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日本海空力量大量使用美制技术甚至直接使用美制武器不同,日本陆上自卫队在短暂地装备了部分美制坦克之后,便开始了自行研制坦克。日本二战后到现在一共发展了四代坦克,包括61式,74式,90式和最新的10式。如果用日本传说中的四大妖刀来代表日本战后的这四型坦克,那么74式主战坦克正好可以冠以妖刀村正之名!因为村正不仅是四大妖刀里以锋利著称,且是生产数量最大的。这两个特点正好与74式主战坦克一致。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

妖刀村正——74式主战坦克

研发背景,对抗前苏联的刚需

战后的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加之与前苏联隔海相望,是冷战期间,美苏在亚洲对抗的最前线。日本陆上自卫队也被赋予了迟滞前苏联登陆部队,为美军增援部队争取时间的重任。日本短暂地装备了美制M24,M41和M4A3这样的二战老式坦克。不过这些专为美军大陆作战设计的坦克与日本的实际情况格格不入,比如成员身高问题,还有岛国的海洋环境腐蚀问题等,再加上性能本身落后,不足以对抗当时前苏联最新的T55坦克。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2)

日本曾经装备过的美制M41轻型坦克

于是日本在1955年正式决定研制其第一款国产坦克,也就是61式中型坦克,不过这款以美国M46/47坦克为参考的坦克更多是被拿来恢复坦克设计能力和练手的,起点本就不高,再加上研发时间也晚,正式服役的时候已经落后,因此在1964年,日本启动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主战坦克的研制,也就是后来的74式主战坦克。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3)

61式坦克是日本的练手之作

74式主战坦克的研制在日本历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

  1. 日本第一款主战坦克(61式是中型坦克)
  2. 日本第一款采用大口径主炮的坦克
  3. 日本第一款采用液气悬挂系统的坦克(虽然是部分可调式)
  4. 日本战后产量最大一型主战坦克(虽然最终产量没破千)
  5. 日本第一款采用辅助装弹系统的坦克(虽然是半自动装弹机)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4)

创造日本多项第一的74式坦克

研制历程

74式在研制之初便被明确要求能对付前苏联的T55坦克(在T62于65年正式亮相后,追加了对付T62的战术要求)。第一批两辆样车在69年6月和7月试制成功,被命名为STB1和STB2(STB是“第二代国产坦克样车”的意思)。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5)

74式坦克的假想敌,前苏联T55坦克

这里重点说下STB1。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前苏联坦克的巨大数量优势,西方在新型坦克的研制中,力图通过使用各种超前的新技术从质量方面抵消前苏联的数量优势。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国和西德联合研制的MBT70主战坦克。而这一潮流也影响到了日本。STB1就装备了当时非常时髦的自动装弹机,这是当时全世界唯二测试自动装弹机的坦克,而另外一款测试使用自动装弹机的坦克就是T64主战坦克。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6)

另一款测试自动装弹机的T64坦克

还有可调式液气悬挂系统,主炮上也采用了当时西方流行的英制L7A1线膛坦克炮。不过出于成本和可靠性的考虑,第二批样车进行了简化,自动装弹机被降级为半自动装弹机,不过部分可调式液气悬挂系统得以保留(这与日本二战经验教训有关)。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7)

贪多嚼不烂的MBT70主战坦克

第二批样车在经过包括射击,机动性综合试验后,基本达到了既定的性能指标。在1974年9月定型,正式命名为74式主战坦克。74式是日本战后真正第一款自行研制的主战坦克,除了主炮和穿甲弹是引进之外,其它部件均是国产,日本的工业实力可见一斑。

整体设计特点

74式坦克采用传统布局,从车首到车尾分别为驾驶舱,战斗舱动力舱。车体为均质钢装甲焊接,炮塔为整体铸造式。驾驶舱在车体左前方;车体中部是战斗舱;车体后部为动力舱。虽然号称自行研制,74式坦克身上还是能看到很多其它国家坦克的影子。炮塔外观和法国的AMX30坦克(同样的薄皮大罐头)类似;以及和苏式坦克类似的无拖带轮的5对轮设计。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8)

