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寡妇征西故事情节(阅读欣赏第1册第11课)(1)

窦跃生

一、阅读趣话

你知道杨门女将的“十二寡妇征西故事”吗?

你想听《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故事吗?

你想听《穆桂英大战洪州城》的故事吗?

你知道《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吗?

二、故事故乡

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

十二寡妇是:佘太君、大郎之妻张金定、二郎之妻李翠平、三郎之妻朱玉梅、四郎之妻林素梅、五郎之妻马赛英、六郎之妻王兰英、七郎之妻杜金娥、八郎之妻周淑荣、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英之妻姜翠苹、杨宗勉之妻焦月娘。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三、故事阅读讲述

在杨家将故事中,前面有杨家父子血战金沙滩,老令公血溅李陵碑,杨五郎五台山出家,杨四郎隐姓埋名当上辽国驸马,四郎探母;后有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杨家十二寡妇征西。每一个故事都惊心动魄,每一个情节都波澜曲折,催人泪下,感人至深。杨家将的事迹,穆桂英的形象,已经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穆桂英,征战卫国屡建战功的女元帅穆桂英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穆桂英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穆桂英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五十三岁犹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通俗文学中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穆桂英最大的事迹是大破天门阵。后来穆桂英等十二名杨门女将曾奉命出征西夏。

穆桂英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与梁红玉、花木兰、樊梨花齐名,也是个"杨门女将"。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继业的孙媳妇。虽然历史上无证据证明穆桂英战场上的功劳,民间却流传了许多故事。

穆桂英与佘赛花有许多共同点。佘赛花是因为打败了杨继业,杨宗保也是穆桂英的手下败将;她们俩人的武功也都比自己丈夫的高。穆桂英比佘赛花高出一筹的是战术。许多她的故事都关系到她的战略。佘赛花的战争故事却是寥寥无几。

杨家将都是豪杰,都会为国家付出一切代价,特别是杨门女将,可说是中国历史上得到最多敬意的女性之一。

当今的所谓《穆桂英挂帅》《百岁挂帅》等等杨门女将曲目都是解放后新编的。所谓穆桂英五十上阵,佘太君百岁出征等等都是现代作品。

四、艺术形象

  穆桂英 北宋名将。座驾:桃花马;兵器:梨花枪;经典之战:大破天门阵。穆桂英其人物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她的原型是明朝末年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  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大破天门阵,成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   后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穆桂英亲挂先锋印,连破强敌,为全面胜利打下了基础。

传说穆桂英出生时,异香满屋,持久不散。当时正逢八月中秋,桂花盛开,所以起名桂英,又名金花。穆桂英从小长得秀气,聪明伶俐,十分逗人喜爱。她跟着父亲和师父学习兵书战策,一点就通。十八般武艺学得样样精通,尤其那口绣绒刀,更是天下绝伦。穆桂英长到十五六岁时,变得更加俊俏,做事也越加成熟。穆天王看到女儿已经长大,便把管理山寨的重担托付给他。穆桂英当寨主后,把山寨治理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受到寨中男女老少的拥护和爱戴。

五、经典故事

1.《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穆桂英光彩照人的事迹,还是她“献出降尤木,大破天门阵”的传说。

  那时,正是杨六郎镇守三关,遂城大败辽国元帅韩昌,肖太后不服,重振旗鼓,请高人摆下天门大阵,约请杨六郎破阵决胜负之际。杨六郎感到事关重大,派杨宗保去五台山搬请五哥杨五郎下山,共同破阵。杨宗保带领孟良、焦赞二将,取道峨口,路经穆柯寨,上了五台山见到五伯父杨五郎。五郎说,因多年未上战场,斧柄已沤坏,须去穆柯寨向寨主穆桂英讨取“降龙木”,更换斧柄,才能破阵。杨宗保听后,不知深浅,带着孟良、焦赞下山去穆柯寨。三人路上想着如何才能取到降龙木。孟良、焦赞合计,穆桂英如果不给就攻打山寨,把降龙木抢来。穆桂英得到有人攻打山寨的通报,带领女兵下山应战。她看到一个红脸的,一个黑脸的,还有一个白脸的英俊少年前来,正待发问,不想孟良出言不逊,说穆桂英不献出降龙木,就放火烧山寨。

