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教化(孔子论乐)(1)

孔子《论语》传(版权所有)

第八章 孔子适周

王封臣 著

八、孔子论“乐”

孔子为什么拜访苌弘呢?因为苌弘是当时的音乐专家。孔子适周,为的是学习周的礼乐。他先向老子问了“礼”,这回是要向苌弘问“乐”。

孔子见到苌弘请教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了。如果我们寻找资料的话,倒是能找到好多有关孔子见苌弘的谈话,有的描述的还异常的详细,有问有答,说孔子当时向苌弘请教了《武乐》的内容和他对《武乐》的一些疑问,又问了《武乐》和《韶乐》的区别。但,如果读过《礼记·乐记》或者《史记·乐书》的人都知道,那不是孔子请教苌弘的话,而是一个孔子和一个叫宾牟贾有关音乐的一番对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一次,精通乐理的乐官宾牟贾陪坐在了孔子身边,俩人闲聊,不一会就聊到了“乐”,孔子似乎想探一探宾牟贾的学问,当时就问他了:“《武乐》演奏开始的时候,击鼓警示众乐手,与别的乐相比,持续时间特别长,不知其中有何含意?”

宾牟贾回答说:“《武乐》是反映武王伐纣的乐舞。当时,武王讨伐纣王刚刚开始,担忧得不到大家的支持,所以先击鼓诱发斗志,待到士气旺盛了才出征。现在表演这首战争舞曲,停顿很久才开演,就是为了体现武王当年的心情。”

“乐舞之中,反复长吟慢叹,又是表现何意呢?”

“那是当时恐怕伐纣大业不能取得成功,心生疑虑,故此用咏叹调来反应。”

“接下来又变得意气风发,气势威猛,是什么意思?”

“这表示时至则动,应当机立断,不要错过了事机。”

“《武乐》的舞蹈动作好像跟其他乐舞有所不同。跳舞之人不时地右膝跪地、左腿伸开,又是为什么?”

宾牟贾听了一皱眉,“回夫子的问话,这种动作应该不是《武乐》原有的舞姿。”

“哦……那,声淫及商,何也?”

对孔子的这句问话,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理解。

有人解释为,孔子问:“我怎么听《武乐》里还有一些淫靡之音,表现出武王有贪图商王政权的不正当目的,这是什么原因?”这些人把里面的“商”认为是“商朝”之意。

也有人解释,孔子问:“我怎么听《武乐》里充满了杀伐之音,这是为何?”这些人把“商”认为是了“商音”。我们知道古代音乐有五音——宫、商、角、徵(音若指)、羽,对应现在音乐就是1、2、3、5、6。“声淫及商”就是充满了“商”音。而,古人又认为“商,属金”。而按照五行学说,“金”属于西方,西方庚辛金嘛,所以,一到秋天爱刮西风,我们诗人常说“金风”嘛。金,什么属性?金主杀伐。所以,金风一动,万物萧条。雷锋同志说的好:“对代敌人,我们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就是这个意思。过去,为什么执行死刑都要“秋后问斩”啊,也是因此,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儿。如果按八卦来说,西方什么卦?兑卦。虽然说,兑为“泽”,但是代表静物时,它就代表“金类”。按四象来说,西方是什么?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西方是白虎。也就是说,白虎的属性就是金的属性,就是杀伐。这下大家明白了,为什么《水浒传》上那高太尉所在的节堂叫“白虎节堂”了吧。人家高俅高太尉是掌兵的,掌兵的元帅办公的地方、军事重地当然就是“白虎节堂”了。这样一来,西方=商=金=白虎=兑=杀戮。

所以,人家孔子的“声淫及商”解释成为“《武乐》里充满了杀伐之音”也说得通。

总之,不管解释成什么,反正都是不太好的内容,为什么《武乐》里会有这样的内容呢?孔子对这个有疑问。

宾牟贾说了:“这也应该不是《武乐》中原有的曲调。”

反正不好看的,不好听的,都不是《武乐》原有的。

孔子一听,穷追不舍啊,“哦,这也不是《武乐》原有的曲调。那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这个……估计是掌管《武乐》的机构在传承过程中,使得曲调走了样,才让人有这感觉吧。如果不是乐师典范失传,那就是武王年老智昏,才有了这样的曲式。”

这时,孔子说了一句话,“唯!丘之闻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你说的太对了,我当年曾听苌弘解释过,和您现在所说的一样啊!”

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孔子适周拜访苌弘谈论的内容,当时,孔子也应该问了这些问题,而苌弘也应该是这样对孔子做的解释。于是,根据这句话,一些人就把孔子和宾牟贾的对话直接移植成了孔子和苌弘的对话了。

========

孔子《论语》传

根据王封臣先生的国学课程讲座整理而成。是将《论语》各条恰当的放入孔子生活的时代中,通过《论语》展示孔子的一生,通过孔子的一生诠释《论语》的意义。

阅读之前的篇章:

第一章 夫子家世

第二章 草根孔小二

第三章 三桓的前世今生

3-2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是怎么回事儿?

第四章 “奋”青孔子

第五章三十而立

第六章 齐国内乱

第七章 初会齐景公

第八章 孔子适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