传统设计的74式坦克

人员布局上,车长和炮长在火炮右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装填手在火炮左侧。驾驶员位于车内左前方,有1个向左开启的单扇舱盖,舱盖前面有3部JM17型潜望镜,中间1个可替换为红外潜望镜(下图红圈处)。在两侧履带的前护板上各装1对驾驶灯,内侧为白光灯,外侧为红外灯。与红外灯相配合使用的红外潜望镜有效视距为50米。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9)

74式驾驶舱的3部JM17型潜望镜,中间1个可替换为红外潜望镜

74式坦克炮塔后部下面的车体上固定有工兵铲和斧头等作业工具,可用于土木作业或者破障。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0)

车体上固定有工兵铲和斧头。

另外,74式坦克车首可根据需要安装推土铲,正常情况下每一个坦克连有1辆坦克配备推土铲。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1)

加装推土铲的74式

难堪大用的火力系统

相对于其它方面,日本在坦克火炮甚至放大到整个火炮领域这一块,一直属于弱势,无论是旧日本时期还是战后。74式坦克选用英制L7A1线膛炮,与其说是为了与盟军通用,不如说是技不如人。事实上,就算是日本之后从英国和德国全套引进了坦克火炮技术,但是到现在,日本的坦克炮研发能力仍然缺乏可陈,仅仅是能按照许可证生产而已。这不是美国对其军事工业的限制,而是真的不行。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2)

英制L7A1线膛坦克炮

从1978年起,日本开始特许生产英制L7A1线膛炮,身管长度为51倍径,中部有抽烟装置,火炮采用外防盾设计。由于这是日本第一次使用如此大口径的坦克炮,为了减少火炮的后坐力,驻退机改为了同心式。采用了半自动装弹机的74式坦克射速可稳定在7发/分,不过主炮的俯仰范围仅为-6º~ 9º,主要是由于炮塔过于低矮,严重限制了主炮俯仰范围,不过可通过液气悬挂系统调整车体俯仰姿态来增加主炮在垂直向的射界(±6º)。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3)

74式可通过液气悬挂系统来增加主炮在垂直向的射界

坦克弹药这块,显然再也没有“下獭炸药”让日本的指甲缝大展身手。74式坦克的弹药基本都是“规规矩矩”从英美引进的,最早使用的是从英国引进的脱壳穿甲弹,后于80年代从美国全套引进了M735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炮口初速为1501米/秒,在2千米的距离上能击穿约400毫米的均质钢装甲,对付前苏联的T55和T62绰绰有余,后陆续更新为国产弹种。74式的弹药基数为55发,主要弹种包括93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91式多用途高爆穿甲弹,00式练习弹和77式空包弹。弹药主要分布在车体前部右侧的弹舱以及炮塔尾部。相对而言,车体前部右侧的弹舱由于中弹概率较大,危险系数不小。日本曾有计划对74式坦克的弹药存放位置进行改进,不过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4)

美制M735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5)

射击中的74式

辅助武器包括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标准射速为650发/分,备弹量为4500发。高射机枪直接使用了美制M2重机枪,方向射界为360º,高低射界为-10º~+6º,对空射速为1050发/分,平射为400发/分,备弹量600发。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6)

成战斗搜索队形前进的74式

74式的火控系统是典型的战后第二代火控系统。由主炮双向稳定器,红宝石激光测距仪,模拟式弹道计算机和潜望式瞄准镜组成。其中,红宝石激光测距仪,红外线夜视镜与光学观测/瞄准仪被整合在J-3型车长瞄准仪中,炮长也装备有J-2型炮手光学瞄准仪,不过是纯光学的。全套火控系统均是日本自己制造,显示了其强大的电子工业水平。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7)