穆桂英一听非常生气,想教训教训他们。孟良和焦赞哪里是穆桂英的对手,几个回合就打得丢盔弃甲,败下阵来。杨宗保见状,拍马上前,不料被穆桂英活擒上山。回到山寨,穆桂英见杨宗保生的俊秀,又觉得面熟,仔细一看,认了出来,正是三年前自己在离山紫霞官学艺时,救下的三关元帅杨六郎的公子杨宗保,不觉粉脸通红,芳心乱跳不止。原来,杨宗保在紫霞宫养伤期间,得到了小道姑的精心护理,两人一见钟情,被穆桂英的师父离山圣母看出。杨宗保走后便由师父作主,将穆桂英的终身许给杨宗保。现在杨宗保就在眼前,穆桂英又不好直接了当地说明,只好拐弯抹角,对杨宗保进行开导。不想杨宗保一听,一个山寨女子向自己提亲,宁死不允。等穆桂英把真情说出,杨宗保也认出了穆桂英是在离山养伤时护理自己的小道姑,转怒为喜,答应了婚事。

话说焦赞和孟良见杨宗保被活擒上山,想着凶多吉少,回到三关,报知杨元帅。杨六郎听了大怒,速来相救。两军阵前,杨六郎被穆桂英走马生擒,正在此时,被杨宗保看见,急喊:"哪有个儿媳抢公爹!穆桂英听了羞得满面通红,急忙将杨六郎抛下,拍马上山。杨六郎被抛下马来,哭笑不得,头也不抬,上马回营。杨六郎回到帅府,对穆桂英不但没恼怒,而且赞不绝口,认为穆桂英年少有为,真是女中豪杰。于是经过一番思虑,定下了"斩子纳贤"之计,引穆桂英救夫归宋,大破天门阵。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传统戏"辕门斩子"。

十二寡妇征西故事情节(阅读欣赏第1册第11课)(2)

  穆桂英来到三关,由双天官寇准提议,八贤王传旨,为杨宗保和穆桂英完婚,全营庆三天。之后,经杨六郎保举,八贤王准奏,穆桂英登台拜帅,统领兵马,攻打天门阵。这天门阵,是按五行八卦所摆,讲究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每个阵都有阵门、阵眼、阵脚、阵胆,而且大阵套小阵,子阵套母阵,阵连阵,阵接阵,阵挨阵,阵靠阵,纵横交错,星罗棋布,共是一百单八阵。穆桂英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深思熟虑,又有她的恩师高山圣母和任道安、郑道平、李大威等几位世外高人的协助,杨家将祖孙、母女、父子、夫妻全部上阵,齐心协力,一举攻破了北辽的天门阵。自此,辽国一厥不振,再也没有力量南下侵扰了。 

2.《穆桂英大战洪州城》

北宋时,宋辽两国争战不断。萧太后请来高人相助,摆下天门阵,再次兴兵挑起战火。杨门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杨六郎等终放下架子,亲自向桂英道歉。桂英归宋成为杨家女将中最突出的猛将之一,连同八妹、排风等再显威风,一举大破天门阵。破阵时,主要由杨六郎组织人马。六郎首先争取辽国的盟友——西夏国的郡主黄琼女和黑水国的名将土金宿归宋。随后,穆桂英一马当先,勇破中阵,逼杀韩昌;杨五郎斧砍萧天佐;杨宗保枪刺苏阿庆。天门阵土崩瓦解,萧天佑败归北辽。

辽邦白天佐领兵进犯宋朝边境,将镇守在洪州城的杨延昭和十路总兵团团围住。杨宗保连夜出城,单骑突围,回转京城搬求援兵,怎奈朝中诸将俱难担当解围的重任,无人适于挂帅出征。宋王只得命八贤王赵德芳和天官寇准到天波杨府来调将,佘太君表示了一番为国为家、救国救民的赤胆忠心,但又谓杨府已无将可调。敦厚的八贤王不知如何是好,熟谙杨家的老寇准已看出其中必有原因。

