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1)

一、原文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2)

二、释字(词)

①动静

“动”从力,有力则血气方刚,争强好胜,故云乎力者曰“动”。“云”在古代指说话、表达,如子曰诗云。“静”从青从争。“青”为东方之色,五行属木,代表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争春者,争时也,争时者,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也;争物不如争时,争物则吵,争时则静。故静非不争,争时也。

②刚柔

这里的刚柔指爻的性质。爻分刚爻、柔爻,刚爻用符号“一”表示,柔爻用符号“--”表示。刚爻性动而柔爻性静,刚代表生机、活力和能量,故动;柔代表具体的物质,代表被动的顺从,故静。

③方

方者,正也。《说文》:“方,并船也。象两舟总头形。”单舟则长,并舟则方。有四正四隅谓之“八方”。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行而为时间,时间周而复始,故圆;地载而为空间,空间有四正四隅,八面而方,故方。“方”在这里指地面空间,引申借指地面上的万物。

④吉凶

吉凶言乎礼,则皆为古代五礼之一。吉礼指祭祀之礼,凶礼指丧葬之礼。吉凶作为断辞,即是判断得失之辞,得之为吉,失之为凶。《易·系辞传》:“吉凶者,失得之象也。”

⑤象

俗称现象。《系辞传》:“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从时间的角度考查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则万事万物皆为一种现象。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在时间上存在和变化的反映。

⑥形

指具体的东西。从哲学的角度讲,形就是事物在空间上的存在。

⑦摩

这里指亲近、交合,从石曰磨,从手曰摩,以手相磨,表示亲近。“男女授受不亲”就是指男女传递东西时,不应有身体部位的接触。摩则是指两体的充分接触。

⑧荡

这里指活跃,相互作用激烈。“荡”从汤入于草丛中,热汤倾入草丛中,那是怎样一种热烈,酣畅淋漓的状态。《论语·阳货》:“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荡”形容行为不检点、放肆,这里指八卦相互作用,动作激烈。

⑨大始

这里指万物之初,即万物的原始状态。

⑩易

这里指变化、运动。

⑪简

“简”的本义是指用于书写的竹片。古代缺乏书写材料,最初的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後来发明了用竹简作为书写材料,这样就大大地方便了书写,提高了书写的效率,也大大方便了文字的保存和传承,于是“简”就成了方便、实用、直接的象征。简,就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佳的效果。

⑫亲

“亲”的繁体字为“親”。“親”字拆开来就是立、木、見三字,这就让人想起“立竿見影”的成语,立竿就所見者,影也。形与影是分不开的,所谓形影相随、形影不离。所以亲为会意字,会意为形与影的关系,表示关系近,难以分离,引申指关系近的人。《广雅》:“亲,近也。”

⑬业

“业”原指古代乐器的架子。乐器架子上有横板,刻成锯齿状,用于悬挂钟、磬等。《说文》:“业,大板也,所以饰悬钟鼓。”那么“业”的作用就是悬挂乐器,承悬其重。故“业”引申为人的职事,即所从事的工作。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3)

三、解析

《系辞传·上》第一章是《周易》理论的基础,提出了尊卑、贵贱、动静、刚柔、吉凶、形象、变化、八卦等一系列概念以及其相互的关系。其中最本质的理论就是天地有尊卑,人而有贵贱、大小、长幼,并以其作为维护“礼”的最重要的依据。

我国有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反映的就是古人对天地形成的认识。鸿蒙初开,清轻之气上浮而形成天,浊重之气下沉而形成地,故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4)

天地有尊卑,人而有高低贵贱,这就是阶级的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私有制条件下,经济上的不平等,形成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于是产生了阶级,阶级就是对人高低贵贱的划分。为了维护这种高低贵贱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于是产生了礼。礼就是规定尊卑、长幼、高低贵贱的行为规范的总称。从某种程度上讲,《周易》就是关于礼的哲学思想,故曰“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在阶级社会当中,就是提倡人人平等,也只是一种政治需要或政治宣传。由于私有制的客观存在,人们的经济水平并不平等,社会地位也无法平等,所以人的高低贵贱也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基本上实现了平等。

天地形成之後,便有了时间和空间,时间称为“宙”,空间称为“宇”。宇宙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方式。天体的运行形成四季、昼夜,并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就是时间,时间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大地承载万物,形成三维空间,空间是相对静止的。空间和时间的动静都是有一定规律的,故曰“动静有常”。在《周易》中,刚爻代表积极主动,柔爻代表顺从被动,动静的变化规律可以用爻的刚柔性质做出判断,故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5)

