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听雪说影
一月的北方正是最寒冷的季节,白天寒风凛冽,而夜里是更加的湿冷,在这样一个冰天雪地的深夜,86岁的林郭氏却睡在一个四面露风的牛棚里。
窗外刮着呼呼的冷风,牛棚里她只有一床破旧的单被子,而她的身下是只铺了一层单褥子的冰床板。
此时的她把身上的那件破棉祆裹了又裹,可翻过来又翻过去,她就是睡不着,因为,她太冷了,而在这个牛棚里并没有多少的热乎气。
睡不着的她索性就坐了起来,窗外一片漆黑,墙那边的老黄牛没有了什么声音,她拿起火柴,点亮了床头的那半截蜡烛。
烛影摇曳它在简陋的土墙上,照出了林郭氏那老迈的身影,86岁的她确实太老了,她在床边坐了一会,最后,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她从脚下拿起那个掉了瓷的脸盆,往盆里倒了一点水,然后,她用颤抖的手拿起一块冻硬了的毛巾,把毛巾用水打湿。
她擦了擦她的脸,接着,她又用手捋了一下她头上的白发,最后,她端正地坐在床边,她想找一下镜子,想最后再看一眼自己,可小小的镜子已经破得再照不成人形了。
她把手伸向床头,那里有一包可以解决她所有痛苦的药,她毫不犹豫地把它打开并倒在了嘴里。
第二天,一辆写着养老院的车停在了那间低矮的牛棚前,一个男人打开了房门,可林郭氏已经走完了她这痛苦的一生。
可怜寡妇守寡六十年,只为养大六个娃
林郭氏是个苦命的女人,年纪轻轻丈夫就过了世,而他留给她的是六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最大的才13岁,而最小的只有9个月。
怎么办?嫁人是不现实的,因为,谁也不会拖着这么大的一堆累赘,走投无路的林郭氏,只有离开家门,最后她走上了一条讨饭的道路。
仰人鼻息、冷嘲热讽、白眼叱呵,这些她都经历过,没有办法为了孩子们她得忍,只有她忍下去了,她的孩子们才能活。
东家一口米西家一勺饭,林郭氏硬是凭着自己的毅力把那六个孩子全部给养大了,大儿子很有出息,他成了第一个走出那个穷山沟的孩子。
二儿子也算有出息,他当上了村里的教师,三儿子也不错他在附近的县城里安了家,就是老四有些让人操心,好多年都没有了他的消息。
老五也走了出去,最小的女儿日子也算过得下去,总之,这六个孩子总算是全部都全须全影地活了下去。
而林郭氏呢她也老了,今年86岁的她虽然还可以一个人照顾自己,可明显的她觉得,自己的体力与精神都不如以前了。
平日里,她一个人居住在她那所破旧的老宅子里,二儿子、三儿子与他们的媳妇会偶尔来看望一下她,而其他的儿女们就来的少了。
这一天,她走在院子里,不小心就有了中风的征兆,她摔了一跤在院子里,然后,儿子与女儿都回来了。
他们坐在院子里说着都没有时间来照顾她,接着就开始商量要把她给送到村里的养老院去,对养老院林郭氏是抵触的,因为,去那里的都是一些孤寡的老人。
而她有着六个儿女,所以,她不想去那种地方,她怕被别人的笑话,可现在,去不去早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
这几个儿女商量好后,就定下了要把她送去养老院的时间,根本没有人去在意她的想法,更没有人来征求她的意见。
结果,二儿子就先去了养老院,可恰巧养老院里没有了空的床位,几个儿女没办法,他们只有临时决定,在等养老院腾床的这段时间里,老人在他们几家轮流着住。
没有人去问她的意见,他们开始了让她一家一家地轮流跑着。
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尽了屈辱
她的第一家是老二家,二儿子虽然是个教师,可他在家里是没有地位的,他的老婆是个刁蛮而又势力的女人。
年龄不小的她也算是一个准老人了,可她却没有一点体恤老人的心,她被迫让老人住在自己的家里,可她却一直都在盘算着老人的那间老宅。
老人在他们家里,天天听着她在指桑骂槐地说着,最后老人终于受不了了,在她去老三家里的时候,她拿出了老宅的钥匙,她对老二媳妇说:“我的儿,盖屋要小心,别累着。”她不是不舍得自己的这间老屋。
只是她怕,她的小儿子回来后没有了地方住,因为,小儿子已经很久都没有消息了,她想给小儿子留下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
可老二媳妇明里暗里地声讨着,让她实在不能不给了,就这样她失去了她唯一可以安身的地方。
到了老三家,老三家的条件比老二家好多了,他们一家都住在城里,虽然是一间有些旧的楼房,可里面却还是很干净宽敞的。
这个老二在家里也是个不做主的,他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他媳妇当家,老三的媳妇烫着一头弯曲的卷发,她爱干净是个利索的女人。
这个女人看到老人进了门,二话没说就把老人行李给扔到了外面的储物间里,她拿出一双拖鞋让老人换上,又拿出一条毛巾铺在老人的身下。
在家里,她给老人划出了一块专属她坐的位置,不过随时随地爱干净的她,是老人走到哪里,她手中的拖把就会拖到哪里。
老人在这里住的是坐卧不安,幸好她有一个疼她的孙女,孙女看老人的头发脏了,她一点都不嫌弃地给老人洗了头,在洗头的过程中,她问她的奶奶,她说:“奶奶,你后悔让我爸爸走出小山村吗?”