因而将老太君诓入后堂去为他们准备宴席,自己就拉着八贤王溜人后花园演武厅。只见园中刀枪剑戟列成林,马蹄印乱纷纷,都是新踏的印。二人又击打催金鼓,敲响鸣金锣,三通鼓响,果然见杨家男女兵将突然齐集"聚将台"前,更见穆桂英全身铠甲披挂定,威风凛凛进入演武厅,二人大喜。忽听老太君下令收兵,寇准赶忙借千岁之名传令少夫人到前厅议事。二人将洪州被困之事对她说明,她激愤不已,极欲挺身而出,可是顷刻之间却又犹豫起来,吞吞吐吐也说不出个什么原因。

机智的寇准出言激将,再次激发她的爱国热情。正当穆桂英上前,欲接帅印时,忽然又传来老太君"且慢!"的喊声,佘太君急急忙忙赶至前厅,八贤王和老寇准不解:老太君为何要阻拦穆桂英接印?穆桂英又为何吞吞吐吐不肯道明?当老太君道出"她身怀有孕"时,大家都愣住了!这便如何是好?正在心焦失望之际,却见桂英甩袖翘首,主意已定,高唱出:"穆桂英为国家我何惜自身……"的壮语豪言,众人被她这种为国家为黎民丝毫不顾惜自身的凌云壮志深深感动,老太君此时也激励桂英奋勇杀敌,早日奏凯。

穆桂英接受了元帅大印,寇准催促她即刻就到校场去点兵,并且满口答应要给她一个得心应手、来去方便的先行。原来冠准早想好了这先行非杨宗保莫属,但又怕宗保知道给妻子当先行而不同意。所以当宗保回到天波府时,寇准就假借赏赐御酒为名,将一颗先锋金印放在托盘之上要他接任先行,他自己就拉着八贤王偷偷溜走了。一个不知道妻子当了元帅,一个不知道丈夫做了先行。

元帅点兵,在校场之上闹了一场误会,最后双方满意,起兵出征。杨宗保奉穆桂英之命赶到洪州城下,报与城上父亲知道援兵已到,快快出迎。但因边战之际,不及报明新元帅是何许人。待杨延昭率领十路总兵来至大营迎接新元帅时,宗保忽然又起了一个恶作剧的念头,故意将禀贴上的"杨"字挡住,不叫桂英知道总帅就是公爹,不叫六郎知道新元帅就是儿媳。

军乐吹吹打打,大帐中闹出了一场翁媳碰面的笑话。宗保却在一旁拍手好笑,这时帐内、帐外,妻子、父亲两处传唤,责备他报事不明,里里外外来回奔忙,跑得宗保汗流浃背,弄得个作弄人自己受罪的结局。白天佐前来讨战,杨宗保不顾穆桂英用兵之策,私自领兵出战,结果大败而回。桂英责问,他竟理直气壮,毫不认错,反责桂英是不敢迎战之人。桂英气急,传令刀斧手将他推出斩首!但赶快又暗示思乡,过营去请六郎前来,以便从宽处分。六郎匆匆赶来,才命将宗保放回。

但桂英仍下狠心将其责打40军棍。40军棍打得杨宗保皮开肉绽,怨恨不已。桂英心里疼不胜疼,命众将退帐后,忙下位来搀扶宗保,晓以大义,说明自己并非是无情责打,而确为整军纪不能徇私情。宗保遂领悟妻子的恩情,低头认错。此时白天佐又来叫阵,宗保向桂英献出一条妙计……杨宗保领兵再去迎战,会阵时假装败退,白天佐以为败兵之将,不堪一击,穷追不舍,待追入东山谷口时,穆桂英的大队伏兵早已等候在此。经过一番激战,桂英虽胎动腹痛,但仍奋力杀敌,终将白天佐刀劈马下,解救了洪州之危,凯旋入城。

3.《穆桂英挂帅》

杨门女将征西的对象已经由与辽国打仗,转为与西夏作战。西夏自李元昊立国后,不断袭扰大宋。西夏不断扩兵,军事力量发展迅速,面对以前的臣子,突然间向天朝老子叫板,只有用武力对暴力。让大宋没有想到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西夏的军事力量不可小觑。好在大宋还有能打硬仗的将士,杨家将就是一直专啃硬骨头的铁军。

