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1600多千米的巍巍秦岭

将长江与黄河两大水系分隔

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1)

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秦岭山脉。新华社记者文摄

这两条中华母亲河各自的大支流

汉江与渭河

在陕西境内如平行线般

分居秦岭南北奔涌向前

但今天却在秦岭深处

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2月22日上午11时许

随着一台隧道硬岩掘进机

旋转的刀盘破岩壁而出

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

实现了全线贯通

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2)

工程机械突破岩壁实现隧洞贯通。

这条全长98.3千米

最大埋深达2012米的输水隧洞

横穿秦岭勾连起两大水系

秦岭作为世界自然资源宝库

其深处地质条件复杂

隧洞内常年温度超过40摄氏度

相对湿度高达90%

各类地质灾害叠加发生

被水利、地质和工程等专家

公认为“综合施工难度世界罕见”

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3)

22日上午,工人在为隧洞全线贯通做最后的准备。新华社记者文摄

在这条隧洞一米一米的掘进过程中

设计和施工人员借助先进的技术设备

以坚忍不拔的毅力

克服了超强岩爆、断层塌方、突涌水、高温高湿等困难

创新施工模式、确保施工安全

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4)

工人在隧洞中施工。

隧洞还途经洋县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秦岭大熊猫国家公园等多个生态区域

工程在制定设计方案之初

就对野生动物活动频繁的区域展开调查

通过线路绕避以及严禁设置施工支洞等

最大限度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同时在施工中采取

“高效沉淀池 过滤池 活性炭处理”

的废水循环使用

节约水资源

就是这样如“微创手术”般的精准施工

带来的成功喜悦才如此甘甜

在全线贯通的瞬间

两侧工人都忙碌工作

而无暇欢呼庆祝

但他们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

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5)

施工人员在隧洞外欢庆全线贯通。(受访者供图)

正如在现场负责隧道硬岩掘进机

刀盘养护的工人彭小冬所说

“这些年流下的汗水、泪水都没白费。”

此次两大水系的“握手”

为陕西引汉济渭工程

的最终建成通水迈出坚实一步

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新华全媒穿越近100千米)(6)

引汉济渭工程建设场景。

西安市的老百姓

有望在今年内就喝上“南方水”

工程在通水后也将分阶段满足

包括陕西省4座城市在内

共21个受水对象的生活及工业用水

造福超过1400万人

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

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