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德荣 通讯员 夏建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提高三农发展水平?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提高三农发展水平(走进县城看发展)

提高三农发展水平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德荣 通讯员 夏建军

秋分过后,秋意渐浓。行走在衡山乡村,稻穗饱满、瓜果盈香,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

衡山县总面积935.5平方公里,人口45万余人,是衡阳市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县。

面积小、人口少,“三农”发展如何突破地域要素限制?衡山县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小”“精”文章,“小题大做”绘就“三农”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小面积种出大效益

9月下旬,岭坡乡朝圣村种粮大户黄周根成,忙着深翻耕。“深度是普通翻耕的一倍,这样明年的收成会更好。”黄周根成告诉记者。

2017年,在外经商的黄周根成回到家乡种起水稻。他创建茂丰水稻专业合作社,种植水稻2000余亩,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在黄周根成的带动下,很多村民走上规模种粮道路。

衡山县面积虽小,却是种粮大县。端牢“饭碗”,首先要确保水稻种植面积。严禁耕地撂荒、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近年来,为推进粮食生产,衡山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稻谷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

衡山县还创建4个万亩双季稻示范片、8个千亩双季稻示范片和153个百亩双季稻示范点,确保双季稻种植面积。今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0.5万亩,高档优质稻面积16万亩。

在稳面积的同时,衡山县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建设标准化高效农田,培育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努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全县农业机械化率达80.30%,建设标准化高效农田10.7万亩,全县高素质农民1.8万人。

衡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在全省60余个全国种粮大县中,衡山县的耕地面积排名靠后,是面积较小的县之一。面积靠后,但效益不靠后,2021年,衡山县双季稻面积覆盖率、单位面积产量均居衡阳市前列。

为进一步提高种粮效益,衡山县引导种粮大户进行优质大米深加工,涌现“富硒米”“高山有机米” “涓水湘”“衡圣”等10余个优质大米品牌。

福云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姚建华便是深加工代表之一。在海拔600多米的福田铺乡白云村,姚建华向农户传授水稻有机种植技术。在她的帮助下,村民种粮每亩纯收益可达3000元以上。

“我们的山田较小,不宜使用机械,都是人工劳作。整个过程中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用山泉水灌溉。”姚建华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高山有机大米“福寿江南米”深受市场欢迎,价格每公斤70余元,供不应求。

小水果做出大市场

8月,永和乡的阳光玫瑰葡萄、菁香桃等小水果进入采摘期,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永和乡的水果出了名的好吃。我每年都要来这采摘,还要给朋友代购不少回去。”长沙游客刘蓓说。

8月以来,已有1万余名游客来此体验采摘,买走6万多公斤小水果。

永和乡紧邻湘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村民历来有种植水果的习惯,尤以种植柑橘、葡萄、枣子等小水果居多。但以前这里农户是自发种植,没形成规模,基本上是自产自销,效益也不好。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衡山县将水果产业确定为全县重点农业产业之一,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模式,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永和乡小水果种植,打造“小水果之乡”品牌。

该县选聘近百名农技专家组成专家服务团,对果农进行技能培训,鼓励果农与省、市科研院所合作,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打造高端优质果品。发挥农商银行农村客户多、贷款审批快等优势,为果农量身定制出“果好贷”“田园贷”等信贷产品,支持小水果产业发展。

系列利好政策,激发果农发展产业的信心。目前,永和乡水果种植面积超1万亩,有菁香桃、沃柑、冬枣、茂谷柑、阳光玫瑰葡萄等10余个品种,形成了“五大品类、九大基地、万亩规模”的小水果发展格局,年产值达3亿元。

小水果要占据更大市场,还得把品牌叫响。

“菁香桃,虽然看上去是青绿色的,但吃起来清爽甜蜜、满口芬芳。想吃的朋友要赶快抢购,不然就要等明年啦”“阳光玫瑰葡萄晶莹剔透犹如玛瑙,颗颗饱满,散发着淡淡的玫瑰清香,被称为葡萄界的‘爱马仕’”……在前不久的“初恋味道·果约永和”衡山县第二届水果采摘季活动现场,众多衡阳本地“网红”为衡山小水果代言,品牌效应凸显,引得众人下单。

在永和乡带动下,附近的萱洲镇、店门镇、开云镇等乡镇,也根据各自地理条件,纷纷选种猪血桃、九龙李、高山猕猴桃等,衡山县也因此成为湖南名副其实的“水果之乡”。

小山村发展大旅游

误入盘丝洞、三打白骨精、大闹蟠桃园等《西游记》故事情节,不仅可以在书本、影视作品中看到,还可以在白果镇棠兴村的花果山旅游景区看到。

9月初,衡阳市民冯丹带着孩子来到花果山,沉浸式体验《西游记》。“每走到一处,我都会跟孩子讲《西游记》里的故事,让他边玩边学。”冯丹说。

2016年10月,衡山万合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棠兴村打造的花果山景区对外开放,小山村成为旅游休闲地。

“每隔一两年,景区都会增添新的旅游项目,在体验上做足文章,让游客来了还想来。”万合旅游公司负责人刘晓阳介绍,目前景区已拥有恐龙科普基地、七彩滑道、天空之镜、玻璃桥、高空水上漂流、草雕展览等数十个项目,已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

旅游火热也让村民搭上了发展“顺风车”。通过政府委托帮扶的形式,村里的脱贫户可在花果山景区享受分红,景区农家乐和餐饮店也优先回收代销脱贫户的农副产品,带动附近5个村369户1069名脱贫户增收致富。

在武广高铁衡山西站一侧,开云镇双全新村依托万亩茶园,引进万合旅游公司在茶园打造流云望岳塔、吊脚楼木屋民宿、悬空天壶、高空双人滑索、网红佛手等16处景观景点。去年国庆假期,新开园的双全景区接待游客超4.35万人次。去年底,景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除了看绿色,还有红色可看。衡山县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衡山县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先后打造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红色景区以及毛泽建烈士陵园、岳北农工会旧址、唐群英故居等颇具特色的红色景点,一个个小山村变成了旅游村,村民吃上“旅游饭”。

今年以来,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大,衡山县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仍达114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逾10亿元。特别是中秋节3天假期,全县接待旅游人数达到6万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