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头条号@山左历史,在这里更好读懂家乡。

沧州乐陵怎么读(乐陵的34)(1)

文/乐陵史氏文化研究会

很多人对乐陵之"乐"(lao)的读音来历感到不解,现在《新华字典》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和学习,没有注明“lao”的读音。

地名读音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事,许多地名的读音属于方言或者古音,按照普通话去读地名,当然就会搞错。

乐陵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所以就很容易理解河北乐亭县也是同一读音。

在元代之前,北方语言中是入声发音。元代后入声字发生了变化,具体乐的读音上,快乐的乐(luo)分化为le,lao,音乐的乐分化为yao,yue,仔细去体会其发音是非常相近的,许多方言就是文言古音。

现在讨论汉、唐、北宋读音,当然是一件非常麻烦和不易搞清的事情。读音也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变化。做到书同文已经很难,字同音就更难了,虽然现在教学普通话,但方言还是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着。

乐陵的乐字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2014年10月3日,一位时任家乡的副市长问我。我觉得地名应讲来源,不能像《山东通志》一样去说文解字照搬康熙字典。

乐字在甲骨文中最初象形就是谷物生长。看到五谷生长,人们就有了食物,就有了希望,就快乐、就歌唱、就舞蹈,快乐和音乐应是同时产生的。

沧州乐陵怎么读(乐陵的34)(2)

《礼记》载:“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乐也,以赏诸侯有德者也,德盛而教育尊,五榖熟,然后赏之以乐”“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其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者,乐其所自生。”“故乐者,天地之名,中和之纪,人情不能免也。”“大乐与天地同和。”

《荀子—乐论》载:“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

由此来看,乐陵之乐,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乐陵地名之美,可与金陵、广陵相比,实在是上上等的好地名。

是先有乐陵地名还是先有乐陵侯名呢?

我认为还是先有侯名后有县名。其一,在乐陵侯之前,没有看到专门乐陵地名的记载。第二,史高开始封的是关内侯,关内侯只有名没有封国。公元66年史高封列侯时,应是沿用了关内侯之名,而从厌次县分出一部分作为侯国。

1953年《新华字典》中乐第三项lao读音下有乐陵县、乐亭县。《新华字典》中应当恢复这一注音解释。

沧州乐陵怎么读(乐陵的34)(3)

康熙字典中“乐“没有“le"的读音,“le"读音是从“luo"读音发展而来。

《汉书-地理志》乐陵“乐“的读音为'luo"

沧州乐陵怎么读(乐陵的34)(4)

唐代颜师古在对《汉书》注释中,乐陵条下有師古曰:「樂音來各反。」其读音为“luo"这是史书中对最早对乐陵地名中乐字读音的说明。

从冀鲁官话中看乐陵乐亭二地名中乐的读音。

从冀鲁官话中文白异读,乐陵界内,音乐中乐白读音为“yao"。而在地名中,经查山东另有昌乐、河北新乐、河南南乐,当地方言也是“lao“。轻文读为“luo",重白读为“lao"。乾隆版《赞皇县志》中对洛、乐的读音都读“老”。

姓氏乐读yue(岳)。由此可见,乐陵与乐毅应无关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弘扬山东历史文化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头条号@山左历史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也欢迎广大文友私信投稿,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