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句互文】

楹联和诗词一样是一种文学样式(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三)(1)

题拙政园

●任鸿

拙者自宜闲,抱瓮引泉,春养清风秋养月;

名园多好古,凭轩生色,唐时碧藻宋时莲。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互文修辞,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互文见义,是指在有意思相对或相关的文句里,前后两句词语互相呼应,互相交错,意义上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使文句更加整齐和谐、更加精炼的一种修辞手法。任鸿(试剑)联友这副拙政园联,两结运用了当月互文的手法。借鉴了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互文手法。上结“春养清风秋养月”,春秋非实指,意思是春秋皆养清风、明月;下结“唐时碧藻宋时莲”,这碧藻和莲也并非唐宋所分别独具,而是指唐时、宋时的碧藻和莲,从名园的景色引发幽古之思,是为手法。

题鄱阳湖

●李育新

漫夸经济上高台,警雷常震,赞语偏嚣,犹恨渔歌存梦寐;

应为儿孙留活路,湿地无多,佳湖渐罕,莫将水国牧牛羊。

(联都盛宴重开第42题三等奖作品)

联作点评(吴国华):此联用词构句,立意视角另出蹊径,是此联亮点,所言是鄱阳湖的实情,也直接点射了一些社会现实,可谓用心良苦!惜上下联几处对仗稍宽。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李育新联友这副题鄱阳湖联的下比中分句同样用了当句互文的修辞手法,“湿地无多、佳湖渐罕”,实指“湿地和佳湖都无多渐罕”,之所以不直接表达,分层两句,是为了强化语言的表达效果,引发共鸣。此外,立意出奇、切中时弊是此联的出彩之处,惜上结尾三字表现力不足,试抛砖改为“犹叹渔歌遗汉宋”,古今对比,发怀古生态之思以寄,是否更具表现张力?

【排比互文】

楹联和诗词一样是一种文学样式(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三)(2)

题叶嘉莹先生

●陈菁楠

开蒙即是诗,遐龄九十,何曾废一日吟哦,血脉早融汉时月,唐时风,宋时雨;

汲古长知美,润泽西东,久已培千株烂漫,春秋来看兰花姿,梅花骨,荷花心。

(联都“三味奇”时事成联擂台第117期二等奖作品)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陈菁楠(木鱼)联友这副写叶嘉莹先生的联,两结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上结“汉唐宋”均非实指,实际上是说汉唐宋(泛指各朝)的月、风、雨,喻人物的博学广涵。下结“兰姿、梅骨、荷心”亦非专指,同样是指“兰梅荷”(诸芳)之“姿骨心”,喻人物的品格操守。通过排比互文的手法使行联摇曳多姿,不显单调,亦是一法。

【句间互文】

楹联和诗词一样是一种文学样式(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三)(3)

话别

●王朝晖

南浦伤离,忆春水绿波,文字煮成一壶酒;

西窗话别,听秋池夜雨,手机刷取满屏图。

(中联会对联文化研究院2018年《佳联三百副》入选作品)

联作点评:南浦为分手之地,西窗为相忆之所,上下联暗化典故,再衬托以春水、秋池、绿波、夜雨,离愁别绪跃然而出。手机刷屏则时代感突出,新鲜别致。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王朝晖老师这副联,两起的南浦、西窗皆为离别相忆之所,南浦指南面的水边,典自《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西窗呢,选择方向“西”是因为古时多讨伐匈奴,保卫中原人民的安定生活。而匈奴大多在长城的西北方定居,草原沙漠居多。所以用西窗。战争拆散了多少夫妻,母子,父子,兄弟姐妹,在近千年的不断征战中,战争带给百姓们多少伤痛,多少哀伤,这个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道明的,只有默默得遥望西方亲人远去的地方才能寄托哀思,表达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和对战争的憎恶,对封建统治征兵制度的无奈。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西窗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话,后借指伤别。联中的南浦西窗实际上都是虚指离情别绪之所,即南浦西窗伤离话别。这个上下句互文互补,加之用典以饰,尤觉雅切。

邮政春联

●贵州 孙泽羽(亚哥)

江左一枝春在驿;

河东万户福敲门。

原注:驿,此处指驿路,在驿,即在驿路上,已经寄出之意。上联化自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诗句。

