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对文字的二次创作,精彩的朗读可以用声音和语言,将作者写在纸上的文字变得立体起来,形成一个个丰富的声音画面,让听众走进画面,深切感受其中的景、物、人,真正感受语言打动人心的魅力。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一位家长,那更应该学会朗读,因为那可以让你和孩子都深深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可以更好地激发内心的情感,启迪彼此的心智。

“教师博雅”邀请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著名配音演员、配音导演王苏老师领衔开设“品读会”栏目。

她和她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们不仅将带我们用声音去品味人生百态,用语言去描绘生活多彩;还将用他们的专业积淀带我们一起品读赏析经典名作,共同感受用声音和语言描绘出的文字奥秘。

请聆听王苏老师、过传忠老师为您朗诵的

《你好,宋词》

作者:刘业雄

朗 诵:王 苏 过传忠

平生最爱是宋词。

那长吁短叹的韵脚,

都被平平仄仄地揽进了你我的故事。

毕升捏出的泥活汉字,

顿时有了灵动的四肢。

红尘里被裹挟的人生,

从此有了跳跃的丰姿。

率性地留下艺术的影子,

好似一幅《千里江山图》

吸引着人们的凝视。

一千年的青绿色,

在词牌的大酒缸里,

酿得如醉如痴,如醉如痴!

平生最爱是宋词。

豪放,豪放得近乎放肆;

婉约,婉约得轻舞双翅。

豪放的一壶天涯走大漠,

何惧形单影只;

婉约的一纸烟花落碧池,

只觉“春到小桃枝”。

这里有“壮怀激烈,仰天长啸”的

拔剑立誓,

也有杨柳岸只剩“晓风残月”的

青山泪湿;

这里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阵阵波涛,

也有“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缕缕雨丝;

这里有“男儿到死心如铁”的冲天抉择,

也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

情之所至;

这里有“夜半狂歌悲风起”的栏杆拍遍,

也有“应是绿肥红瘦”的香甜安适;

这里有“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

拳拳忠贞,

也有“错错错,莫莫莫”的步履凝滞;

这里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

英雄史诗!

也有“怎一个愁字了得!

到天黑,守着窗儿独自”

平生最爱是宋词。

文墨丹青的相思,

被横撇竖捺的宋体字,

用一连串的问号出神入化地编织。

问的人,一往情深,

答的人,淋漓尽致……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知我者,二三子。”

“夕阳西下几时回?”

“长安古道马迟迟。”

“明月几时有?”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怎一个愁字了得?”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知否?知否?”

“风流不在人知!”

好一个双雄对峙!

平生最爱是宋词,

就像典雅含蓄的汝窑青瓷

竟无几多瑕疵!

平生最爱是宋词。

句句贵在真挚,

真挚铸就了心灵的钥匙,

钥匙划开了“酒意诗情”的交织……

休笑我“不似少年时”,

依旧是“神仙才子”啊!

-----

-----

- 朗诵者 -

一起念宋词(品读会你好宋词)(1)

王苏,第13届全国政协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现任教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品读”工作室主持人;上海语言文字测试中心特聘专家;配音演员、配音导演;获中华诵读联合会颁发的“第二届全国十大诵读艺术家”称号,声音传播艺术的推动者。

过传忠,市朗诵水平考级专家,市朗诵协会艺术委员会核心组成员。

奚美娟:王苏老师的朗诵是听觉与视觉的交替阅读,就像一部文学作品配上了音乐的二重奏,插上了美丽的羽翼,在精神的领空飞翔起来了。

丁建华:泪水是一种激励,艺术是一种力量。王苏老师依靠她的技巧,用她的情怀传递这份力量。她用作品打动了自己,并将这份感动传递给所有人。她让中国和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插上了翅膀,带着我们一起飞翔。

曹雷:一人朗读,满场飘泪。王苏老师用声音、语言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震撼着剧场每一位听众的灵魂。

胡歌:她用极具魅力的声音和情感,为我们创造一个又一个声音的世界。她精彩演绎的那一瞬间,世界被净化了。

编辑:马天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