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大致历程(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新书发布)(1)

可持续发展的大致历程(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新书发布)(2)

为纪念罗马俱乐部著名报告《增长的极限》发布50周年、“斯德哥尔摩 50”、“里约 30”,6月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绿色经典读书会举办“世界环境日”特别活动暨《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新书发布会。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在世界环境日诞生50年之际,追溯可持续发展人物与思想发展历程、梳理当前全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挑战、深入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诞生过程及内涵,对于推动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陈迎研究员、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旭峰教授分别以“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联合国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了专题报告。

陈迎研究员以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50年以来的成就和挑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日益紧密的联系,并介绍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三个工作组报告的最新科学发现,并强调:“刻不容缓,加速行动对全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朱旭峰教授通过回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变迁,在梳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成效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制定过程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并对我国在推动实现MDGs和SDGs目标中的重要贡献做了总结,并做出了论断:“SDG是这个时代最大最重要的公共政策实验”。

据悉,2019年发起成立的“绿色经典读书会”,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倡议,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指导下成立,迄今已组织了86期读书活动。

《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这本书正是汇集了读书会的研究心得,从卡逊与《寂静的春天》到佩西与罗马俱乐部,从梅多斯与《增长的极限》到芭芭拉、杜博斯与《只有一个地球》,从斯特朗与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布伦特兰与《我们共同的未来》,从里斯与生态足迹到戴利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从戈尔与《难以忽视的真相》到诺德豪斯与《气候赌场》……通过回顾17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驱对人类本质和未来发展的思考以及为此而付出的艰苦努力,探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线索和启迪。通过分析思考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反思欲望面前的人性弱点、对待自然复杂性的态度、提振团结携手互助同进的信心。

可持续发展的大致历程(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新书发布)(3)

作为本书总撰稿人,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黄晶指出,在“世界环境日”聆听两位专家的报告及发布新书具有重要意义。绿色经典读书会通过持之以恒的研究和积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作为读书会首部研究著作,展现了前期的研究成果,开启了新的研究征程,是对读书会很好的鼓励和鞭策。21世纪中心和绿色经典读书会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好科技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等战略研究工作,为科技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会上,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张贤处长代表读书会全体撰稿人员介绍了《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的创作过程和主要内容,他谈到该书是绿色经典读书会开展相关研究心得体会的集锦,通过研读绿色经典和梳理人物思想,追溯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撰写团队不仅收获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知识,而且增强了从事促进可持续发展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社科文献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恽薇介绍了书籍出版的整体情况,她认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立意高远、内容详实、文字优美,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有助于引发读者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关注。

绿色经典读书会会员结合参与《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撰写的收获和体会,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焦点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陈其针指出,研究和宣传世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人物和思想,契合21世纪中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初心使命,有助于中心相关工作的更好开展。

《世界可持续发展历史轨迹——人物与思想》主要作者简介

黄晶,工学博士,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曾作为麻省理工学院城市与区域研究计划高级研究员(MIT SPURS Fellow)在美访学并参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联盟(AGS)研究工作,多次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大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大会等活动。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文:王秋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