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优美的文字赏心悦目,悦耳的声音扣人心弦,当文字与声音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特推出“好听壹点”栏目,让我们循着一个个动听的声音,摒弃世界的嘈杂,开启一段只属于耳朵和眼睛的旅程,遇见美好,心生欢喜。

于谦的简介和故事(好听壹点于谦到底怎么死的)(1)

今天我们听到的是史说新语板块,一起来听听关于历史的那些事儿吧~

作者及讲述者 翟恒水 剪辑:张志远

作者简介:

翟恒水,齐鲁晚报创始人之一,教授级高级记者,新闻从业30多年,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山东民进书画院画家。擅长人文历史、股市投资、健康养生、山水画等领域研究。人生理念,师法自然。

zhs13001700999(智者爱水)

亲爱的听众朋友大家好!今天好听壹点《史说新语》专栏给大家讲一个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冤案的主角叫于谦。大家别误会哈,此于谦不是德云社著名相声演员于谦老师,虽然两人同名同姓一字不差,且都是名人,但此于谦非彼于谦,两人差着571岁呢。

咱今天故事里的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大忠臣、民族英雄,是“史上最大冤案”的男主角。

于谦的简介和故事(好听壹点于谦到底怎么死的)(2)

(影视剧中于谦形象)

那么,大忠臣于谦到底是怎么死的?为啥力挽狂澜救回皇上、让大明朝免遭宋朝“靖康之难”之后,反而被皇上杀了呢?为啥史学家认为他死的比岳飞还冤呢?

要解密这些历史疑问,还得从“土木堡事变”和“夺门之变”两大历史事件说起。

“土木堡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不守规矩,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不顾群臣劝阻,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趾高气扬地率十几万大军御驾亲征,北伐瓦剌,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太子,令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祁钰留守。

北伐路上,军政事务皆由宦官王振专断,王振胡乱指挥,行军路线屡屡变化,弄得士兵疲惫不堪。到达土木堡时,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发生哗变,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而大败,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英宗朱祁镇被俘。

英宗被俘虏后,朝廷大乱,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危机之下,留守的朱祁钰被众臣推举为新皇帝,是为明代宗(后称景泰帝),仍立英宗朱祁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史称“土木堡事变”。

后来,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眼见朱祁镇已经无用,于是同意放回朱祁镇。

问题来了!朱祁镇救回来了,可他弟弟朱祁钰已经当上皇帝了,一个朝廷不能有俩皇帝啊!

此时,朱祁钰不但不愿意退位,还对大臣们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当初把我推上宝座的是你们啊。”一下子把责任推到了大臣们身上,意思是”你们不能让我上就上,让我下就下啊!“不但如此,朱祁钰还废除了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如此这般,”皇帝哥“朱祁镇该咋办呢?让不让他回来呢?

经大臣陈述利弊后,朱祁钰还是决定把朱祁镇迎回京师,但软禁于南宫,尊为太上皇,并让锦衣卫对朱祁镇严加控管,宫门不但上了锁,而且锁眼里还灌了铅,食物只能由小洞递入。

“夺门之变”英宗意外复辟

”皇帝哥“朱祁镇被软禁七年后,景泰七年(1456年),在对抗瓦剌时立下大功的石亨为了自身利益,开始谋划让朱祁镇复辟,与宦官曹吉祥、太常卿许彬以及徐有贞等人准备行事。

于谦的简介和故事(好听壹点于谦到底怎么死的)(3)

(朱祁镇画像)

当年正月十六晚,徐有贞换上朝服,怀着紧张而忐忑的心情离开了家,临行前对妻女交待说:“我要去办一件大事,办成了是国家之福,办不成我徐家就是灭顶之灾。你们自己要有心理准备。”

出门后,徐有贞又顺路邀请了杨善和王骥作为同党。杨善和王骥二人都表示要以死报答太上皇。王骥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不但自己亲自披甲上马,还将儿子和孙子都带在了身边。三方人马会齐石亨叔侄、曹吉祥叔侄后,一齐向皇城进发。而石亨掌管皇城钥匙,所以能够通行无阻,并顺利到达了南宫。

然而,南宫宫门坚固异常,怎么也打不开。石亨派人用巨木悬于绳上,数十人一齐举木撞门。门没有撞开,墙反倒先被震出一个大洞。众人便从洞中一拥而入。

朱祁镇这时候还没睡觉,正在读书,突然看见一大堆人闯了进来,还以为是弟弟派人来杀自己呢,不禁惊慌失措。谁料众人一齐伏地高呼万岁。惊魂未定的朱祁镇这才问:“莫非你们请我复位么?这事须要慎重啊。”

一行人来到东华门,守门的士兵上前阻拦。朱祁镇站了出来,表明自己太上皇的身份。守门的士兵顿时傻了眼,不敢阻拦。于是,众人兵不血刃进了皇宫,并迅速将朱祁镇扶上了奉天殿宝座。