老人说不后悔,她希望看到她的孩子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可没几天,老人在老三家就呆不下去了,因为,她孙女一个人偷偷地跑去了外地。
三媳妇很生气,可她却有火没地方发,最后气极败坏的她,对着老人就大声地训斥着,她说全是老人的教唆,她的女儿才会离家出走的。
她像一个家长训孩子一样骂着老人,老人连头都不敢抬,她只敢小声地说着她也不知道,老三家是呆不下去了,她只有去了小女儿家。
可她前脚还没有离开老三家,老三的媳妇就把老人曾经用过的东西,全部给打了个包,最后统统地给扔出了家门。
小女儿倒是对老人还可以,可是他们家的情况也不太好,她儿子为了买车挣钱,他把自己的房子给抵押了出去。
而没有了房子的一家人,就只有住在他母亲那里了,可母亲那里严格地说不算是个家,因为,那里还开着一个杂货铺。
最后,老人、外孙媳妇、还有她的孩子,一家四代人全挤在了那个狭小而破旧的地方,老人不想住,却她却也没有什么办法。
一天,女婿卖东西少了50块钱,他给媳妇说可能是老人拿了,女儿不相信,她问老人,而老人为了不引起家庭的事端,她只好承认了说是自己拿了。
可这件事情后,老人就有落下了一个随时就发笑的毛病,而且,她还有了大小便不能控制的症状。
女儿家没有什么钱,他们只给老人找了一个号称为“老中医”的野大夫看了看,那个“医生”看了老人的症状后,他说这可能是精神有问题。
结果,老人在那个家里,她时不时地发笑引来了女婿的反感,这时,他们的儿子出了交通事故死了,而老人在女儿这里也住不下去了,因为,她时不时的发笑不仅让女婿讨厌,更让女儿烦心。
女儿问老人说:“娘,你想不想死。”她摇了摇头,虽然现在很艰难,可她确实还不想死,可女儿家是住不下去了,最后,她只有又回到了老二那里。
老二媳妇一看她,二话没说就把她给安置在了那个四面通风的牛棚里,二儿子连一句话都没有。
老人是个一辈子信佛的人,她有个拜了几十年的观音像,她走到哪里都会把它带上,每天,她都会去拜一拜观音,而她对观音说的,永远都是那一句“菩萨请保佑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
就这样,她一个人住在那个牛棚里,突然她想通了,她开始问老二,她说:“养老院有地方了吗,我的儿。”儿子很不耐烦,他说没有,有了会通知你的。
而对于她的笑病,这些儿女们没有一个人说去给她治一治,他们说:“病是老病,看也没有用,还白花钱。”
老人的病一天比一天地重了,她总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发笑,而她的行为引来了二媳妇的厌恶,她一天都不想去看她一眼。
老人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可她还是在等着盼着,她盼着自己能去那个养老院里住一下。
可那一天夜里,她又拿出了菩萨正在跪拜时,二儿子却突然走过来,一甩手他就把那个陪了她几十年的观音像给摔碎了。
而她的心也跟着破碎了,她知道,她是等不来那个养老院了,夜里,老二在喂牛的时候给她送来了饭,一个冰硬的窝窝头和一壶不冒热气的开水。
老人觉得自己该走了,临走前,她叫来了老二媳妇,她脱下手中的镯子把她放在老二媳妇的手里,她对老二媳妇说:“儿啊,这是我祖传的东西收好。”老二媳妇破天荒地对老人笑了笑,她说:“还有吗?再给我点”。
死后的喜丧太热闹,所有的人都乐开了怀,还有一男一女在葬礼上跳着艳舞
86岁的林老太太终于死了,生前她的话并不多,而唯一说得多的,就是每天对着观音像的那几句“菩萨请保佑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
她的这几个儿女,不是尖酸就是刻薄,没有一个人把老人放在心上,老人守了一辈子的寡,吃糠咽菜地把他们养大,可老了老了,却没有一个儿女给老人温暖的家。
老大是从来都不露面的,除了每年寄一些钱以外,他在这个家里就是一个透明的存在。
老二是个老师,本来应该是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可是他怕老婆怕的要命,而他的老婆每次出场都带着深深的怨气,不是骂骂咧咧就是冷言冷语。
老三的媳妇更为刻薄,可老三的懦弱比老二有过之而不及。
唯一的女儿虽然有心可却无力,自己家的生活过得一团糟,她根本就没有余力来照顾母亲,其他的更是踪影全无,连个声音都没有。
一个老人养活了六个孩子,可老了,六个家庭却容不下一个老人。
不过,最后这些“孝敬”的儿女们却在老人死后,给老人办了一场盛大而热闹的葬礼,在葬礼上他们开怀大笑乐不可支,为了造势,他们更请了一对恶俗的男女表演着双人的艳舞,欢声笑语中似乎正验证着这确实是一场“喜丧”。
这部在2015年上映的影片《喜丧》没有用一个专业的演员,全体演员都由当地的人士本色出演,该片入围第十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故事虽然简单,却有着极深刻的教育意义,而看过的人无不落下了伤感的眼泪。
孩子是未来,作为父母的都在用尽全力地向上托举着,可老去的父母呢?他们老了,就该被人嫌弃与放弃吗?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没有爱心的、孝心的人,他们将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子女呢?
2014年重庆一个85岁的老人被儿女们关在门外,她苦苦哀鸣了一夜却无人理会,最后,她冻死在了儿子的门口,结果那四个不孝子全部被判了刑,难道这最后的良知与正义,只有通过法律的审判才能得到宣扬吗?
哀哉,那些不幸的老人们,悲栽这些不孝的儿女们,人在做天在看,试问苍天它会饶过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