(联都盛宴重开第54题“邮政杯”2018新春联入选作品)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孙泽羽联友这副邮政春联,两起用了“江左、河东”同样是虚指,用了句间互文的手法,即江左和河东(泛指祖国各地)同样都寄一枝春讯,敲万户福门。互文的运用使得联作结构工整、简洁而具韵味。

【词内互文】

楹联和诗词一样是一种文学样式(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三)(4)

题澶渊之盟

●曹鸳娇(香影)

一纸约消停百战,守信秉诚,以鉴其盟,得失焉知福祸也;

卅万金化解两忧,通商利市,同安边境,宋辽岂不盛荣哉。

(联都大中华区域对联擂台赛副场二等奖作品)

修辞点评(蜀山剑客):曹鸳娇联友这副联,二分句“守信秉诚、通商利市”用的是词中互文的修辞手法。即守秉信诚、通利商市。词内互文,简称“词互”,较多出现在并列短语或成语中。⑴主谓+主谓,如暮去朝来、眉来眼去、心惊胆战、天昏地暗等;⑵偏正+偏正,如日削月割、陈词滥调、街头巷尾、平铺直叙、花言巧语、散兵游勇、道听途说等;⑶动宾+动宾,如战天斗地、咬文嚼字、歌功颂德、察言观色、瞻前顾后、说长道短等。这是汉语独具的表现魅力,其实平时各位联友都在不自觉运用这一手法。

【经典链接】

楹联和诗词一样是一种文学样式(楹联创作修辞篇之廿三)(5)

谈“互文”、“合掌”和“互成”

●江山携手

互文,是修辞格之一。又称“互辞”、“互义”、“互言”、“互见”、“互备”、“参互”等。唐贾公彦《仪礼注疏》:“凡言‘互文’者,是二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意思是,在连贯的句子中,某些词语依据上下文的条件互相补充,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或者说上文里省了下文出现的词语,下文里省了上文出现的词语,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这里不是说明月是秦时的,而关是汉时的。烟只笼寒水,而月只笼沙。意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烟月笼寒水烟月笼沙。这是在单句中的互文,称连类互文。再如:北朝民歌《木兰诗》: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黄花

是说对着窗户和镜子理云鬓,对着窗户和镜子贴黄花。古诗十九首有句云: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不是说牵牛星遥远,河汉女明亮。而是说牵牛星遥远又明亮;河汉星明亮又遥远。又如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即岁岁金河复玉关,马策与刀环;朝朝马策与刀环,金河复玉关。以上为对反互文,即对句互见。也称互文对。

互文能使结构工整,声韵和谐,语言明快,文省而意存。

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和互文对在名称上容易混淆的,还有一个互成对。互成对是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中提出的二十九种对之一。例如郑燮的《赠焦山长老》联:

花开花落僧贫富

云去云来客往还

其中“贫富”为互成对,“往还”为互成对。实际上就是现在讲的自对。

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是对仗上的一种避忌。合掌的对仗也称合掌对。如:

吏交朋,同饮美酒

官访友,共醉醇醪

这里的上下两联,字面虽然不同,意义完全相同,是镜像式的,这就是合掌。互文对和合掌对是泾渭分明的两种对仗,互文对文字节俭,语义丰富,而合掌对文字浪费,内容重复。在理论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在实际上有时是难以把握的。关键是如何认定合掌。蔡宽夫《诗话》云:“晋宋间诗人,造语虽秀拔,然大抵上下句多出一意,如‘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类,非不工矣,终不免此病。”其实,上述两联不能认为完全合掌。鱼戏荷、鸟落花、蝉噪林、鸟鸣山,是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描绘,恰恰是增强了文势,加深了印象。上述《征人怨》中的“岁岁”和“朝朝”也极易和“合掌”相混。更有甚者,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千古传诵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从字面上看,年和年重叠,年年和岁岁同义,上联就合而又合了,下联又颠倒重复,是合掌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互文对。反复强调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加强了对“花相似,人不同”的聚焦。使语意起伏,情绪激昂,音韵优美,文势迭宕。这也是其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原因。先人分“互文”和“合掌”,是极其明智的,充分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因此,我们在看到重复的字词时,一定要区分哪些是积极的修辞,哪些是消极的重复。要充分考虑我们民族语言文字在修辞手法上的多样性,表现手法上的准确性,生动性。从而力避“合掌”,充分展现祖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