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江财旅游 江财旅游s 今天

国际劳动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简写IWD)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每年于3月8日举办活动庆祝国际妇女节,“三八”国际妇女节已经成为了联合国的纪念日。一部分人民穿戴紫色的丝带来庆祝这一天。

明天就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了,小编预祝各位女性同胞节日快乐!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1)

平时在观看乐器演奏类的视频,特别是跟唢呐有关的视频时,常常会看到网友刷“乐界流氓唢呐出场了!”、“唢呐一出,谁与争锋?”等弹幕。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2)

其实,“流氓”也只是个戏谑之言,更多的是表达唢呐一出,其他乐器的声音都黯然了的意思。这也是唢呐本身音色明亮,音量大的特点所致。原因是唢呐音色极为突出,声音穿透力极强,它一响起来,能与整只乐队抗衡!所以在演奏中,让唢呐去做配角是不可能的,要么当主奏,要么是独奏。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3)

唢呐简介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在赣南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当地唢呐手就有这么四句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村坊上举行迎神赛会,或其它大型活动,也必定有唢呐以烘托气氛。唢呐是惟一一个能从满月吹到头七的乐器。在赣南各县(市、区)中,最有特色的要数于都唢呐公婆吹

公婆吹简介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4)

于都县是中国闻名的唢呐之乡,于都唢呐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公婆吹”。源于客家先民南迁于都后,随着唢呐的传入,以于都盛产黄竹的壳做成的吹筒,吹奏时,采用两种型号各异的唢呐,“公”唢呐音色低沉浑厚,“婆”唢呐高亢嘹亮,交替进行吹奏,相互辉映,妙趣横生。

1992年,于都被江西省文化厅授予“唢呐艺术之乡”。

2008年6月,于都唢呐“公婆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人刘有生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历史渊源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5)

据于都县志载:明太祖二十六年(1364年)颁大成乐器于天下,其中的龙笛便是唢呐,又名木笛、海笛,或称喇叭。实际上,唢呐在民间的流传,远比朝延颁布“乐器于天下”早,约在西晋时期(265~420年)年便由波斯、阿拉伯传入我国。西晋末年,“永嘉大乱”大批衣冠士族、王公官宦大举南迁,形成赣南客家族,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将唢呐带入了赣南。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6)

唢呐手将当地的采茶调、采莲曲、民歌等融进了唢呐曲中,在近300首唢呐曲牌中,各具风彩。尤其是唢呐的“婆吹”即中低调,为唢呐演奏中所罕见。公婆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几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艺术特色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7)

01

结构

公婆吹结构独特,公吹长70厘米,七孔,比一般唢呐长30厘米左右,在喇叭口上节加5寸长的铜管,发音响亮雄厚;婆吹长74厘米,六孔,比一般大唢呐长34厘米,它的特点是在天心处加上一节两寸左右长的黄竹简,喇叭口处加5厘米左右的铜节,吹奏起来发音粗犷,低音浑厚,有男低音似的磁性效果。

2

音域

公婆吹音域宽广,定音合理。公婆为纯五度定音(简音)如公吹5、婆吹1,公吹6、婆吹2,高低音独奏、轮奏、合奏,旋奏正、反、斜、合产生出来的旋律及和声效果独特。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8)

3

演奏风格

公婆吹演奏风格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欢调轻快欢乐,时而激昂嘹亮,响遏行云,时而饱满圆润,和谐悦耳;悲调深沉哀怨,如泣如诉;齐奏时,八度音程相距演奏,非常厚实,对奏时,音程五度配置,一问一答,犹如山歌对唱;轮奏时,音域拉开二到三个八度,高低分明。

4

器乐配备

公婆吹的器乐配备,有吹有打,一般配有二吹或一鼓、一小锣、一小钹、一大钹、一大锣,根据场面的需要,制造出多种复杂的效果和气氛。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9)

5

演奏形式

公婆吹的演奏形式,可坐,可立,可行。一般是室内坐,室外站,行路吹打,边吹边走,有时迎亲行程几十里,翻山越岭,过桥度河,轮吹不停,一路曲声,一路欢乐。

6

曲牌

公婆吹曲牌众多,共有280多首,最常用的有宽田班的[乾调][中调][高调][反合调][满升调];靖石班的[四季调] [反合调][尺子调][五尺调];禾丰班的[赵山坡][鹧鸪梅][大龙队][七五三二一]等。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10)