经过数十年的征战,杨家男将所存只有杨六郎一支杨宗保。西夏侵犯大宋时,杨宗保迎战不敌,战死在疆场。杨家无男丁,宋朝也无良将,巾帼英雄穆桂英挂印征西,率领杨门十二位寡妇,奋力顽抗外侮,保卫国土。在杨家将故事中,杨门女将是重头戏,十二寡妇征西是极具光彩的一页。比男将的战斗更有戏剧性,情节曲折更好看。

六、课堂演唱

豫剧《穆桂英挂帅》选段穆桂英唱段:【二八】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帅字旗,飘入云,斗大的“穆”字震乾坤。上啊上写着,浑啊浑天侯,穆氏桂英,谁料想我五十三岁又管三军。

都只为那安王贼战表进,打一通连环战表要争乾坤。宋王爷传下来一道圣旨,众啊众武将,跨呀跨战马,各执兵刃,一个个到校场比武夺帅印。老太君传下来口号令箭,文广儿探事进了京门。王伦贼一马三箭射得准,在旁边可气坏了他们兄妹二人!他两个商商量量才把那校场进,同着了满朝文武夸他武艺超群。

我的儿一马三箭射得好,我的小女儿,她的箭法高,她箭射金钱落在了埃尘。王伦贼在一旁他心中气不愤,他要与我的儿论个假真。未战三合那个并两阵,小奴才他起下一个杀人的心。回马三刀使得也怪准,刀劈那个王伦一命归阴。王强贼恼怒要把我儿捆,多亏了天官寇准一本奏当今。

宋王爷在校场把我儿问,小奴才他瞒哄不住表他的祖根。他言讲住在河东有家门,杨令公是他先人,他本是宗保的儿子杨延景的孙。曾祖母佘老太君,穆桂英我本是他的母亲。我的儿他表家乡那个泪珠滚,在校场可喜坏了那些忠良臣。宋主听此言欢喜不尽,他知道咱杨门辈辈是忠臣。刀劈王伦他也不怪,又把那个招讨帅印赐与给儿身。我的儿欢天喜地把府进,【垛子板】我一见帅印我气在了心。我本当进京辞帅印,小女儿搬来了老太君。老太君为国把忠尽,她命我挂帅平反臣。一不为官,二不为宦,为的是那大宋江山和黎民。此一番到在两军阵,【紧二八】我不杀安王贼我不回家门!

七、相关阅读欣赏

1.《杨门女将比武》

浩浩荡荡的杨家女将披挂上马,剑指西夏,但是杨门女将出师并不顺利,朝中奸臣庞太师当道,不仅安排杀手伏击杨门女将,还有西夏勾结,企图陷害。内忧外患,财狼当道。杨家女将前途坎坷,凶吉未卜。穆桂英与杨门女将该如何应对?又如何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2.《杨门女将出征》

当然这是故事中的事情,说书人口中的杨门女将。那么十二寡妇又是哪十二位呢?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中指:杨大郎之妻周夫人,杨二郎之妻耿金花,杨三郎之妻董月娥、邹秀兰,杨六郎之妻黄琼女、重阳女,杨八郎之妻马赛英等。到了后来的评书、鼓书等民间传说中则是:杨大郎杨延平之妻张金定,杨二郎杨延定之妻李翠屏,杨三郎杨延光之妻朱月梅(或称作花谢玉、花似玉),杨四郎杨延辉之妻林素梅(或称作林月英、云翠英),杨五郎杨延德之妻马赛花(或称作马翠玉、罗赛英、罗氏女),杨六郎杨延昭之妻柴美容(即柴郡主)、王兰英(又称王怀女),杨七郎之妻杜金娥(京剧中,有的称作杜玉娥;另称作呼延赤金),八郎之妻周淑荣(或称作班秀英)及杨八姐杨延琪、杨九妹杨延瑛、杨排风等人。据说老令公还收养一义子杨延顺,杨八郎之妻肖金蓉(又称周淑荣)

八、作业

1.穆桂英的丈夫是谁2.简写穆桂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