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接管了隋朝之后,保留了隋朝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中的一些优点,在唐初一段时间之内,使人民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人口慢慢多了,耕地面积也逐渐增加,经济慢慢繁荣,国力渐渐积蓄,经济基础也带动了上层建筑的发展。手工业、商业、海上贸易、陆上丝绸之路均有繁荣,唐朝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独领风骚。我唐都长安,当时可谓世界上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为各国人民所向往。

当时有位从西方来华学习的“梵僧”写诗道:“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足以见证了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其总体格局就是在隋唐时期完成的。而伴随着经济的辉煌,唐朝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

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

“大” “壮”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里坊制极盛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1)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2)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3)

含元殿复原图

2.中国建筑群的整体规划在这一时期日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

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4)

3.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

唐代的木建筑实现了艺术加工与结构造型的统一,包括斗拱、柱子、房梁等在内的建筑构件均体现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唐代建筑雄健深沉,舒展朴实,庄重大方,毫无矫揉造作之势。斗拱的结构职能鲜明,补间铺作少且造型简洁,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5)

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唐)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6)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4.砖石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中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如大雁塔、小雁塔、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大理千寻塔等。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7)

5.文化交融进一步加强反应在建筑上

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促使西域各民族与汉族的杂居,佛教的引入及兴盛也带来了印度的建筑特征,宗教活动已广泛于民间,并不局限于皇室的建造。佛教建筑增多,并开始出现伊斯兰建筑。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8)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9)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10)

净藏禅师塔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11)

龙门石窟继续开凿

6.彩画繁简得当,常用朱白两色

在现存唐代建筑上所见,柱、额、梁、枋多是红色,衬以白壁,大殿多在刷红斗栱的侧棱上画白色凹形,称为“燕尾”,还在红色枋上横画若干白色圆点,近于连珠纹。华清宫望京门,也是遍刷朱白两色。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12)

明堂复原

唐朝特色建筑特点(唐朝-建筑特征)(13)

华清宫望京门

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中国传统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在这300多年间达到一个伟大的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