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姥爷家放羊,学习太难了!”河南一位一年级的小女孩,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哭着求妈妈让她回老家放羊。

孩子学习太累怎么复习(孩子嫌学习太难要回家放羊)(1)

妈妈跟她说:“你不学习,羊都数不过来。”

小女孩回应道:“我只放一只。”

妈妈想打消孩子放羊的念头,继续跟孩子说:“你这么小,肯定看不住羊,羊会跑掉的。”

小女孩回答:“我可以把羊绑到我腰上!”

孩子学习太累怎么复习(孩子嫌学习太难要回家放羊)(2)

从女孩与妈妈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在小女孩的眼中,学习居然比放羊还难。随着孩子学业难度的加深,不少孩子都跟小女孩一样,觉得学习太难,不想继续学习。家长为此烦恼不已,不知该如何引导。

在讲如何引导之前,我们先来了解美国心理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这一理论,能让我们了解到,影响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哪些。

1964年,弗鲁姆提出了工作激励的期望理论。他认为,人们行为的动机,取决于效价及期望值两个因素。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动机=效价×期望值。

其中,效价指的是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可能产生的价值的评价。这个效价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

比如,有些单位为了鼓励大家完成某项任务,会设置一定的奖品来激励员工。有的人认为这个奖品对自己是有价值的,那它的效价就是正值;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奖品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那效价就为零。还有的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奖品非但没有价值,还会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它的效价就为负值。

只有效价为正,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而期望值指的是一个人对某项活动结果的预测,即从事某项活动后,可能出现某种结果的可能性判断。

将这一理论套用到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上,可以得出,孩子能否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主动开始完成学习任务,取决于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能获得什么,以及孩子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可能性的预测。

所以,如果孩子总觉得学习太难,学不会,一般是孩子认为学习对他来说没有价值,或是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

孩子学习太累怎么复习(孩子嫌学习太难要回家放羊)(3)

那么,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走出畏难情绪,主动学习呢?这里给大家提供3个方法。

任务开始前,与孩子一起设置完成任务的奖励

家长可以在任务开始之前,先与孩子商量,在完成任务后想得到什么奖励。这个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奖励必须是孩子真真切切想要的,由孩子自己提出的,这样孩子才会更愿意、主动地去完成任务。

比如,周末孩子有项背诵的作业,孩子不愿意背。家长可以跟孩子商量,孩子如果完成背诵的作业,就可以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

如果担心孩子提出的愿望太大,家长一时满足不了。那么,在孩子提出愿望前,家长可以先给孩子设定一个选择的范围,比如规定花销不能超过多少金额。

当然,家长在激励孩子时,除了物质奖励外,精神奖励也要一并用上。比如,在孩子完成任务时,家长可以给予孩子表扬,给孩子点个赞或者一个爱的抱抱。这些都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主感和能力感。有了好的体验后,孩子也会逐渐喜欢上学习。

还有就是这个方法不能经常用,只有在孩子觉得某件事特别难,自己怎么努力都办不到的情况下可以用,否则,孩子会养成有奖励才学习的习惯,反而起反作用。

孩子学习太累怎么复习(孩子嫌学习太难要回家放羊)(4)

将任务分解,增强孩子完成任务的意愿

美国密歇根商学院的教授诺尔•迪奇,把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分成了三个区域。分别是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如果把孩子的学习比作摘苹果的话,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坐着就能摘到苹果,那么,他就是处于舒适区内。也就是说,舒适区是孩子不用努力就能完成的任务区间。

如果苹果所处的位置,是孩子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高度,那么,这一高度就是孩子的学习区。处在学习区内的任务难度,是孩子适当努力后就可以实现的任务区间。

当苹果所在的位置,是孩子无论如何努力地向上跳,都够不到的位置,那么,他就可能干脆不去跳了,反正怎么努力也够不着。这个位置就是孩子的恐慌区。

孩子觉得学习太难,不想学,往往是因为学习任务超过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处于孩子的恐慌区,所以孩子会选择逃避或放弃。

这时,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来帮助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也可以将大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来执行。比如,孩子在背诵课文时,面对整篇的课文会产生无力感。这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先一小段一小段地背,等每一段都背会了,再完成整篇课文的背诵。

孩子学习太累怎么复习(孩子嫌学习太难要回家放羊)(5)

接纳孩子的畏难情绪,帮助孩子回顾过往的成功经验,鼓励孩子尝试

遇到困难会害怕,是人的天性。家长首先要接纳孩子的畏难情绪,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小时候也觉得学习好难。”同时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当时是如何克服困难,也可以帮助孩子回顾过往克服困难的成功经验。当孩子知道“我能行”,那孩子就会更有勇气去接受挑战。

总而言之,家长在面对孩子的学习畏难情绪时,大可不必把它当作洪水猛兽,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孩子就会从逃避、被动学习逐渐转变为自主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