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增外文/图

康熙三十二年南阳县志(马龙州志与马龙县续志)(1)

康熙三十二年南阳县志(马龙州志与马龙县续志)(2)

康熙三十二年南阳县志(马龙州志与马龙县续志)(3)

清代和民国时期,马龙先后两次由知州(知事)组织修志,留下了两套马龙方志。这两套方志,记录了马龙自汉代至民国六年的发展历史脉络及其疆域、山川、建筑、事件、名人、教育、文化等内容。

“资政教化存史”的方志

方志是一个地方不可或缺的重要历史文献,被称为“地方百科全书”。在中国,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方志的编修。人们对方志进行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和探讨,综合起来,可用“资政教化存史”六字概括其用途。

资政,即史鉴今用。“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方志是地方官吏理政的“圭臬”和“鉴衡”,这是方志自古至今的传统功能。我国历史上,大多数政治家和官吏把方志作为自己做官的教科书,留下了“韩愈过岭,先借《韶州图经》;朱熹下车,首以《南康郡志》为问”的佳话。

教化,指政以体化、教以效化、民以风化。我国自古以来注重方志的教化功能,元代杨敬德《赤城元统志序》说:“诊人物,崇节义,以彰劝惩,而教化可明矣。”方志中所载的人事,有仁义,有残暴,有廉洁,有贪枉,人们自然会以社会道德标准来评判,从中选择从善去恶。教化民众是官员的为政之责,志书就是说教的依照。方志以所录忠臣、义士、孝子、烈女、节妇来正风定俗;方志可陶冶情操,增强国民的乡土情怀和自豪感。

存史,是将一定地域内的历史和现状,用文字和图片保存下来,供当代人及后人查阅参考。志书具有“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

许日藻主编《马龙州志》

《马龙州志》为清代许日藻修、杜兆鹏纂。

许日藻,字易庐,福建海澄(今龙海县)人,贡生,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任马龙知州。从《马龙州志》看,他任马龙知州六年左右。

自古以来,“史志”记事,“国有史,郡县有志,其来尚矣……史与志,其名虽殊,其用一也。”一个地方若没有正统的志书,“今古兴革之殊,文献传闻之异,下逮庶事”等会流失在岁月中。出于对方志的这种认识,许日藻一到任就收集有关马龙的方志史料,他下决心主编《马龙州志》。

清代把修志看成是“著述大业”,地方修志蔚然成风。据《中国地方志综录》记载,清志有5700多种,且志书在资料收集和选择、文字质量、体例内容等方面均有较高的水平。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许日藻有了空闲,加之朝廷重视教化,命令各地修纂州志。借此时机,许日藻召集马龙的杜兆鹏、杜诠、杜锦、赵璧熖等人商议修志,对此大家一致赞同。他聘贤纳士,州乡联动进行修志。从聘请的人员看,有训导、举人、贡生、学正、武举、教谕、生员、庠生、监生、学生等;从部署上看,分工细致,撰写志书的各个环节,都有人负责。

资料奇缺怎么办?许日藻在撰写的《马龙州志·序》里说:“上下千百年间,讵无轶事可考?日藻昔谘志籍而不可得,今乃于退食之暇,与二三耆宿搜遗,编剔残碣,剬范裁体,虽未敢语于黼黻皇猷之盛,而使前有所传,后有所式。”

许日藻主编《马龙州志》时,参考了郡绅杜氏收藏的马龙《志略》。《志略》产生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当时的马龙知州张棅邀请陈瑞麟、陈瑞凤等修纂的,为七卷本,记述的是弘治元年(1488年)至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间的事。但仅有《志略》提供的内容,从编纂一部体例完整的州志来看,内容还远远不够。怎么办?只有把访问、搜集、查询、考证等方法措施全用上。

为修纂《马龙州志》,当时的州衙及乡绅踊跃捐资。雍正元年春,十卷本《马龙州志》编撰完成。雍正《马龙州志》是马龙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方志。

《马龙县续志》

马龙再次修志,是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继雍正《马龙州志》成书过去了194年。这时,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已经结束,剪长辫子、禁缠足等呼吁、社会平等思想占主导地位,社会制度、社会习俗处于变革中。

这次组织修志的是时任马龙县知事的四川合川人(现属重庆市)王懋昭,字德元,民国四年到马龙县任知事。

王懋昭一到马龙,便寻找县志。他询问了不少马龙人,有的人说已经丢失,有的人说遭战乱而毁。后来他动员大家四处寻找,最后在一姓李的妇女住处获得残缺的雍正《马龙州志》四册。

这次修志的情况,王懋昭在序里反映的与许日藻当年遇到的情况大同小异。参加修纂《马龙县续志》的人员,均为马龙境内的有识之士。

修纂《马龙县续志》的原则及具体操作方法,王懋昭在序中这样记述:“康熙以前者,照录旧本,以后者则采滇《通志》。或博访老成之遗闻近数十年事,则有邑故旧之亲闻亲见,此又不待外求也。”这里所说的旧本,是指雍正《马龙州志》。

这表明《马龙县续志》的内容,有的是照录《马龙州志》,有的是采用云南《通志》里的,还有些是通过调查访问来的。

初稿出来后,王懋昭亲自修改润色。《马龙县续志》修纂成功,让马龙的历史文献得以有序衔接,为后代人留下了可考的地方历史资料。

《马龙县续志》的体例沿袭《马龙州志》,内容记录了清雍正元年到民国六年之间马龙的历史,且在《艺文》卷中还录用了一些诗、联,特别选录了清道光年间曲靖知府宋湘撰写的《马龙州志赋》。

这次修纂《县志》,前录后续,马龙旧为州,时称县,所以名为《马龙县续志》。

据有关人员介绍,马龙区档案馆现存的《马龙州志》和《马龙县续志》都是孤本。不同的是,《马龙州志》为手抄本,《马龙县续志》是木刻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