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松又叫肉酥、肉绒,是中国特产食品。其原料主要是猪、牛、羊的精瘦肉(比如后腿肉),除去水分后调味制成的粉末或絮状干燥肉品。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

肉松,适宜保存,并便于携带。鸡、鸭、兔、鱼等肉类也可以制作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

肉松的起源,有不同传说。有说是汉族传统食品的;有说是蒙古人为了行军方便携带发明的;也有说是清代官家私厨意外发明的。

无论“出身”如何,由于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肉松已经成为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常见的佐餐美食。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4)

市面上常见的肉松分为普通肉松(传统肉松)、油酥肉松和肉粉松(肉松粉)三类,其中前两种是传统工艺,而肉粉松则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工艺。

① 普通肉松(太仓式肉松)

普通肉松为肉绒状,典型代表是太仓肉松,所以又叫“太仓式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5)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6)

如皋肉松

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点是纤维比较长,口感疏松有弹性。如皋、苏南等地,全国大多数地区均有生产传统的太仓式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7)

传统肉松是用肉块经过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等工艺制成的。为了改善肉松口感,制作过程中还会添加糖、盐、酱油、香辛料等调味辅料。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8)

其中的关键步骤是炒松和搓松,作用是让肌肉纤维分离,形成蓬松的绒状。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9)

炒松,相当于在锅里翻炒的过程,有厂家用夹层锅代替炒锅的,避免焦糊。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0)

搓松(擦松),类似于在滚筒洗衣机里面摔打。最初是家庭或作坊手工操作,现在工厂都是用机器代替手工操作,既提高生产率,也保障食品卫生。当然,也有小型机械,属于半机械化。

炒松机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1)

搓松机

炒松、搓松后,还要通过机器将颗粒状肉松筛选掉,俗称“跳松”。最后经过人工分拣,去掉炒焦的和未炒散的肉块,真空灌装后进入市场。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2)

一体机

② 油酥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3)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4)

油酥肉松以潮味肉松为代表,其特点是纤维相对较短,呈深红色小圆珠团粒,没有普通肉松那么蓬松,且水分更少,含油量高,口感酥脆,甜咸适中。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5)

油酥肉松应大小均匀,不含硬粒、焦头、糖粒,色泽红艳,油润不腻,入口即化。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6)

③ 肉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7)

肉粉松相当于在油酥肉松的基础上添加豆粉或豆类蛋白制成,其特点是纤维更短呈粉末化,口感入口即化。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8)

肉粉松在福建和天津一带产量较大。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19)

由于这类肉松允许添加豆粉类和淀粉,且添加量没有统一标准,质量悬殊,良莠不齐,也给某些造假者留下空隙。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0)

为了满足口味多样化需求,现在也有添加茶叶、骨粉、鱿鱼、香菇粉、海苔、芝麻等特殊风味的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1)

工业化生产时,也可以使用红曲红、姜黄等食用色素调节产品色泽,添加香精香料改善风味。

普通肉松的脂肪含量较低,一般低于10%,其他类型的肉松含油量较高。而蛋白质含量超过35%,因此营养丰富。加上肉松容易咀嚼和消化,因此市场上出现不少针对儿童的肉松产品。

提醒↓↓↓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儿童肉松和成人肉松并没有本质差异,很多产品只是换个包装,但卖的更贵。有的儿童肉松声称“无添加”,但并无实际健康意义,有的为追求口味甚至盐含量比成人肉松还多,这都需要家长睁大眼睛。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2)

没肉的“假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3)

前些日子,网上的流言“棉花肉松”确系谣言,明明是鸡肉纤维,造谣者硬说是棉花纤维。不过,市场上确实有不含肉的“肉松”,但绝不会是棉花纤维,是肉味豆粉。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4)

往肉松里添加大豆粉、豌豆粉或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甚至淀粉等,是近年来肉松生产中的常见工艺,主要是从肉粉松类开的头。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5)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提高肉松的产量,降低肉松的成本。一斤猪肉最多可做出3两肉松,仅原料成本就要30-40元做出一斤。如果改用鸡肉,添加豆粉,成本可以下降到10多块一斤,价格优势明显。

另一方面是豆类蛋白可以和肉类蛋白相互搭配,提高肉松的营养价值。

所添加的豆类辅料中,以大豆分离蛋白最适合改善肉松的口感,且外观形态也更漂亮。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6)

肉松中适当添加豆类辅料有其合理性,但不应比例过高。

由于行业内缺乏统一标准,有些厂家为了竞争,添加辅料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有的肉松粉里基本不含肉,而完全是用猪肉香精调味做出来的“肉味豆粉”,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假肉松”。

不过,人家若注明是“豆粉松”,也不算违法违规。只是别说是“肉松”。

呵呵!别说,还真有说是肉松的。↓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7)

廉价肉松和假肉松由于肌肉纤维少或没有,缺少纤维感,没有咀嚼感。它一般很少用在肉松面包、肉松蛋糕等食品中,多数作为馅料使用。像棉花一样的纤维感觉的,还真是真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8)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29)

消费者买肉松时,一定要看仔细包装上的标签,先看商品名,再看看配料表。

看配料表里面是否有豆粉和淀粉,有没有肉。配料表中豆粉排名越靠前,添加量越大。

是不是纯肉制作的肉松就一定好呢?

那可不一定!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0)

想必大家一定听说过病猪肉、死猪肉,还有感染了猪绦虫的豆猪肉(米猪肉)。一想到这几样原料,你还敢随便买小作坊的肉松吗?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1)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大学教材中,确实允许可以将猪绦虫感染量较小猪肉的用于生产肉松,感染量大的才销毁或做工业用途。这曾经是行规。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2)

但是,现在推行检验检疫和集中屠宰,在正规企业豆猪肉基本上看不到了。但死猪肉、母猪肉甚至走私进来的“僵尸肉”(过期很久的),仍有可能流向加工的肉制品。

因此买肉松,应当在正规渠道去买。不要买来历不明的散装肉松,也不要盲目相信网上那些“传统工艺、家庭自制”肉松。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3)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4)

另外,肉松虽然是干制肉制品,但为了保持口感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分含量。但水分超标会引起细菌繁殖。因此肉松在南方需要防潮,开罐后要冷藏保存。而在北方则需避免过于干燥口感变差,也应密封保存。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5)

购买肉松时,还应注意:

1、出厂日期。一般软包装肉松可保存半年,罐装肉松可保存一年左右。已开包、开盖的肉松不宜久放;

2、肉松外观。质量好的肉松,其颜色应是金黄色和淡黄色的,有光泽,呈疏松絮状,气味和滋味正常,不应有结块和其他异常。

肉松里没有肉为什么要叫肉松(的确有不含肉的)(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