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1)

导读:转眼,国剧走过60年。今天的电视,美好之上似乎多了一层焦虑——“电视的时代”要终结了吗?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上,想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重回曾被亿万人追寻的电视剧文化。致敬国剧60年将选择一些重要的国剧样本,它们或曾引发万人空巷的关注,或是一段“执拗的低音”;或显露着某种精英气质,或反映出无远弗届的大众影响力……无论基于怎样的特征,它们多少再现着国剧历史中某一个特殊的截面;而它们的意义,除了“怀旧”,还能让我们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段里寻回对国剧的信任和期许。第五篇,想聊聊这部国产情景喜剧的高峰之作《武林外传》。

文 | 何天平

《武林外传》告诉人们,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如果一不开心,就寄希望于“如果当初”,那你永远都不会开心。

所谓人生的智慧,大约就是如此吧。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2)

十年一觉“同福”梦

2006年,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进入了“百花齐放”的社交网络时代。一部契合新兴网络话语风格、笑料穿越古今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悄然出现在人们视野,登陆央视八套播出。央视播出的电视剧大多对准大龄受众需求,“家长里短”的家庭剧和情感剧向来是它的主阵地。因而,刚刚播出的《武林外传》,平平的收视一度令市场几乎想要放弃它:年轻人尚未注意到它的存在,岁数稍长的恐怕也正对这一喜剧“怪胎”大跌眼镜。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播出后,《武林外传》才算找到自己的“粉丝”——那些初入职场亟待解压的社会新鲜人,总算有了茶余饭后的新谈资。有关“同福客栈”的谈论一下子火热起来,这直接使尚敬和宁财神突然间“电话响个不停”,而有关《武林外传》的风潮,也逐步从一小撮年轻人波及到合家欢式的观看。

2016年,距《武林外传》的播出,正好十年。十年来,《武林外传》从起初的默默无闻到触发至少两代人的共同荧屏记忆,从首播到滚动重播,从单频道播出到多频道“霸屏”,它几乎是每个夏天伴随人们啃西瓜、吹空调的“避暑利器”,成为与《新白娘子传奇》《还珠格格》相并肩的流行符号。凝结在每个暑期档中的,有七侠镇的小打小闹,也有同福客栈的鸡毛蒜皮,尽管它们似乎难成“大气候”,可这样的琐碎似乎就构成了生活本来的面貌。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3)

一晃十年过去,《武林外传》早已追随时代做出了不尴不尬的大电影,原班人马也出没于喜剧节目重现当年的“同福盛况”,这些都在试图唤起人们的怀旧情绪。佟掌柜开始出演都市偶像剧;白展堂也成了流行真人秀的扛把子;郭芙蓉在经历生活的种种后安静地为人妻、为人母;莫小贝一眨眼就出落成了表演科班生,登上微博头条……他们似乎都有了很远很远的发展,即便眼下的种种“消费”都令《武林外传》不再如当年那般纯粹,但就像片头那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唱得那样:“嘿!兄弟,我说好久不见,你在哪里?嘿!朋友,如果真的是你,请打招呼!”岁月不动声色的力量,见证着这部“年轻”的电视剧步入“中年”,并召唤着一同成长起的人们时不时缅怀下这部别样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此后的国产情景喜剧似乎始终难以逾越这座高峰——即便是同为宁财神编剧的《龙门镖局》,如《武林外传》式的影响力也不复存在。

“只有《武林外传》能让我看那么多遍”

《武林外传》播出的第十年,饰演郭芙蓉的姚晨发了一条微博:“十年一觉武林梦”,借此来缅怀他们曾走过的有关《武林外传》的“黄金时代”。十年前,郭芙蓉初入江湖,一心想成为受到万人敬仰的郭女侠,却不料这位智商不在线、武功又没法凑的仗义少女,不但一“失足”成为七侠镇“恶霸”,还欠下同福客栈老板娘的一屁股巨债,只好留在此地打杂二十年赎身。电视剧里,老板娘佟湘玉以她独有的风情姿态俏坐在那张据说价值千金的水曲柳条案前,挑衅地冲郭芙蓉说道:“二十年快得很,弹指一挥间”,汉中口音的喜感毕现。郭芙蓉转身想逃跑,于是乎白展堂一记葵花点穴手就把她定在了同福客栈里。