石亨敲响钟鼓,召集群臣到来。

于谦的简介和故事(好听壹点于谦到底怎么死的)(4)

(朱祁钰画像)

这时天色已经微亮,众臣因为朱祁钰事先说明今天要临朝,都已早早等在午门外。听到钟鼓齐鸣后,众人按顺序走入奉天门。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目瞪口呆,宝座上的皇帝已经不是景帝朱祁钰了,而是八年前的皇帝朱祁镇。正在众人犹豫之际,徐有贞站出来大喊:“太上皇复辟了!”朱祁镇对百官宣布道:“景泰皇帝朱祁钰病重,群臣迎朕复位,你们各人仍担任原来的官职。”众朝臣见此,只好跪倒参拜。朱祁镇就这样又重新取得了皇位。

这个时候朱祁钰在干啥?朱祁镇重新坐上皇位时,朱祁钰正在寝宫梳洗准备临朝,突然听到前面撞钟擂鼓。片刻后,宦官回奏说是太上皇复位了,朱祁钰连说三声:“好,好,好。”然后喘了几口气,重新回到床上,面壁睡下。

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朱祁钰便去世,时年三十,以亲王礼葬于西山,毁其所建寿陵,其妃子也都被赐死殉葬。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夺门之变”,也称“南宫复辟”。

迎回英宗的功臣于谦为啥反被杀害

“夺门之变”后,令人意外的是,当年成功抗击瓦剌人并接回英宗朱祁镇的于谦却被杀了!

英宗成功复辟后,石亨、徐有贞等人将于谦和当时的大学士王文抓捕入狱,然后又诬陷于谦等人想更换太子。于谦并没有多加辩白,认为这是石亨等人的阴谋,争辩也没有益处。

定案以后,石享、徐有贞等人请示是否要处死于谦。英宗一开始尚还在犹豫,担心杀害有功之臣而被非议,徐有贞坚定说:“不杀死于谦,复位之事便师出无名。”于是英宗才下定决心,将于谦杀害抄家,并流放其家人。

从这段记载来看,对杀于谦,石亨、徐有贞等人是处心积虑,英宗是不忍心。

其实于谦之死有着多方面原因,一是,于谦本人脾气过于刚硬,得罪了众多朝中大臣。例如在土木堡之变时,于谦怒斥主张朝廷南迁的徐有贞,令其颜面扫地,仕途几乎断送,于是徐有贞对于谦怀恨在心。

于谦的简介和故事(好听壹点于谦到底怎么死的)(5)

( 于谦画像 )

又如石亨为了回报于谦对自己的提携之恩,在景泰帝朱祁钰面前举荐于谦的儿子于冕,但于谦并不领情,反而在景泰帝面前指责石亨拍马屁,两人关系由此闹僵。

于谦之所以得罪朝臣,也和景泰帝朱祁钰对他的绝对信任有关。

景泰帝用人时,一定要私下征询于谦的意见,而于谦以一颗秉公为国之心,不避私人恩怨,具实相告。就导致那些没有选上的官员对于谦充满怨恨,其他大臣也嫉妒于谦的地位和威望。

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于谦之死归根到底是为了维护皇朝政治秩序和社会信仰,而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土木堡之变时,国家危在旦夕,立英宗2岁的儿子朱见深为帝虽然符合礼法,却不利于解决当时遇到的政治军事问题。于是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理论,支持庶次子朱祁钰登基,让明朝度过危机。

等到危机过去,整个社会恢复安定之时,人们就会重新考虑正统性的问题,也会寻求机会维护正统性。于谦本人在夺门之变时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徐有贞、石亨谋划夺门之变时,有人跑来告诉于谦,于谦当时手握重兵,想要摧毁他们的密谋易如反掌,但于谦却选择听之任之。等到英宗复辟后,他又从容上朝,甘心听候处置。

在景泰帝重病而儿子又夭折无后的情况下,于谦知道让英宗复位是当时最好的一种选择,由英宗复辟不但有合法性,又能够减少一些有野心的臣子企图利用皇位掀起斗争从而为自己谋利的想法,有利于国家社稷的稳定。

为了国家社稷,于谦情愿做一个殉道者,这才是于谦必死而又从容赴死的原因。

岳飞是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冤死,而于谦却是被皇上和当权者致死,因此史学家认为于谦死得比岳飞还冤枉。八年后,于谦被平反,并在北京建有朝堂。

于谦的简介和故事(好听壹点于谦到底怎么死的)(6)

于谦是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和华夏社稷文明而慷慨赴死的,他与岳飞一样,都是民族英雄,都值得我们后辈永世敬仰。

好啦,今天好听壹点”史说新语“就给大家讲到这里,谢谢您的收听。

(壹点号《节日研究》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翟恒水,参考资料:国民党元老程潜年谱;黄埔军校年谱;蒋介石履历等。图片来自网络)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