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到的第一个梗

前些天,一位作者很兴奋地跑来说她发现微博上一个 JOJO 的 Bot 号,专门发 JOJO 的截图和梗,很有意思。我一般只看作品不混圈,看动画也不开弹幕,对这微博上的 JOJO 梗一知半解,接不上她的话,只能不失礼貌地笑笑。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

过了一回儿,这位作者在 QQ 上惊呼:「尼玛,鸡笼啊!」

「鸡笼?什么梗?」

「你看微博评论就知道了。」

我看微博底下的评论,字里行间只有三个字:我可以。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2)

这微博发的图,大多是 JOJO 里男性角色汗流浃背、痛苦难耐、亲密无间的图片。「我可以」这三个字的意思,我稍微有点懂了……这些网友,大多应该是小姐姐,吧,对于自己的情感真坦率。

「那鸡笼是什么意思?」

「鸡笼当然是关这些鸡的。」

哦……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3)

我想起之前我们一篇采访里有位小姐姐说,生活里有闺蜜就足够,下了班还能一起去夜店鸡装蹦迪……说朋友是鸡,连带着把自己也算进去,一起嘻嘻哈哈,想想倒也真是快乐的画面。

我可以 & 关鸡笼,这是我2019年学到的第一个梗。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4)

后来作者和我思辨,觉得人们在说「我可以」、「鸡笼警告」时,除了表达自己喜爱兴奋的情绪,还暗藏着一种赌徒心理——大家争着表示自己可以,而且觉得被关进鸡笼的会是别人,只有自己在外面「可以」。

有道理……

也不知道这个梗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2018年《底特律:成为人类》火的时候,好多玩家,特别是小姐姐们对康纳(以及他的演员)的绝世美颜垂涎三尺,我们做过一个对谈专题,请了两位小姐姐来谈康纳好在哪里。当时那篇文章主要是讲康纳在游戏里的形象塑造和一些有趣桥段,聊得算是言之有物,真实可信,一定程度上引人入坑。其实两位小姐姐在对谈的时候有很多情绪化的表达,过于激情四射难以自持,编辑不得不做了一些改动,才显得比较克制。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5)

当时还没有这个梗,这要放现在,两位小姐姐可能上来先说:「我可以!」前两天,其中一位小姐姐看上了《审判之眼》里的杉浦,每天在群里念叨的都是杉浦如何如何,据说已经开始写同人文了,那是相当的「可以」。

一开始那位作者则看中了3月即将发售的《鬼泣5》,她预言新角色 V 会吸引很多之前不玩动作游戏的小姐姐,大家争相「可以」。她甚至觉得「可以」的人不限于小姐姐……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6)

创作者们创造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角色和内容,人民群众也不再掩饰自己的需求与渴望,很好,很和谐。

下一页:我可以&我好了

我可以&我好了

「我可以」,现在看到这三个字还是觉得它很妙,满怀热情,又俏皮滑稽,不会让人觉得冒犯。

类似的梗是「我好了」,这个梗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在我站「摸鱼三分钟」栏目中大家每天都会好,能为大家生活更有乐趣做一点小小的贡献,荣誉属于 EK 和 Lost。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7)

「我可以」和「我好了」的差别显而易见,前者多是女生说,后者男生说得多,而更深刻的差别在于:我可以,还处于什么都没做、只是表达主观愿望的阶段;我好了,是已经做出行为,考虑到发言主体的实际情况,很多时候大家是自己默默地好了。前者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充满了生命活力,是积极的,后者是不得不如此的自我消化,欢愉已经过去,生命活力归于黯淡,是无奈的自嘲,是消极的。

举个例子,2018年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女性游戏角色,库巴公主……好吧,我们加个「之一」。库巴姬风靡社交媒体的时候,广大网友纷纷加入狂欢,每天能「好了」好几次。但想想库巴姬的原本出处,那是一副同人条漫:马力欧和库巴追求碧琪公主都被拒绝,于是伤心的库巴带上皇冠变成公主,抚慰了同样伤心的马力欧。对着库巴姬「好了」,显然是个悲伤的故事,就很消极。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8)

而我问编辑部的烂仔们,谁是他们今年印象最深的女性游戏角色,得票领先的是《荒野大镖客 救赎2》的萨迪·阿德勒大姐。萨迪·阿德勒敢爱敢恨,英武豪迈,的确让人倾倒。我们这么说或许不是太合适:面对萨迪·阿德勒,会让人想说「我可以」。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9)

国外有位玩家在和女友缠绵时忍不住喊了萨迪·阿德勒的名字,这说明一个出色的游戏角色可以让人忽视现实状况,直抒自己真心所求——Yes,I can!这就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0)