——这一“定”,就是十年。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4)

《武林外传》里那颇具意味的windows98启动界面,映照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2006年前后,不仅是中国电视娱乐的一个转折点,也成为流行文化的一个新风口。“传统”不再是人们固有的印象标签,一阵阵解构“传统”的风潮在2005年《超级女声》万人空巷式的观看后不断吹来。《武林外传》就是这样一部“小”作品,它没有太过恢弘的世界观,以完全架空的虚构历史形塑了一个七侠镇和一个同福客栈的小社会:七侠镇上人人嚷嚷着要去“闯江湖”,却迟迟不动身仍在这里岁月静好着;同福客栈里个个都是顶尖高手,却被柴米油盐的生活弄得焦头烂额。它讲得都是小人物的小故事,一集、一事、一道理的设定让紧紧围绕同福客栈的这群“市井大侠”们在迎来送往之间完成了一次对“武侠”的重新定义。在《神雕侠侣》这部经典武侠之作里,郭靖对杨过说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八个字,于是金庸笔下的“侠义”便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更硬朗的血性;可《武林外传》里却叙述了另一种“江湖”的面貌:抗拒一切宏大,在种种小确幸之中来完成了更多人所能触及的生活“侠义”。

“武侠”之于同福客栈的意义是特别的。在这里,没有“大侠”,只有“小侠”:他们都精通一项绝学,却没有太多生活的本领;他们都试图行侠仗义,却连生计都成问题;他们都想要行走江湖,却在走出客栈的那一刻完全找不着北——他们都曾四海为家,可如今厌倦漂泊,把同福客栈视作温暖的港湾。生活困住了他们,这比江湖的艰险更令人感到迷惑。剧中,郭芙蓉的妹妹郭蔷薇好奇地问佟湘玉:“这不是我想象中江湖的样子啊!”佟湘玉打量她一眼回道,“那你说江湖什么样呢?”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5)

这就是江湖吧,并非招招致命,却也要步步为营。对大多数人而言,要去积极“战斗”的,还不是生活的琐碎嘛!七侠镇也好,同福客栈也罢,就像一个乌托邦式的天空之城,纾解着人们正经历的生活困顿,也抚慰着人们经常无解的现实迷思。

看到豆瓣上有网友评论“只有《武林外传》能让我看那么多遍”,或是看到微博上时不时疯狂转发的诸如“《武林外传》教会我们的那些道理”,都不免令人对这部浅白直观的喜剧有那么些困惑——它真得有那么强的“魔力”吗?

几段经典台词便能说明很多事:

“感觉毕竟是一瞬间的事,感情毕竟是一辈子的事”

“如果真得喜欢一个人,而她又不是名花有主,你不一定非要放弃的。”

“难听的真话和好听的假话,你会选哪个呀?”

“什么是快乐呢?没有心事,不愁吃穿,永远不用考虑明天去哪儿。”

“成熟的标志就是,先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用尽全力去争取,最后珍惜它。”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6)

这个时代是需要心灵鸡汤的,只不过我们目之所及的宽慰都显得过于乏力,反倒是这些最通俗的大道理,有着置于哪个时代都不变的坚挺。这些话语或许没有更多深意,却有着对现世生活强烈的照拂,“人间三情”的道理寓于最简单的表达中,经得起推敲、耐得起琢磨,历久弥新便是它的可贵之处。或许在当初看来,这部剧仅仅是解压色彩浓重;若干年后再来回首,佟湘玉的每次说教都显得那么清新可人——在这个将“反主流”视为圭臬、亚文化占领世界的年代里,一本正经地讲道理竟能被多数人欣然接受,《武林外传》算是一个美好的例外。

