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吹花寒下句(细雨轻酥一径花)(1)

​“细雨轻酥一径花”,这句诗是个合格的律句:“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可以套入格律诗中使用,而不论是古风还是格律诗,都不能平仄混韵,所以这首诗只能是押“花”字韵,即平水韵“六麻”部,新韵“一麻”部。

这都不是问题,对格律和诗歌押韵有概念的都能相合。

问题是这句诗的意思好像不对,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是取了“天街小雨润如酥”之意,配上满径落花,画面是很唯美,又有一些残败之相。

但是大家都理解,并不代表这句诗的用词就正确。

“轻酥”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像酥油糕一样松软,或者像酥油饼一样松脆。所以“轻酥”是不能用来形容雨水的,细雨也不行。

细雨吹花寒下句(细雨轻酥一径花)(2)

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也不是指雨水,而是指天街的麻石路在小雨的浸润下如同涂了酥油一般润滑。所以这句诗实际上是“小雨天街润如酥”,只不过为了平仄,进行了词组的倒置,让很多人误以为小雨如酥。我们动脑筋想一想,小雨怎么可能如酥,即便酥油也不行。

“轻酥”不是想当然的生造,这个词在前人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如吴文英的词: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

……

我们可以看到,吴文英这首《烛影摇红·元夕雨》虽然也是写春雨,但是“轻酥”在这里很明显是指软泥。“障泥南陌润轻酥”,障泥,就是我们今天的挡泥板,当年的马鞍下面防止泥巴飞溅的布帘。南陌,南边的道路。这句话的意思是,雨水将南边路上尘土湿结,在马鞍上沾满了软绵绵的泥团。轻酥,不是雨水状态。

细雨吹花寒下句(细雨轻酥一径花)(3)

另有王策的《夜合花·用史梅溪韵》:

……

朱阑曲曲回肠。空记轻酥枕晕,纤指橙香。天生杜宇,如何化得鸳鸯。

……

“空记轻酥枕晕”,只是记得软绵绵的枕头上的眩晕。轻酥,是指蓬松、软绵绵。

也正因为如此,“轻酥”这个词多用来形容蓬松、绵软的物体。

那写什么最多呢?——积雪。

宋代无名氏作《减字木兰花·东君有待》:

东君有待。留得一枝香雪在。晚日融融。只恐轻酥暖渐熔。歌催管送。芳酒一尊谁与共。寂寞墙东。潇洒黄昏满院风。

宋代李若水有诗《次韵张济川夜雪二首》:

雪彩鳞鳞照夜徂,化工游戏翦轻酥。

竹声摇破梦千里,蓬迹转来天一隅。

寒压短檠花自落,风惊别浦雁相呼。

平明携杖前溪去,误入仙人白玉壶。

“只恐轻酥暖渐熔”,“化工游戏翦轻酥”,这里都是用蓬松绵软的状态指代雪。

所以,题主的这句诗是不对的,不能用“轻酥”来形容小雨,同样也不能看作动词,使得“一径花”变得蓬松软绵,因为雨水打下的花,是不可能出现那种状态的。

细雨吹花寒下句(细雨轻酥一径花)(4)

这种错误,大部分人都会忽略吧。不过即使是高于生活的文艺创作,诗文也是比较忌讳用错意象的,特别是这种已经在古人诗文中固定了意象的词语。

有很多朋友认为生造词语是大忌,个人认为只要造得合情合理,远比这种错误理解已成固定意象的词语要好得多。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再把这句诗小修一下,不动平仄。就可以使用了。

想起昨天早起爬山,爬到山腰的时候忽然林雾散去,山雨来去倏忽。就用这个句子凑了一首七绝。

山间遇雨

半山忽隐晨间雾,细雨清寒一径花。

我与春风皆过客,不知何事扰仙家。

这是一首平起不入韵,押平水韵“六麻”部的七绝。

随口交差之作,难免粗疏,不过理顺了“轻酥”二字。

当然,这种刨根问底纯粹是个人习惯,大家如果觉得“轻酥”可以用来形容雨,那原句也没问题。只不过我认为不对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