7

演奏技巧

公婆吹的演奏技巧丰富。靖石班的刘福长师傅,可用鼻子吹奏,并能同时演奏两支唢呐;禾丰班的曾繁禄师傅,颤音、倚音、滑音、单音、单吐、双吐、花舌各种技巧运用自如,模仿各种鸟叫声来丰富乐曲的演奏;禾丰班的鼓手师傅邱奇标表现力极强,在一个鼓上他能用手打脚踩不同方位奏出轮奏高低效果。

8

群众基础

公婆吹群众基础深厚,应用广泛。百姓嫁娶、丧葬、庆寿、庙会、乔迁、接送贵宾等都喜欢请上一对公婆吹热闹助兴,吹打手们有个顺口溜:“婚丧嫁娶没有我,无声无息蛮难过。”

传承与发展

具有浓郁客家特色的于都唢呐公婆吹在过去的千百年中,成为了客家民众在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精神标志,不仅丰富了客家民众的日常文化生活,也为构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于都唢呐公婆吹对于研究中原文化和赣南文化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各方面原因,如今“公婆吹”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命运,仅存的音乐曲牌才十余首,如何传承和创新这一特殊的唢呐吹奏形式迫在眉睫。

1

高规格保护

上世纪90年代,在政府的推动下,于都县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于都唢呐”。为挖掘更多高层级非遗项目,该县认真做好各项申报准备工作,不断完善申报材料,并邀请文化部和省、市专家前往考察项目。

2008年6月,于都唢呐“公婆吹”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县文化馆馆长谢弟铨形象地将其称为“国宝”:“这也意味于都县的唢呐艺术正式列入了国家保护计划,该项非遗项目的保护层级、保护政策自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11)

2010年以来,于都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遗普查,组织人员深入在田间地头、老艺人家中,走村串户,收集非遗线索505条,普查资源项目十六大类357项,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编写成汇编,以最大力度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之上,厘清非遗资源、盘活家底,成为非遗传承保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2011年,于都县非遗系列丛书的第一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于都唢呐“公婆吹”》及相关光碟出版;2012年底,该县用半年时间补充、搜集、整理资料,完成非遗数据库建设;2013年,于都客家唢呐研究会成立,致力于联系、团结全县活跃在各村镇的唢呐艺人切磋技艺、坚守文化……

通过开展一系列高规格、长远性的保护工作,于都唢呐“公婆吹”的声音又重新开始在民间活跃起来。如今,该县共有唢呐乐队800多个,唢呐乐手2000多人。近年来,于都唢呐“公婆吹”逐渐跨出本省域,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2

多形式传播

统一的谱架上简谱整齐摆放,黑板上呈现的指法一目了然,墙壁上展示的曲牌有序排列……于都县长征源小学练习唢呐的专用教室,每周有两个下午,该教室都会传出欢快的唢呐声,小唢呐手在于都唢呐“公婆吹”传承人的指导下,进行唢呐吹奏的基础练习。

长征源小学紧邻“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为传承客家唢呐文化,弘扬长征精神,早在2012年7月成立了“红娃唢呐艺术团”,聘请于都唢呐“公婆吹”传承人指导,从三年级起每年选70人组成一个班,每周开设两节唢呐课,周二、周四课外活动训练。如今,“红娃唢呐艺术团”三、四年级共有近140人。《十送红军》《送郎当红军》《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长征从这里出发》等一首首经典曲目,经由红娃们吹奏,曲声悠扬、婉转、动听,深受广大师生和群众的好评。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12)

保护非遗的关键在于活态传承,全民参与才能使非遗葆有持久的生命力,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于都县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把非遗传承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在该县部分学校专门开设了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教学课程。

同时,于都县不断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展演活动,促进非遗高效传播。该县充分利用当地各类传统、新兴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县还组织翻印非遗法律法规文件,向县直单位、社会团体发放,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等时机向群众免费发放。尤其是到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都会举办一次于都唢呐“公婆吹”的传承活动展览,让大家了解于都唢呐“公婆吹”的历史、现状以及创新成果,对“公婆吹”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市场化发展

