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笔书法艺术---楹联篇(八)

本文作者(袁阔林、袁冰娘、袁一田)

硬笔书法楹联创作:双笔书法艺术---楹联篇(1)

作品名称:王公/百姓

作品形式:楹联

作品规格:138cmx35cmx2

王公足底草

百姓掌中花

同一件艺术品,在不同身份人的眼里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就以"野菊花"论,王公们视而为脚下野草,而平头百姓则视作掌中之花。不必惊讶,这很正常。

艺术品从来就分文人墨客的"阳春白雪"与平民百姓的"下里巴人"。这一雅一俗的艺术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在激烈的争执中,交流共存中。

时下书法界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乃是历史遗留下的老生常谈。伟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早已指明了方向,只是时人没有认真领会,坚决贯彻。

本联文是反对对仗形式,文心雕龙:"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这种形式能使主题在反正两面的相辅相成的状况中,变得更强烈,更具有表现力。

在楹联的创作中,书法的运用最难掌握。究其原因,就是传统书法与联文不相匹配。联文的显著特点是对称性,分阴阳,传统书法显然满足不了联文的要求。双笔书法的诞生,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百"与"王"为一对,"百"字左高右低,而"王"字左低右高,两者相对内顷,相互揖让;"姓"与"公"为一对,"姓"字左低右高,"公"左高右低,内拱,力聚其中;"掌"与"足"为一对,"掌"字收笔左下撇出,"足"右下捺笔右下行,整体字形相背;"中"与"底"为一对,两者均取势中正,把上三边摆正;"花"与"草"为一对,花则艳丽,草则线条粗壮挺拨;上下联五字一条中轴线贯穿连接,不偏不斜,中心稳固,势如万丈高楼大厦拨地而起,雄伟壮丽,令人敬仰。

双笔书法创作楹联,从外形看似而不是,从本质上考量不似而更是。上下联风格有异,但深情默默十分融洽,像鸳鸯,似夫妻,这就是新楹联。

硬笔书法楹联创作:双笔书法艺术---楹联篇(2)

作品名称:春雨/晓风

作品形式:楹联

作品规格:138cmx36cmx2

春雨洗山醒目画

晓风梳柳醉心诗

这是一幅旧作,早在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四月天,是家乡小仙村庙会,并聘请了名剧团助兴演出。恰巧一天前一场春雨将严冬的暴风雪和不堪入目的小山洗刷得一干二净,绿草盈盈,花香四溢,面目焕然一新。作为楹联爱好者,感慨多多,一幅画面油然而生,这就是本联的上联:"春雨洗山醒目画"。但下联苦思良久未得,一日起了个绝早,漫步在村边河岸的林荫小道,此时东方刚刚透出鱼肚白,晓风拂面,柳丝垂地,柳丝像美丽姑娘们的秀发在清风中起舞,妙极了,遂得下联:"晓风梳柳醉心诗"。

这是一支赞颂祖国改革开放后的短歌。"春雨洗山","晓风梳柳"这是实景描写,"醒目画","醉心诗"是虚化写法,以朦胧的想象,激发读者的异想天开的才华,共绘祖国繁荣强盛的诗情画意。

本联书法不宜刻意夸张渲染,狂草,大篆不足以表现其美,而朴实无华、温文尔雅、落落大方的恬静行楷书,更显得文书般配。让读者闭上眼睛品味大自然的美妙。

除春联外,题款是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长款,穷款,单款,双款,都要与正文保持协调,相映成趣。题款书体很重要,一般以行书最佳,篆书最差。

印章也是楹联艺术的一部分,名章、斋章、起首章等等、印章大小、形状、钦印位置都要和正文协调。一幅作品的印章不宜过多,名章一般一阴一阳,阴阳和谐,这样才能增加作品美感。

硬笔书法楹联创作:双笔书法艺术---楹联篇(3)

作品名称:峭壁/深山

作品形式:楹联

作品尺寸:138cmx36cmx2

节假日不远游,到山沟小寺转转,虽无名山大川风景壮丽,但也不乏山间悠闲小趣。

这是通往游仙寺的小道,进山口南北双峰对峙,各向对方伸出狮子头巨石,四方巨口近与相吻,一颗石绣球塞在其间,构成一座双狮滚绣球的奇特石门。北狮头顶长着一棵三围粗的,身披鳞甲,天盖冠顶,覆荫数丈的红皮古松。南狮头绿绒裹罩下颌藤蔓垂地,顶上长出一株奇花,花盘如

盆,色彩鲜艳,清香四溢。古松与奇花相交洽谈,其乐融融。行人至此无不止步观赏,赞不绝口。

山回路转,过小桥,流水潺潺,鱼儿戏游。不远密林处露出一段红墙,屋顶飞檐翘角,风钟回响,这就是游仙寺。进入山门,院内非常寂静,几只俊鸟人来不惊,自在地在地上觅食,东西两行对称古松,相传十二属相各隐居一棵其中,东一溜由北向南鼠、虎、龙、马、猴、狗,西一溜由北向南牛、兔、蛇、羊、鸡、猪。我觅寻良久不见其形,一阵脚步声,香客到了,小鸟飞上树枝,漫游半日,夜不成眠,撰得小联一副:

峭壁奇花松作伴

深山俊鸟寺为邻

联文把两件不相干的情景,寄寓于"禅",把想象到的美串连起来,赋予诗情。

楹联文学与楹联书法,就像是人体与衣服,楹联书法永远是为楹联文学服务的, 看饭下菜,量体裁衣。本联书法圆浑简洁,少牵丝映带,用墨沉静情意入禅。

楹联艺术最忌讳联文与书法分庭抗礼,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这是致命之痛,但在中国历届楹联书法大展屡见不鲜。却依然没引起相关人士的足够重视,岂不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