或许,潜藏在《武林外传》里的是极强的现实主义基因。“借古喻今”的强烈意味使其不断匹配着人们对当前社会的想象。例如,剧中“上头有人”的范大娘,“买官进京”的包大仁,风姿绰约的青楼老板赛貂蝉……在他们与主角们的互动里,剖开的便是最具社会性的现实议题。在传奇式创作的表象下,它试图告诉我们——就像活在同福客栈里的这群人一样,人人都是生活里最可期的“侠客”。

国产情景喜剧的“又一春”

直到今天看来,《武林外传》还是有着它并不落伍的喜剧成色。如佟湘玉一口纯正的汉中方言,吕秀才那句“子曾经曰过”,李大嘴那把正面写有“旺德福”(wonderful)反面写着“泰瑞宝”(terrible)的菜刀,以及燕小六掏出剑时大喊的一声“照顾好我七舅姥爷”……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厘头的表达,都为这部非主流情景喜剧奠定了基础。剧中每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就像在人们身边那样,说着不太正经的话,做着不太正经的事,他们是我们隔着荧屏的“老朋友”。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7)

传统的国产电视剧,即便是喜剧(包括情景喜剧),因其讲述着一种具有独特性的生活,塑造着一群具有独特性的人物,反映着一些具有独特性的理想生活,总难免有那么点“束之高阁”的意味,移情性有限。下里巴人的《武林外传》则像是走下了艺术的神坛,用最流行化的包装重新觅得社会现实的注脚,也为国产情景喜剧迎来一次新发展——上一次的发展其实仍停留在90年代的电视剧《我爱我家》。就像美剧《六人行》之于美国电视迷的意义那样,《武林外传》十年的生命力亦足以证明它之于中国电视剧史的价值。

导演尚敬曾谈道,“情景喜剧在中国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眼前的困境,那就是喜剧变得模式化、僵硬化——不那么好玩了。”可以说,2006年前后的国产情景喜剧市场十分低迷,生产周期快,流行剧种的批量化趋势显著,这直接致使尚属小众的情景喜剧生存空间很是有限。当时正炙手可热的网络作家宁财神也对此感到遗憾,于是便试图与尚敬联手打造一部“打破既有程式”的新情景喜剧,由此才催生出《武林外传》的创作。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8)

虽然不明朗的市场前景使其并不具备先天的优势基因,但因为它是“小众”的,市场反而对这类情景喜剧更具包容性。在剧作阶段,宁财神大胆地“加入了一些五光十色的元素”。例如,我们现在说的“网感”一词,这为本剧烙印上了十分强烈的年轻气质:俯下身子接近大众生活,并对现实中的刺痛仗义执言。因而,《武林外传》中便多了那么些思维跳宕的、自嘲戏谑的“形式”,看似逻辑链条频频断裂,其实有着契合互联网传播的独特调性。剧中段子和金句迭出,恰恰印证着该剧区别于传统情景喜剧的时代性变化——好笑的东西怎么来?生活就是笑料呀。于是,《武林外传》以“武侠”入题映射现实生活的内容与形式,以过去从未出现的样式重新解构了情景喜剧之于大众的审美状态。

武林外传满满回忆(武林外传好久不见)(9)

当然,选择武侠题材还与编剧自身痴迷于金庸小说有关,加之受到部分香港电影的影响,才得以重组流行视野下的“武侠文化”。例如佟湘玉的原型,便是《新龙门客栈》中的金湘玉;李大嘴的名字也在《绝代双骄》中出现过。看起来随性的一笔笔,其实也是在延续传统基础上的一次“庶民的胜利”。

《武林外传》主题曲里有一句:“来吧,热一壶好久。说吧,这些年来的辛苦”。在嬉笑怒骂背后,本剧显现出的是生活本来的底色——浪子回头也好,行走江湖也罢,《武林外传》的意义或许不只是博人一笑,“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片尾的一句感喟恰好是这样一种回应:就算生活千难万阻,我们也该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它,这大概就是《武林外传》被人眷恋的从容和温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