唢呐是客家人的重要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于都县有着“唢呐之乡”的美誉,作为一种特殊的唢呐吹奏形式——“公婆吹”已流传了1600多年。“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将于都唢呐“公婆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谢海民说,他吹吹打打一辈子,活到老唱到老,要把毕生所学传给年轻人,让唢呐艺术“公婆吹”代代相传。

近年来,于都县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增进传承人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非遗传承人传承的积极性,举办了多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让其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着力创新,使其传习保护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同时更加符合实际和长远发展。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13)

为方便非遗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表演等传承保护活动,于都县建立了段屋寒信、马安上宝、长征源小学、梓山固院等12个传习所,并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宣传活动,扩大非遗影响力,首次将普通唢呐和“公婆吹”进行融合,搬上文化惠民活动舞台,效果明显,深受好评。“为了给非遗传承人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我们争取在全县每个乡镇都建立至少一个传习所,并组织协调非遗传承人参与到各个乡镇的各类展演活动中,让非遗传承人传承保护的激情更加高涨。”谢弟铨说。

此外,于都县还致力于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将非遗融入传统村落建设、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旅游点建设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引入科学的市场运营机制,打造一批充分展现非遗特色和魅力的文化产业,让非遗文化产业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经历锻炼、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让本就来源于民间的文化艺术以一种新的方式回归大众,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传承人风采

传承人简介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14)

让唢呐艺术薪火相传

刘有生,出生于1960年3月,江西于都县宽田乡石下村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代表性传承人。曾参加赣州市第六届脐橙节、南丰蜜桔节、《魅力江西》于都航拍、中国鄱阳湖国际文化节唢呐“公婆吹”婚嫁展演等活动。

“滴滴哒,哒哒滴……”在于都县宽田乡山下村一户农家小院里,两支唢呐一唱一和,一支激越高昂,揪人心肝;另一支如泣如诉,呜咽苍凉。悠扬的唢呐曲调伴着屋后竹林里的百鸟啼鸣,犹如天籁,醉人心弦。这家农户的主人叫刘有生,2009年4月,他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代表性传承人。

刘有生,如今是于都县唢呐协会副主席,是于都唢呐“公婆吹”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出生在唢呐世家,祖孙三代薪火相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有许多唢呐手,给有红白喜事的人家吹吹打打,制造气氛,以换取一些糊口的钱物。他自小耳濡目染,对唢呐有着极大的兴趣,14岁就开始跟随父亲刘自福学习吹奏唢呐“公婆吹”,刘有生悟性极高,一点即通。到了读高中的时候,常常跟随父亲走村串户为群众忙碌红白喜事。凭着高超的吹奏技术,刘有生渐渐地吹出了名气。高中毕业后,刘有生正式成了一名唢呐手,跟着父亲来往在于都、瑞金、会昌、兴国、宁都等附近县(市)百姓家中。

江西于都小溪唢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第3期)(15)

刘有生班子在表演排练中

改革开放以后,一大批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农村红白事和祭祀活动逐渐减少,唢呐艺人所得报酬微薄,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唢呐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刘有生也不例外,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也不得不当起了泥匠以维持生计。刘有生迷茫了,无助的他经常一个人拿着心爱的唢呐到屋后伤心地吹奏。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被党和政府关注。2008年3月,刘有生、刘福长、邱奇标等3人被省文化厅同时授予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唢呐“公婆吹”代表性传承人荣誉称号。自此,刘有生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脸上渐渐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007年,刘有生与村里的谢海明、刘称生、郭二伏、熊月长、曾冬长等人自发组成唢呐“公婆吹”演奏班。只要村民想学,他们一律免费教授。近年来,他还积极与县文化局、文化馆联系,准备在一些中小学试着开设唢呐艺术免费培训班,努力让这一民间文化瑰宝后继有人,重新焕发青春。

评委会评选感言·致刘有生:

唢呐世家出生,以吹奏技艺成名,看似民间普通吹鼓手,实则文化遗产传承人。用吹打表达喜怒哀乐,凭技艺与民同喜同悲。婆时,如泣如诉,呜咽苍凉,感人肺腑;公时,激越高昂,粗犷澎湃,催人奋进。嘴上声息调节民间情绪,指间音律传递和谐乐章。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

传统音乐篇:于都唢呐公婆

资料来源: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百度、网易号“一只学霸”

微信编辑:严凰心

责任编辑:严凰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