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季汉国势危急,然而关张赵马黄等老将军已经不在世上,诸葛亮也陨落五丈原30年了,姜维又在外,还有谁能出站呢?无奈之际,他只得奔赴前线,而在这之前,他从未上过战场。

他就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最惨烈的战争换了3个连长(士兵把腿埋在土中)(1)

诸葛瞻

诸葛瞻当时的职位是卫将军、平尚书事,这个官职很高,毕竟是统领国事的,实际上这算是虚职,因为黄皓弄权,刘禅宠信他,诸葛瞻也没办法。

当邓艾大军打到了季汉的大门口时,诸葛瞻带着大军前往迎战。黄权的儿子黄崇眼光比较独到,他劝诸葛瞻快速占领险要之地,诸葛瞻犹豫不决,黄崇屡次劝他,甚至大哭求他也没用。

当邓艾的大军长驱直入,打败季汉的前锋军时,诸葛瞻被迫退守绵竹。

邓艾

这个时候,为避免士兵伤亡,又或许,邓艾觉得诸葛瞻是个软蛋,于是他写了一封信,叫诸葛瞻趁早出来,投降还能封琅琊王,两家都好。

坦白的说,诸葛瞻远远不如其父诸葛亮,不过他们对季汉的忠心都是一样的。他怒斩劝降的使者,率军出战。

一开始,邓艾军不利,邓艾的儿子邓忠和师纂冲突季汉的左右翼,冲突不过,邓忠回报,邓艾大怒:老子拼死才到这里,眼瞅着就成功了,你给老子说干不过?干不过就往死里干!

最惨烈的战争换了3个连长(士兵把腿埋在土中)(2)

邓艾

诸葛瞻战死绵竹,时年37岁!黄崇激励将士,战死绵竹。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眼见如此,说道:我父子都蒙受国家厚恩,现在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报国家,有何面目活着呢?说完,冲入阵中,战死,时年19岁!

据《华阳国志》记载:邓艾以景耀六年征蜀,大破诸葛瞻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瞻)进屯绵竹,埋人脚步而战,父子死焉。《绵竹县志》记载说:…瞻大败,力战而死,时年三十七,长子尚继死之,并葬于绵竹西郊。

最惨烈的战争换了3个连长(士兵把腿埋在土中)(3)

诸葛瞻

在绵竹,为了表示死不后退,季汉的士兵把腿埋在土里作战(埋人脚步而战,或许还可以理解为其他,有更懂的朋友可以说说),最终,诸葛瞻父子阵亡。

有人骂诸葛瞻是蠢货,说他是草包,这能怪他?

诸葛亮老年来喜,47岁才得了诸葛瞻这么个儿子,由于常年在外,没时间搞亲子教育,加上年龄小,更没有空培养他,虽然说他“聪慧可爱”,但也“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他早已料到了诸葛瞻不是大才。

最惨烈的战争换了3个连长(士兵把腿埋在土中)(4)

诸葛亮

另外,国家危难时刻,他没有多大的本事,直接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官二代,扛起保卫国家的大旗,还能忠义无二,以死报国,他对得起刘家,对得起季汉,更对得起诸葛亮在天之灵了。

司马炎: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

干宝: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后人站在上帝视角,做个事后诸葛亮,骂人家蠢货、草包,很容易啊,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