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女性服饰的发展,是十分有意思的,虽然整体在款式与颜色上变化不大,但是宋朝女性对装饰品以及化妆十分在乎,并且有很多妆容,到今天依然还比较流行,足以说明宋朝女性在这个方面相当重视。

你听我说完上边宋朝女性服饰的基本特点之后,是不是还想了解更多,那就让我继续深入为你解读,带你领略宋朝女性服饰的发展历史以及独具特色的美。


一、宋朝女性上装发展史

宋朝女性上装与下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变化都不大,整体服饰类型基本保持一致,根据身份地位的高低所穿服饰的类型就不一样。总体分为以下6种:

1、祎衣

祎衣是一种皇后穿的贵重服饰,主要是皇后在参加一些重要祭祀典礼或者接受皇帝册封时才穿,平时基本用不上,类似于皇帝的冕服。其款式为上下相连的袍衫款式,颜色主要为深青色,并在上边绣一些图案,图案多以植物、动物为原型,皇后则多是以凤为主,这种花纹在宋朝叫做宝相花纹,做工复杂,外观儒雅秀美。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1)

宋朝青色衣服

2、大袖罗衫

这种服饰比祎衣要低一个级别,最开始是皇宫中的嫔妃所穿,后来民间的贵妇也开始效仿,逐渐流行起来。

大袖,如今妇女短衫而宽大,其长至膝, 袖长一尺二寸。—《朱子家礼》

由文献可知,大袖的特点就是袖子宽大,长度及膝,衣领主要是交领,腰部束腰带,腰带连接蔽膝(后文会讲到),大袖罗衫领口、门襟、下裾都刺上花纹,显得更加具有艺术美感。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2)

大袖罗衫

3、襦(袄)

襦(袄)是宋朝普通妇女的服饰,襦是较薄的衣服,袄就是加绒款,冬天穿防寒。这种服饰穿时通常下边会配上裙子,并且将襦系在长裙之内,用腰带或者围腰束腰。襦根据袖子的宽窄分为宽袖襦与窄袖襦,根据衣襟款式分为对襟襦与大襟襦。

4、褙子

说到宋朝女性服饰,必须提到褙子,这是一种不分身份级别全民皆可穿的衣服,其最主要特点就是对襟、窄袖,衣服两侧开衩,看起来更加显得修身。

这种衣服在宋朝十分流行,主要原因是穿起来不影响行动,灵活自如,并且由于宋朝的都城北宋汴京(开封)与南宋临安(杭州)夏天较热,穿这种开衩式衣服更加凉快一些。

5、抹胸

宋朝与唐朝相比,开放程度减小,唐朝时基本上是不穿内衣的,宋朝却开始流行女子在外套之下穿抹胸,用以束胸,后来这种内衣逐渐发展成我们熟知的肚兜,而且是男女均可穿,其特点为“上可覆乳下可遮肚”。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3)

红肚兜

6、缺胯袍

缺胯袍很容易理解,是一种贴身偏紧身的衣服,也是后来旗袍的发展原型。但是在宋朝这种衣服最开始是妓女穿用来显示身材吸引客人的,后来经过发展偶尔一些巾帼英雄也会穿去作战,但是需要束腰结带,围包肚,既方便骑马运动,又不会过于暴露。


二、宋朝女性下装发展史

宋朝女性的下装更是单调,主要就有两种,一种是裙子,一种是裤子。

裙子主要配合襦(袄)来穿,上襦下裙,将襦系到裙子里边。由于宋朝上装的变化不大,所以变化只能从裙子着手,除了鲜艳的颜色之外,更加重要的就是裙子幅的数量,一般根据做工和布料品质,裙子可以分为6幅、8幅、12幅,到了宋仁宗时期,受到契丹族以及女真族的影响,奢靡、攀比之风盛行,裙子一度达到“百褶裙”甚至“千褶裙”,幅的数量越多,做工越精细则价格越高,就更加能显示身份地位。

统治者针对衣服攀比之风,下过很多禁令进行整改,比如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诏:“禁士庶效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褐之类”

