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做妈妈的不要总以家长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动辄打骂孩子,伤孩子的自尊。而应该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成为孩子不设防的朋友。

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妈妈应该是孩子最依赖的好朋友)(1)

果冻是我家大宝,也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一次老师留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最好的朋友,全班只有果冻写的最好的朋友是他的妈妈。

果冻为什么会说妈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呢?是因为我每天都会和他聊天,聆听果冻讲述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果冻就很开心。果冻最喜欢入睡前的时间,他有什么事情都告诉我,当然我也会对果冻讲自己的事情,果冻相信自己的妈妈。

果冻在作文中写道,有一次自己考试的成绩不好,他告诉了妈妈,妈妈非但没有责备他,还鼓励果冻,妈妈说她相信果冻会努力学习,也相信果冻以后会有进步,并且向果冻保证,绝对不将这次成绩的事情告诉爸爸。当时果冻就觉得妈妈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我没有将那次的成绩的事情告诉爸爸。爸爸知道的是果冻第二次考的比较优异的成绩。

年龄这把锯子不断的将孩子与母亲的距离拉开,长大了的孩子渴望与母亲站在平等的台阶上对话,而非仰视。

怎么才能让自己成为孩子依赖的好朋友呢

第一就是要尊重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敞开心扉

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妈妈应该是孩子最依赖的好朋友)(2)

每一个人包括孩子都是渴望得到尊重的,所以妈妈切不可以家长的身份压制孩子,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虽然说在家庭中,孩子是子女,应该尊重和孝敬父母,但是尊重是相互的,只有当妈妈与孩子之间建立了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孩子才会向妈妈敞开心扉,与妈妈成为知心好友。

第二就是要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妈妈应该是孩子最依赖的好朋友)(3)

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是教育好孩子的重要保证,因为不信任会使亲子互动中出现抵触现象,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合格的妈妈还必须经常用正直和诚实的行为去获得孩子的信任。要获得孩子的信任,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骗孩子,对孩子的提问,包括像死和性等传统竞技的话题也应诚实的回答。

另外,不要轻易对孩子许诺。孩子往往会将成人的许诺当做誓言,如果许下承诺,却没有做到,就会有损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严重的还会让孩子不再相信妈妈。孩子到了懂事的年龄,妈妈就应当相信他们所说的话,以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妈妈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一定不要这样说,你所说的确实是真的吗?或不要对我撒谎,这样会让孩子感到恐慌,还会产生一种不被信任的愤怒,即便他们撒了谎,也不要用怀疑责备的目光,看他们要相信他们是诚实的,并慢慢引导他们说出真相。

孩子信任妈妈的标志是遇到问题时能找妈妈解决,把妈妈作为一位知心的朋友来对待。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很信任他们,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孩子才会把他们内心中的秘密透露给妈妈,并乐意让妈妈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妈妈对孩子的态度的一致性,是孩子对妈妈信任的基础。孩子们都有这样的天性,当他们能够预料到妈妈的意图,以及妈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时,就会觉得比较安全。只有他们觉得与妈妈在一起比较安全,才会信任妈妈,也才会把妈妈当成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第三就是要用真诚的态度与孩子交往

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妈妈应该是孩子最依赖的好朋友)(4)

有很多的妈妈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只关注自己的想法感受,却常常忽视了孩子是否能够真正的接受自己。

如何让孩子真心接受自己呢?真诚便是首当其冲的要素,只有妈妈真诚恳切的和孩子交流,孩子才能够在妈妈面前将心扉打开。

不仅仅是孩子,即使是成人,我们都是愿意和真诚的人去做朋友,和真诚的人去交流的。当我们坦然的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孩子才能够真正的与我们沟通。

第四要做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

妈妈就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妈妈应该是孩子最依赖的好朋友)(5)

与孩子朝夕相处的家长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要在生活与学习中注意观察,在经常与孩子沟通的基础上,随时掌握孩子的心理感受、情感波动,用正确的心理知识引导孩子、疏导障碍,从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