但部分期商对纯碱仍给出了“长期看涨”的思路,南华便是其中之一。

在最新的研报中,南华期货提到:。以当前的玻璃和纯碱价格,玻璃厂对高价碱的接受度较低,采购积极性的下滑是造成去库趋缓的主要原因。短期来看,纯碱上升的趋势暂缓,区间调整为主。长期,供应无增量,需求较为稳定同时光伏存增量,纯碱长期依旧偏多。在看1-9的正套不建议入场,前期1-9正套更多基于冷修预期,但冷修暂难兑现已成共识,同时玻璃contango结构也证明了对需求的乐观预期,反套不建议入场。当前纯碱价格并不建议追涨,主要在于宏观的恢复对于纯碱的价格并没有估值修复的作用,前期纯碱估值因系统性风险出现的回撤基本修复。短期由于去库的节奏趋缓,纯碱上行或受阻,长期纯碱依旧值得期待。策略上不建议追涨,等到回调做多机会,点位参考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