甚至在宁宗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宁宗直接命令将宫中妇女的首饰衣服全部拿到街上去焚烧,以此来提醒女性不能过分奢靡。经过这些措施的整治,最终这股奢靡之风逐渐退去,女性服饰风格造型回归正常。

回归正常一些后又受到程朱理学的深入影响,让女性服饰走进另外一个极端,从此包裹严实,不得露出身体部分,还对妇女施行裹足,裹足后妇女出行不便,不能随便出门,彻底成为男子附属品。这是古代封建制度的完善时期,也是保守思想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4)

裹足

为什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女儿经》

因为过于保守,后来在裙子下边还要穿裤子,防止有地方露出来,这种裤子通常是开裆裤,方便女性做家务。

在上襦下裙的打扮中,女性通常腰间还要束围腰,为了让女性展示出一种瘦弱温柔而身材修长的整体形象,当时围腰多为黄色,所以也被称为“腰上黄”。

围腰之下还有一种宋朝更具有特色的东西就是蔽膝,只听名字就知道这个东西是用来保护膝盖的,蔽膝围在围腰以下,放置到裙子之前,方便使用。

花蔽膝,玉衔头。寻芳逐胜劝宴,丝竹不曾休。——《甘州遍》

裤子除了开裆裤之外,还有一种是有裆裤,用来搭配长袖罗衫,这种搭配一般属于有身份的人才能拥有,上边已经分析过长袖罗衫属于嫔妃以及贵妇所穿。通常裤子长度及膝,露出裹足即可。

一等特髻大衣者,二等冠子褙子者,三等冠子衫子裆裤者。—耐得翁《都城纪胜》

宋朝女性下装基本上就是这两种类型,相对比较单调,变化也不算太大。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5)

宋朝普通女性服饰


三、宋朝女性发型变化

前边说过,由于宋朝女性在衣服上边的变化不大,就只能在发型与化妆上下功夫,这也是宋朝女性服饰中最特殊的地方。当时的发型主要分为高冠式、包髻、朝天髻,还有一些短时间流行过的芭蕉髻、龙蕊髻、大盘髻、盘福髻、懒梳髻、螺髻等,今天我主要对比较流行的三种进行分析。

1、高冠式

高冠在宋朝相当流行,这种发型主要特点就是高,为了达到高的效果通常会在发型外边做一个模型,称之为冠,材料最开始是漆纱,到宋仁宗时改为白角制作,一般宽度不能超过一尺,高度不能超过四寸。戴上高冠之后,女性搭配修长的衣服,显得更加苗条,很符合当时口味。

皇祐元年(1049年)诏:“妇人冠高毋得逾四寸,广毋得逾尺,梳长毋得逾四寸,仍禁以角为之。先是,宮中尚白角冠梳,人争仿之,至谓之内样。冠名曰垂肩等肩,至有长三尺者;梳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遂禁止之”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6)

宋朝女子发型

2、包髻

包髻通常用棉、麻、丝织品来进行制作,上边辅之以花钿进行装饰,显得整洁精致,不失优雅,一般侍女很多采用这种发型。

3、朝天髻

这个发型今天依旧很流行,就是马尾辫,宋朝时会在发型上边用花钿装饰,用小冠固定造型即可,我就不重复进行描述。

这些不同的发型,也是经历了最开始比较朴素的风格,后来逐渐形成攀比之风,越来越追求花样多端,从而衍生出很多另类发型,最后皇帝亲自下令整顿,才慢慢恢复正常。

可以说宋朝女性的发型是十分丰富多样的,而且他们在发型上用的花以鲜花为主,有桃花、杏花、荷花、菊花、梅花,造型还分为单朵花、双朵花和多朵花,甚是妖娆。

靖康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花则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为一年景, 谓之“一年景”。—陆游《老学庵笔记》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7)

宋朝发钗

除了戴花之外,女性发型上还会用玉钗、镀金钗或银钗来修饰,样式繁多,造型各异,无不尽其奢华,让后人羡慕至极。这些奢靡之风好在最后都被一一整治下来,要不然宋朝灭亡可能还要加速。