但是「我可以」和「我好了」并非正反对立的关系,这两个梗其实一脉相承,共同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己喜爱、倾慕的人和事时心理演变的普遍规律。说「我可以」的终究得不到,最后大多只得以「我好了」结束。而喜欢的,下次看到时往往还是喜欢,于是再一次「可以」,然后八成是要再一次「好了」……我有位朋友特别喜欢《一拳超人》的一组镜头,她说自己看的时候好了又好,不停地好——形成了永动。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1)

不难看出,不管「我可以」和「我好了」哪个积极哪个消极,这个过程终究归于虚无。但也正因为它虚无,所以它可以永动——永动的快乐(笑)。

之前我们摸鱼三分钟栏目里有网友说:摸鱼一时爽,一直摸一直爽。道理是一样。

一直摸一直爽,我喜欢这话。倒不是想用这句话来总结什么观点态度,喜欢这句话,还有上面的那两个梗,是因为人们在说这些话时的姿态。

蹲着的人

摸鱼一时爽,一直摸一直爽。把摸鱼换成别的词,比如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还有一直冲一直爽什么的,充满了快乐。

谁都知道摸鱼不能一直摸,熬夜也不能一直熬,冲,那更是不能一直冲,可有时候就是忍不住摸了、熬夜了、冲那么一下下。这时候来一句「一直oo一直爽」,就显得玩世不恭,仿佛摆出一副姿态:你就让咱放任自流呗,即便沉溺享乐直到变成废柴一根,那至少也是一直爽了……

谁也不会把这话当真,真去怪罪,或者给自己背上什么负罪感,大家爽过之后该怎样还是怎样。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2)

「我好了」、「我可以」,大家在用这两个梗时又是怎样的姿态呢?

或许我们是打心底里喜欢,看到就情不自禁喊出「我可以」,忍不住就想「好了」。这么说会让自己成为丑角,显得有点无赖、不知廉耻,但也让自己这份喜欢不那么锐利,不那么扎眼,不冒犯别人,也不容易被别人伤害。

或者,其实我们并没那么喜欢那人那事,只是一时一地看上了眼,浮夸地说一句「我好了」、「我可以」,其中有多少真情都化在嬉笑里,于人于己都是更舒适的表达。

有些话,似乎非如此不能表达,至于能表达几分,又让人听得几分,是个缘分。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3)

2018年「肥宅快乐水」这梗火的时候,好多人都自称肥宅,连英俊潇洒风趣幽默的张腾岳都自称肥宅。很快就有段子出来:群友面基,平时一个个聊天都自称肥宅,线下见面却发现一个个都是帅哥美女光鲜亮丽,只有自己是诚信肥宅。这是段子,估计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实。

我们会觉得,你们这些天生丽质后天还会打扮的人就别自称肥宅啦,你们把肥宅这俩字拿去了,我们这些真实肥宅怎么办?但当真假肥宅都自称是肥宅的时候,肥宅这俩字也就不那么刺耳啦,它成了某种超越外表的身份认同——一声肥宅你会懂,肥宅,首先会快乐。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4)

2018年末到2019年头上,不少网友开始「恰柠檬」。吃柠檬,那是说看到别人秀(有钱、恩爱)时自己酸了。但酸了只是酸了,我们不是嫉妒,不会说什么尖酸刻薄地话来掩饰自己其实也想要得不得了。心里是羡慕的,所以我们自个儿在角落里默默吃柠檬。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5)

如你所见,「吃柠檬」是一个很友善可爱,还有点楚楚可怜的梗,看到自己认同的人秀,我们才会吃柠檬。要是另外的情形,就未必如此了——某同事最近找到女朋友,浓情蜜意如胶似漆满面春风夜不归宿,你以为我们住宿舍的几个人难道会吃柠檬吗?几个男生一起吃柠檬,那画面也太让人恶寒了……我们都希望这位同事赶紧搬出去,把猫留下就行。

玩梗的时候你们在想什么(一直玩梗一直爽)(16)

文章最后这段的小标题「蹲着的人」,是陈丹青吐槽窦文涛的,陈丹青说,有些人站着说话,有些人跪着说话,窦文涛是蹲着说话。窦文涛主持锵锵三人行,假话真讲,真话假讲,都是为了映衬嘉宾,他自己真实的观点是什么,倒没那么重要。他自己说:「锵锵三人行的嘉宾都有风骨,锵锵三人行的主持人可是一身媚骨。」

蹲着说话挺好的呀。我们这篇文章聊2018年到2019年的几个梗,以及大家用这些梗在表达些什么。有些事、有些话因为这些梗有了更柔和的表达,变得能说也能听了,或许梗的流行让我们的语汇变得贫乏(所以一直玩梗也不行),但在这个正变得越来越紧张、越来越严苛的世界里,梗拓宽了表达的界限。

梗,或者说meme,《自私的基因》里说 meme 会繁殖变异物竞天择,最后传播性最强的 meme 会留下来。希望,最后的最后能留存下来广泛传播的梗,会是那些包含善意与真实的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