74式的火控系统在二代火控系统里是比较先进的

74式坦克的红宝石激光测距仪的使用距离为300~5000米,精确度在10米以内,炮手与车长操控席都有测距按钮,一般由车长使用,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由炮长使用。模拟式弹道计算机可以自动装填包括主炮耳轴倾角,炮膛磨损,发射药温等数据,仅少部分数据需要人工输入,大幅度降低了乘员的工作强度。炮长只需要将瞄准十字线对准目标,依次按下激光测距按钮和火炮击发按钮,就可以射击。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8)

74式的大型白光/红外线探照灯(红圈处)

74式的主炮左侧装有一具与炮座同轴的大型白光/红外线探照灯,其灯泡发射白光,配合滤光镜就能投射红外线。白光照射距离可达3000米,红外探照模式下照射距离为1200米。炮塔右侧装有一具J-1红外线瞄准仪作为炮手的备用瞄准仪,夜间观测距离为1000米。74式的火控系统在二代火控系统里是比较先进的,具备行进间射击能力。

聊胜于无的防御力——薄皮大罐头

和所有的二代坦克一样,日本的74式主战坦克的防护采用的也是标准的均质钢装甲设计,车体与炮塔前部装甲厚度为130毫米(防盾处为150毫米),两侧为75毫米,后部为50毫米。作为对比,其假想敌T55坦克的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100毫米,侧面为80毫米;炮塔正面为 200毫米,侧面为160毫米,炮塔尾部为60毫米。和T55比起来,日本的74式主战坦克更像是个薄皮大罐头,再加上74式坦克并没有装备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可能是基于旧日本军队的传统),生存能力其实非常堪忧。而且在服役期间,日本虽然也有提高74式坦克防护力的计划,但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别说加装爆炸式反应装甲,连简单的格栅装甲都没有。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19)

除了这身草,74式啥附加装甲都没有

可能是源于其经常使用生化武器的传统,虽然74式坦克的硬防护力一般,但是其三防系统还是不错的,可以正常通过核生化沾染区。

日本的传统强项——74式的二冲程才有发动机

74式坦克的动力系统有两个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二代坦克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采用了三菱的10ZF22WT型二冲程10缸风冷柴油机。相对于其他国家一般使用四冲程发动机,使用二冲程发动机是日本的一大特色。二冲程发动机重量轻,单位输出功率更高,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非常费润滑油,而且耗油量也大,跑不了多远,不过这对专注本土防御的日本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缺点。该型发动机功率为640千瓦(870马力),按全车重量38吨计算,74式坦克的单位功率约为14.5千瓦/吨,在二代坦克中还算不错,比一大堆苏式二代要好一些。传动装置采用了型号为MT75A的十字传动装置,有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每个档位均可以实现原地转向)。最大公路速度为53公里/小时,越野时速为35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300公里。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20)

74式坦克动力系统问题还是不断

第二个特点是采用了当时极为罕见的部分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在悬挂装置的选择上充满了日本人特有的智慧,全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虽然优点很多,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比如结构复杂,可靠性差,维修复杂等,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密封性要求非常高(而这正好是日本的强项)。日本在当时技术允许的范围内创造性地采用了部分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在前后左右端的4个负重轮上使用可调式液气悬挂。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全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的缺点,74式坦克的姿态调整范围为±6º,左右倾斜范围为±9º,车底距地面高度可在200~650毫米之间自由调整。部分可调式液气悬挂装置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弥补74式坦克火炮俯仰角范围较小的缺陷,可以充分发挥坦克的火炮威力,对多山地的日本来说 这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显著地改善了通过性和越野速度。并且可以通过调整车体高度来提高生存能力。

94497式坦克有多弱(妖刀村正)(21)

74式的通过液气悬挂系统展示

总体评价

74式坦克算是一款比较成功的二代坦克。在日本的坦克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非常适合日本的实际情况,因此生产量也是日本战后最大的坦克。但是当时正处于冷战的高峰时期,武器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在服役不久之后,以T64为代表的的前苏联第三代坦克开始服役,才服役的74式坦克面临淘汰的威胁。于是在74式坦克刚量产的1974年,日本正式决定研制74式坦克的下一代型号,也就是后来的90式坦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