四、宋朝女性妆容

说完女性发型,最后再说说宋朝女性另外一个独具特色的东西就是妆容,这会让我们后人觉得十分惊奇诧异。对当时的妆容,我分别介绍如下:

1、画眉

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事林广记》

史料中所说的这种画眉材料就是画眉墨的制作过程,根据史料记载可知,在宋朝时,女性已经开始学会用画眉墨来画眉毛,这种材料通过烟熏而成,不知道画出来的效果是不是也如今天所说的烟熏妆一般。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8)

2、飞霞妆

此妆先用浅朱色粉底进行初步化妆,再以白粉敷面,看起来白里透红,恰似傍晚红霞般若隐若现,故得名飞霞妆。

3、泪妆

这是宋朝的素妆代表,先用白粉敷面,再在眼角点上几点,让人看起来有哭泣模样,实在有些诡异,搞不懂当时她们怎么想的。

4、梅花妆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诗句所描述的就是当时流行一时的梅花妆,这个妆容十分有趣,用一种可以通过呵气就能粘住的花子,剪成不同的模样,比如梅花、桃花、小狗、小猫、鸟等形状,然后将其贴在脸上、眼角处,更甚者还会贴一些金属片或者金箔,显得与众不同。这种妆容与今天的眼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女性追求美的步伐从古至今从未停歇。

这种妆容其实在唐朝时也曾风靡一时,当时上官婉儿不小心得罪武则天被武则天惩罚将额头弄出一个疤痕,这个疤痕恰似梅花,由此引发民间妇女纷纷效仿上官婉儿,将额头画一朵梅花,也就是梅花妆的雏形。

5、鱼媚子

听名字就知道这种妆容跟鱼有关,它是将鱼鳃中的小骨头用来贴在脸颊或者额头上,显得更加别具一格。

总体而言,宋朝的妆容十分有趣奇特,就算放到现在,这样的妆容都是十分前卫的,足以见得宋朝在那个时期,人们思想足够开放,自由程度颇高。

只是后来这些奇怪妆容都逐渐消失,只能在历史资料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也算是一种遗憾。


五、宋朝女性服饰颜色

宋朝女性服饰颜色整体而言还是以淡雅朴素为主,尤其是上装颜色基本固定,长袖罗衫以紫色、红色为主,都是贵妇所穿。

襦(袄)则以黄色、白色、蓝色、褐色、淡绿、淡墨、青色等为主,一般不能以大红、大紫为主,因为那两种颜色不让普通妇女去穿。可是统治者总有管不住的时候,比如之前所说的在契丹族与女真族影响的那些时间,人们一样还是偷偷把红色、紫色穿在身上。

宋朝女性服饰分类 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9)

宋朝女性服饰颜色

女性下装(裙子)颜色多以稍微鲜艳一点的青色、天水碧、绿色、蓝色、郁金香黄色等为主,看起来稍微显眼一点,但是也不会像唐朝时期那样五彩缤纷。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绛唇。—秦观《南歌子》

淡墨花枝掩薄罗,嫩蓝裙子搴湘波。—陈克《渔家傲》


结语

纵观整个宋朝女性服饰发展史,总体变化过程就是最开始有着晚唐遗风,多以素净为主,公元1004年签订澶渊之盟,辽国契丹族开始走进汉人生活,公元1127年靖康之耻后女真族对汉人进行压迫。受到契丹族与女真族服装风格的影响,宋朝女性服饰变得以奢靡和奇装异服为美,统治者不断颁发三令五申整治,最终妇女服饰才得以简化回归正常。

南宋时期,程朱理学发展到一个巅峰,因为程朱理学的影响,宋朝女性服饰变得更加保守,还流行起裹足,这个时期的衣服基本效仿古制服饰,包裹严实,没有什么特色。颜色也比较单一,变化不是很明显。

宋朝最具有特色的就是奇怪的发型与妆容,完全引领时尚潮流,就算放在今天依然是时尚界的弄潮儿。换一种角度而言,这就是宋朝女性服饰留下的宝贵遗产,甚至可以说是宋朝的伟大成就!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