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警吴忠支队红寺堡中队集合站队时喊起“向右看齐”,应急班的战士们总会以一种不太符合队列要求的动作标齐排面。自第二名开始,都会以稍向下的摆头向排头看齐,而站在排头的就是被中队官兵称为“小个班长大排头”的应急班班长高彦军。

十个班长一个连(小个班长大排头)(1)

高彦军组织射击训练

都说浓缩的都是精华,别看高彦军个子不高,能力却不小。

武装五公里常年保持中队记录,兵龄不长却被全员推选为应急班班长,战士心中有疙瘩他总能找到解法,偶尔还能在炊事班为大家露一手……“真不知道高班长看似弱小的身子里怎么塞得下这么多技能?”每每提及高彦军,不少战士心中都十分羡慕。

十个班长一个连(小个班长大排头)(2)

高彦军练习器械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自然也不会有白来的能力”。高彦军总是这样告诉身边的战友,“想要用长处弥补短处,就必须付出成倍的努力”。

在同年兵眼里,曾经的高彦军掉到人堆里都扒拉不出来,除了一点点幽默感,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长处。

但高彦军却从来不想一直做个默默无闻的人。自第三年转改士官开始,他就励志要做出改变,“小个子也要干出彩”是他奋斗的目标,也是给自己发出的挑战。

十个班长一个连(小个班长大排头)(3)

高彦军为战友辅助

为了能提升指挥能力,打牢指挥士官的基础,他向老班长学、向值班员学。从每次集合站队的口令下达,到总结讲评的话语逻辑,他都事无巨细地记录、学习。找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在队列前的表达能力,为自己今后的成长打基础。

“一口吃不成胖子,那就用量变引发质变。”他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必须不停地锤炼自己,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实现目标。而这一练就是两年。

在一次次圆满完成中队赋予的各项任务后,服役的第四个年头,他终于走上了班长岗位。

十个班长一个连(小个班长大排头)(4)

高彦军为战友讲解擒敌术要领

“技多不压身,要想走得远还要多学习”。虽说已经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班长,但高彦军却没有止步,将岗位当做平台的他,向更多领域发起了冲锋。

年前中队组织划分教学课目,他主动请缨担负“五大技术课目”中擒敌术教练员一职。为了能够快速进入状态,在把大纲翻透、翻烂的同时,高彦军还自学人体关节、肌肉等知识,在网上搜寻UFC格斗视频,从职业比赛中学习……还拉着战友不停地练习、钻研动作,有时候因为动作不规范也被扭得哇哇大叫,但放松下来稍事休息,就立刻继续练习。陪练李万林每次也被摔得浑身酸痛,但他却说:“和高班长一起练动作,再累也不怕。”

在多方的努力和充分的准备下,高彦军的擒敌示范作业受到了中队官兵一致好评,在最近开展的冬季大练兵中,中队官兵的擒敌课目得分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受到了考核组点赞。高彦军也揉着自己肿胀的肩膀得意地笑了:“苦没白吃,疼没白受,值了!”

十个班长一个连(小个班长大排头)(5)

高彦军与战友谈心交流

其实高彦军不仅是武教头,还是知心大哥。班里战士小张家庭特殊,有时候不爱说话、不善表达。新兵下队那天,中队党支部特意将小张安排在了高彦军的班级,就是想让这位“军中之母”好好发挥作用,帮助战士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

疫情期间,小张的家人无法外出务工,家里经济来源受了影响。可小张却从未和战友们讲起,也没向任何人求过助。

但高彦军通过每日看新闻、学文件了解到,疫情影响了一部分人的经济来源,同时部队也在摸排有类似情况的官兵,他第一时间想起了小张。可他明白,如果当面询问,难免会伤了这名看似沉默实则十分要强的战士,所以他偷偷给小张的父亲打去了电话,了解到了家庭真实情况。

当指导员将中队为他申请相关政策帮扶的消息告诉小张时,他惊讶地看着指导员,但随即便明白,这一切都是班长一片好意。虽然小张没有说出华丽的辞藻表达自己的感谢,但中队的官兵都能感到,小张的训练劲头更足了,参加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

十个班长一个连(小个班长大排头)(6)

高彦军干农活

十个班长一个连(小个班长大排头)(7)

又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营区里总能看到一个小个子忙忙碌碌的身影。他也许在训练场带领着大家热火朝天地训练,也许在郁郁葱葱的草坪间植树,也许左手铲子、右手水泥,在为中队修修补补,可不变的是他身上那股以身作则、带头表率的精神头。

又到了晚点名的时间,应急班的排头和第二名仍旧差了15公分的身高,可他的答到声却嘹亮高昂。

“高彦军!”

“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