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扦插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

赵鹏华等

紫薇又名痒痒树、满堂红、百日红,其树皮表面较光滑,树型优美,花色纯正,多用作行道树和街景树。与其他观赏树木相比,紫薇具有多方面的优点。 一是花期长,开花时间长达 3 个多月;二是花色多样,花姿优美,观赏价值极高,是园林绿化树种中少有的观花树种之一;三是紫薇枝干光滑,枝条柔软,种植方便,造型容易,易于栽培管理;四是抗污染能力强,属于优良的抗污染树种之一,净化空气效果明显,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紫薇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适应性广,生态效益高,公园、河畔、道路旁均可种植,在城市园林绿化、道路绿化、乡村绿化美化中用途广泛。

1 扦插育苗

紫薇种子繁殖易发生变异,影响花期生长或开花大小不一 。 为此,采用扦插繁育,即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技术。

1.1 硬枝扦插

1.1.1 圃地选择与整理。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块作苗圃地。 苗圃土壤要在10 — 12 月进行翻耕,翻耕深度 30~40 cm ,深耕细耙,清除瓦块、石砾,整平,做苗床,苗床底部要铺一层细沙以利排水。 苗床一般为南北向,以低床为主,灌足底水后晾晒,备用。

1.1.2 插穗处理。 扦插时间一般在 3 月上旬至 4 月中旬。 选择一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树粗壮枝条作插穗, 3 月中下旬选择芽眼饱满、无机械损伤的半木质化嫩枝或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剪成 1 叶 1 芽的插穗,插穗长度 3~4 cm ,每穗保留半片叶,切口要平滑,上剪口不要过长,下切口尽量为马耳状。 插穗剪好后要注意保湿,尽量随剪随插。 扦插前,按枝条的下节、中节、上节分别放置并将基部对齐,每 50~100 根一捆,在 500 mg/L ABT 溶液中浸泡 1.5~2.0 h ,以加快生根速度,提高成活率。

1.1.3 扦插。 在扦插前 1 d ,将苗床淋透水,并且使用0.5% 甲基托布津溶液清毒,覆盖黑色地膜。 在苗床上按照 350~400 根 /m 2 的密度扦插,先使用粗度适宜的小铁棍在土壤中打孔,再将插穗插入孔中用手挤实,深度以穗长的 1/2 或 2/3 为宜。 扦插之后立即浇透水,对叶面喷洒多菌灵或百菌清 1 000~1 200 倍液,以提高成活率。 扦插之后苗圃保持半干状态, 30~45 d 生根。 当年新生苗木可以长到 50~70 cm ,成活率可以达到 75% 以上。

1.2 嫩枝扦插

1.2.1 苗床制作。 苗床内铺设基质,基质为新鲜的黄心土或洁净的黄心土加少量细沙。 同时,施入腐熟农家肥 22.5~30.0 t/hm 2 、磷酸钙 750~900 kg/hm 2 。 苗床宽1~2 cm ,步道宽 25~30 cm 。

1.2.2 种条处理。 5 月下旬至 6 月中下旬进行嫩枝扦插。 选择当年半木质化的强壮枝,每段留 1 片叶,剪除每片叶子的 2/3 ,将插穗上部剪成平口,下部斜切,长度均为 5~10 cm ,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再置于多菌灵800 倍液中浸泡 3 min ,蘸 300 mg/L ABT 1 号生根粉5 s 左右。

1.2.3 扦插。 插入插穗前做好消毒和杀虫工作。 为了保证叶片光合作用顺利进行,最好不要有重叠的叶片。扦插之后,外加盖高 1.5~1.8 m 的遮阳网,内可以搭小拱棚进行遮阴,并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中午气温比较高时,注意通风降温, 20 d 左右可以生根发芽。如果用全光雾棚育苗,最好在苗床育苗基质下部铺砖或河沙,利于排水。 前期喷雾可设置每隔 10 min喷 6 s ,生根之后可以设置每隔 20 min 喷 5 s ,同时注意喷雾时间,以防止高温烧苗,使苗木成活率达 95%以上。

2 移栽

9 月至 10 月上旬(秋季落叶之后)或者 2 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春季发芽前)均可以栽植苗木,主要用于行道路绿化、观赏绿地、风景区、小区绿化、小城镇绿化等。

3 移栽后管理

3.1 水肥管理

栽植当天浇足定根水, 24 h 内再浇水 1 次。 同时,当地面半干时,应该覆盖土壤保湿。 新栽的苗木当年不宜施肥,以免影响苗木成活。 翌年 3 月上旬施用拔节肥,可以施氮、磷、钾复合肥( 15-15-15 )。 施肥时,可以采用条形沟施肥法或环状沟施肥法,以保证树木充分利用肥料。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施磷肥和钾肥1 次,以强壮枝条,有利于花芽分化和生长。 7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开花期施肥 1 次。 肥料以充分腐熟的饼肥为主,以促进花朵盛开。 落叶之后尽量施用农家肥等有机肥。

3.2 整形修剪

造林后的紫薇,第 2 年的花芽生长在当年萌生芽的顶部。 因此,冬季修剪要尽可能短截,只在固定茎上留少量芽,有利于第 2 年枝条的萌动和生长。 夏季开花后,切去残花,防止残花结籽,减少养分流失,促进枝条发育。 苗圃地以育苗为主,在形成花蕾时应将花蕾去除,减少养分流失,加快苗木生长。 园林绿化以赏花为主,春季发芽的新枝在生长期不能剪短,否则不利于开花。

3.3 间作套种

紫薇苗木育苗周期长,投入大,收益慢,可在苗圃地进行间作套种,实现以短养长、复合经营 。 在实践中,马铃薯、大蒜、西瓜、香菜、芹菜、油用牡丹等均可与紫薇进行间作套种。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紫薇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煤污病和褐斑病 ,防治时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苗木生长季节要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树势,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病虫害枝条,减少病源,提高抗病能力。 针对白粉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及时摘除病叶、病芽、病梢,冬季剪除所有当年生枝条,并集中烧毁,彻底清除病源;二是发病期交替喷施5% 己唑醇微乳剂 2 000 倍液,或 20%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或者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1 000 倍液。针对煤污病,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间苗、修枝等措施,使树木通风透光;二是及时消灭蚜虫、介壳粉虱等传播媒介;三是发病时喷洒 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800 倍液、 70% 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

紫薇种子好还是扦插苗好(紫薇扦插育苗及栽培管理技术)(1)

4.2 虫害防治

影响紫薇生长的虫害主要有紫薇绒蚧、紫薇长斑蚜和黄刺蛾 。 防治时,要结合冬季整形修剪,剪除病虫枝条,减少虫卵。对于紫薇绒蚧,若虫孵化盛期后 7 d内,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向枝叶喷施40% 速蚧杀乳油 1 500~2 000 倍液、 6% 吡虫啉可溶性液剂 2 000 倍液、菊酯类农药 2 500 倍液, 3 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 7~10 d 喷洒 1 次,连续喷洒 2~3 次,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喷药的关键在于抓住关键时机(若虫期),一旦介壳形成,喷药难以见效。 对于紫薇长斑蚜,可以喷施 6% 吡虫啉可溶性液剂 2 000 倍液进行防治。 对于黄刺蛾,可以喷洒低毒、无污染的农药,特别是初春,可对紫薇根部周围土壤喷洒 50% 西维因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同时,掌握孵化高峰期壳不增厚、药剂容易渗透的关键时期。 选用 40% 氧化乐果乳液、80% 敌敌畏乳液喷防,每 7~10 d 喷施 1 次,连续喷施2~3 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