宇宙形成之後,自然万物都是以类来聚分的,人类社会也是以氏族、阶级等群体来划分的。不同的类群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不同的状态和变化,由此产生不同的得与失,故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得之则吉,失之则凶,得得失失而生其吉凶也。得与失是相对的,某类群的得很可能就是另一类群的失,反之亦然。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6)

天地形成之後,古圣人仰观天文,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方位,便可断定时间,故称为“天时”。天时是根据天象来确定的,故万物存在的时间,仰观天象而可知,故曰“在天成象”。空间是以大地为依托的,万物都依附于大地而成其形,这就是万物的空间存在,故曰“在地成形”。万物都同时具有时空性,万物以其形体存在于空间当中,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成为一个过程或一种现象,故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7)

《易·系辞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古者包栖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以说,太极生出两仪,这两仪言乎天道而谓阴阳,言乎地道而谓柔刚,言乎人道而谓仁与义。这两仪是生成万事万物的最基本、最本质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抽象因素,包栖氏用符号“一”和“--”表示。阴阳相交,刚柔相摩,而生四象,即 ⚏ 、⚎、⚌ 、⚍ ,分别谓之老阴、少阳、老阳、少阴。 四象又生八卦,这八卦分别为☰、☱、☲ 、☳、☴、☵、☶、☷,分别谓之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这八卦又分别代表大自然中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等八个基本物象,故曰“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

时间给人的感觉就是日月运行,四季昼夜的交替,冬寒夏暑,昼暖夜冷,故曰“月月运行,一寒一暑。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8)

伏羲氏(包栖氏)把八个单卦按照太极路线整合成一个系统,绘制成先天八卦,先天八卦实质上就是空间八卦。空间八卦模拟了自然空间的状况和规律,描绘了我国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山川地理形势。胡焕庸发现的黑河――腾冲线,实际上伏羲氏早就划出来了,这就是太极图中的那条“S”形曲线,也就是空间八卦图中的震巽线,也可叫风雷线。震与巽皆五行属木,“木”在五行中象征生命和活力,故这条线也是一条生命线,在我国人口地理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强调的是,胡焕庸把这条线划为了一条直线,实际上这是一条曲线,曲成万物嘛。《易·说卦传》所谓“风雷相薄”,就是指震与巽之间有一条连线,通过这条线两者可以直达,故曰“相薄”。薄者,相迫近也。震巽线是一条分界线,这条线把空间八卦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东南部有四卦,分别为巽、乾、兑、离,这四卦是多阳之卦;西北部有四卦,分别为坎、艮、坤、震,这四卦为多阴之卦。乾为父,纯阳,故向母(坤)索阴,一索而得巽,是为长女;再索而得离,是为中女;三索而得兑,是为少女。坤为母,纯阴,故向父(乾)索阳,一索而得震,是为长男;再索而得坎,是为中男;三索而得艮,是为少男。是故天地为父母而生六子,索而得坤道者为女,索而得乾道者为男。东南四卦以父为首而多阳,多阳则贵阴,故索阴而得坤道,乃成女;西北四卦以母为首而多阴,多阴则贵阳,故索阳而得乾道,乃成男。故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为天,天行代表时间,故乾主时间。主时间故知万物之初,故曰“乾知大始”。大始者,万物之初也。坤为地,地载万物而为空间,故坤主空间。主空间故知万物之形,故曰“坤作成物”。成物者,成其形体也。

乾主时间,时间是运动变化的。只有运动变化才能认识体会到时间的流逝,故曰“乾以易知”。易者,变化也。透过现象看本质,变化产生“象”,识象而後知其理也。这就象人有五官,五官不动,面无表情,则难知其心理也。五官变化则表情生,表情生动而其心理可知也。坤主空间,空间是相对静止的'。坤载万物,却不主万物之生成变化,只是顺从自然,顺应天时,直接听天命而成之,没有自己多余的考量,以简便为其能事,故曰“坤以简能”。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9)

乾以变化而使人容易认识,容易认识则由于熟悉而变得容易亲近,能够亲近才会变得更加长久,使之长久乃是人之贤德。坤以简接为其能事,简接则容易事从于人,事从于人则容易建立功绩,建立功绩则可提高社会地位,成为大人,而不断提高社会地位,就是贤能之人为之奋斗的事业。故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这句话中的第一个“易”是变化的意思,其它的“易”则是容易的意思。

易传全文及白话对照(易系辞传上第一章深度解析)(10)

大道至简,《周易》把万事万物及其运动变化的性质抽象为至简的阴阳,以阴阳为基础画出八卦来象征万事万物,以八卦来推演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可谓至简也!以至简的方法而得天下之理,得天下之理而为行动指南,事可成矣,故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本文为子夏故坛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