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郭满喜

去年秋天,我们一家4口到北京游览,其间,专门安排一天来到十三陵水库参观。我们徜徉在环湖大道上,抬头望,巍峨的蟒山拔地而起,四周群山环抱,草木葱茏。低头看,宽阔的水面烟波浩渺,碧波荡漾。此情此景,让我既熟悉又陌生。青山依旧在,高峡出平湖,我的思绪又回到了60多年前。

1958年5月,我在航空预备学校学习。有一天,学院大队召开全体学员大会,队领导宣布: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大队去北京参加十三陵水库建设。学员们很激动,纷纷表示一定要圆满的完成任务。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这100多号人就背起背包,先到北京西直门火车站乘火车到昌平站,下车后再急行军二十来里地,来到一个满是砂石的河滩地,这就是我们的驻地,也是未来十三陵水库的库底。先遣队已为我们支好帐篷,每6个人住一个帐篷。这帐篷经过一天暴晒,再加上地下又是砂石,帐篷内就象一个蒸笼,晚上12点还热的进不去人。

十三陵水库什么时间修建(流金岁月我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1)

我们的任务是在距离大坝一里多路的山边负责给翻斗车装土,一列翻斗车有十几个车皮,装满后再由汽车沿着铺好的铁轨拉到大坝位置。我们工地距离大坝一里地的地方。站在这里往大坝那边一看,山上山下红旗招展,高音喇叭歌声震天。看那大坝上的劳动大军人头攒动,密密麻麻,忙忙碌碌。挑土的,抬土的,拉车的,打夯的,匆匆忙忙,来回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和我们分在同一工地的是北京空军452医院的同志。他们负责把土刨起来,我们负责把土装进翻斗车。这一列翻斗车有十多节小车斗,装满后再由汽车牵引拉到大坝。每个车斗大概能装两方土,约需200多铁锨才能装满。我们每2人一组,每组负责一个车斗,开展劳动竞赛。只要翻斗车一进来,我们就低头弯腰挥动铁锨,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装满车。谁也不甘落后,每次热火朝天地装满车一拖走,大家都累的瘫坐在地上。

在工地劳动的十几天,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除了吃饭,全部时间都重复着这样高强度的劳动。每天劳动结束后,大家都精疲力尽,浑身像散了架子,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起初几天,早晨起床,每个人都腰酸背痛,浑身僵硬,像锈住了似的。4、5天后,大家手上磨起的水泡干瘪了,变成了僵硬的老茧,基本上适应了这样重体力高强度的劳动,精神头也恢复了,劳动气氛又活跃起来。

除了开展劳动竞赛,我们还利用翻斗车离开的间隙,与452医院的同志拉歌。领队喊:“欢迎452的同志唱支歌好不好?”我们齐声回答“好”,“大家鼓掌”,我们就双手“啪啪,啪啪啪”来回伴着节奏拍三遍。452医院的同志也不示弱,以同样的方式回敬我们。我们这边又喊:“叫你唱,你就唱,扭扭捏捏不像样。”还是452的同志们大方,先唱了一首《北京的金山上》。他们刚一唱完,我们领队又喊“好不好?”大家回应“好!”领队又喊“再来一个要不要?”大家又答“要!”又来一次“啪啪,啪啪啪”。452的同志也不断的变着花样反击我们。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也唱了一首《打靶归来》。就这样你来我往,整个工地充满了欢声笑语,什么疼,什么累,都搁到脑后了。

唱着闹着,翻斗车又进来了,我们赶快拿起铁锨,挥舞双臂低头弯腰不停的往翻斗车装土,不知不觉,就到了吃饭时间。炊事班送来了中午饭,每人4个窝窝头加几片咸菜。头几天,大部分学员吃不完,几天过去,吃着可香,4个窝窝头狼吞虎咽地没影了。大家吃着饭,领队站起来象演员一样,高声唱起了快板书,“窝窝头,窝窝头,第一次见你发了愁,如今和你成朋友,吃饱干活有劲头”。我们以掌声和笑声回应。

十三陵水库什么时间修建(流金岁月我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2)

那是一个干劲十足的年代,全国各行各业最响彻的口号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大干快上”是那时最常听的。在大跃进精神鼓舞下,工地上的劳动大军个个精神饱满,人人像开足马力的机器,不知疲倦的奔腾,你追我赶,多挑快跑。在当时,机械工具很少,大部分土石方是靠人挑肩扛把一筐一筐土运上大坝。有一位30多岁的大哥人称大力士,别人一次挑两筐,而他一次挑六筐,只要他一上来,大家就给他让路,为他加油,为他喝彩。

那时,修建水库大坝不像现在用钢筋混凝土,而是用土、沙子、石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俗称“三合土”)压实。压路机也很少,整个大坝就两台“东方红”牌履带拖拉机,拖着个浑身长满“刺”的铁疙瘩来回碾压。大坝的许多地方主要靠人工砸实,这道工序就是“打夯”。可以说,十三陵水库是“纯手工制作”一点也不为过。

十三陵水库什么时间修建(流金岁月我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3)

大坝上最有名的劳动组合要数9姐妹打夯组,按现在的话说叫“网红”。因为她们每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兰”字,所以也叫“九兰组”。我曾慕名专门去大坝看“九兰组”打夯。一块五六十斤像石磨样子的大石头,四周栓了9根绳子,她们9个人围着石夯站成一圈,每人手握一条绳子,组长一声喊,她们一起使劲拉绳子,协力将石夯向上提起约2人高,再重重地落下来砸在地上。打夯时,为保持动作一致用力协调,同时活跃气氛鼓舞士气,她们还唱着自己编的打夯歌,加上拍手转身等花样。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劳动形式,感到很新鲜。同时,又为她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所感动。

5月25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我们像往常一样給翻斗车装土,目送它离开。这时大坝方向来了6辆轿车。不一会儿,就看见一些人放下手里的扁担和箩筐朝大坝方向跑去,接着就传出清晰而响亮的呼喊:“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很快那里人山人海,沸腾起来。原来是毛主席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来工地参加义务劳动。

毛主席参加十三陵水库建设,极大的鼓舞了水库建设者和全国人民。一时间,北京社会各界把到水库参加义务劳动视作一种荣誉,各行各业机关干部、工人群众自觉自愿不计报酬来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表现出了火热的无私奉献精神。十三陵水库建设期间,先后有40余万军民参加义务劳动,仅用了162天,就建成了这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改善生态为一体的水利工程,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十三陵水库坝高29米,坝长627米,汇水面积223平方公里,相当于20个昆明湖。

十三陵水库什么时间修建(流金岁月我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4)

我们一家人边参观,边听我讲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的故事,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乘车离去 。

再见,难忘而美丽的十三陵水库。愿祖国的山水更加美丽,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照片选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作者简介:郭满喜中国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退休员工。

十三陵水库什么时间修建(流金岁月我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5)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十三陵水库什么时间修建(流金岁月我参加了十三陵水库建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