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特点与发展现状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是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一项音乐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上个世纪八十初年代由上海音乐学院的廖乃雄教授引进到中国的。
一经传入迅速的在我国发芽开花。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人本主义,认为音乐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主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原本性”,认为音乐必须与舞蹈语言相结合、人们必须参与其中,这种自然地、能被人体会的、全员参与的音乐教学更适合幼儿教育思想。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适用性
在原本性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下,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一直主张的是主张综合性、亲自参与性、节奏基础性、即兴创造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一)综合性教学原则,丰富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因音乐作为艺术手段的审美教育,是一种综合类的音乐教育活动,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遵循的综合性原则,除了对儿童进行演唱和演奏教育之外,还加入了即兴舞蹈、声势律动、游戏、朗读等一些有趣的艺术内容。这些综合的艺术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还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亲自参与的教学原则,增加幼儿自信心
亲自参与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要求受教育者积极的加入到活动中,而奥尔夫教育体系里所推崇的声势练习、身体打击乐、奥尔夫乐器由于简单易操作,容易上手学习,有效的降低了儿童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和创作音乐的门槛,与此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参与的积极性和从中获得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节奏基础性原则,化繁为简提升兴趣
奥尔夫音乐体系主张节奏基础性,这是奥尔夫音乐创造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的重要要素,传统的节奏训练比较单一、枯燥。而遵循原本性的特点,通过动作节奏与语言节奏相结合的训练,对于培养学前儿童的节奏感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这种结合了人声、动作、语言的训练,在行进跳跃或者身体的律动中训练节奏感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训练模式,更有理由学前儿童的接受,也提高了儿童对节奏训练的兴趣。
(四)即兴创造性原则,激发想象创造力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前儿童的音乐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提倡的原本性就是即兴性和创造性。其主张从即兴的角度出发形成一个自由而有序的课堂形式,将即兴融入到音乐、语言、节奏、乐器等教学中。儿童通过游戏时的自由即兴开始,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引导下从而演唱或者表演自己创作的小的音乐、节奏片段,这样轻松有趣的活动过程,使得幼儿没有技术上的负担,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创造性。
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问题
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大多数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学习训练,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如何能让学生迅速的掌握音乐技能,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挑战。而在学生掌握音乐技能之后,他们只能被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操作者,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儿童教育者。
这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是一件十分尴尬的难题。如今中职音乐教育课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都与幼儿园的实际发展需要存在脱节的现象。
很多学生在进入幼儿园实习返校之后,普遍反映了在学校学到的东西用不上,不知道怎样组织一节音乐课等问题。这都是现如今一部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怎样让学生们熟练地掌握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技能、方法和内容,了解音乐教学教学理念,能够在离开校园之后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是如今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引进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音乐专业度要求不高,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中职生而言,其原本性的、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和具有游戏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不但能够让他们很快的掌握适用于以后教学的专业知识,并且通过奥尔夫音乐课程,能够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对艺术的兴趣和个人的感悟力、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了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要引导幼儿多参加艺术活动,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并由此爱上参与艺术活动。
鼓励幼儿园老师多创造让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这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原本性音乐不谋而合。这种综合了歌曲、声势、律动、游戏等活动的综合教育方式,对于我们学前教育的音乐领域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借鉴。
而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已经传入中国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经历了起步和发展期,结合了中国的音乐素材之后,本土化的奥尔夫课程更适用于我国的中职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由此,笔者认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应引进奥尔夫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果你对奥尔夫音乐教师报考学习感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小马职考,共同学习交流!
分享转载只为网友交流学习知识,如无意中侵犯了你的权利,请联系予以修改或删除
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