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在我们小时候那个互联网媒体尚且并不发达的时代,在屈指可数的几个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中,逞恶扬善、匡扶正义的济公和尚无疑是一代人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
济公最经典的一版是由与生俱来便有深厚佛缘的游本昌老师所演绎的,游本昌老师用精湛的演技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将外表疯癫无拘、实则普渡众生的济公形象生动展现。
“济公”的形象与演员都就此火遍大江南北,鲜为人知的是济公这一人物的设定其实并非完全虚拟捏造,而是根据真实人物改编;济公此人在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他本是南宋高僧,一生积德行善,被后世尊称为“济公活佛”。
生于富贵之中,后遁入佛门
济公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原是宋朝时期江浙地区人士,在出家之前的俗名换作“李修缘”。李修缘所在的李氏家族世代簪缨,祖上还出过驸马、镇国军节度使,可谓是荣耀满门。
世代信佛的李氏家族到了李修缘的父亲李茂春这一代却年近四旬仍然膝下空虚,这在以家族子嗣繁茂为重的古代封建社会的人眼中非同小可。
李父与妻子常年积德行善,虔心拜佛,终于老来得子,避免了古人十分避讳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忌讳。所以,无论是从家族渊源,还是从出生机缘,李修缘从呱呱坠地之际起便与佛门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父母的殷切期盼下李修缘也慢慢长大了;难能可贵的是,生长于富贵家世之中的李修缘并未被名利世俗蒙蔽双眼成长为不学无术的恶霸纨绔,而是继承善良勤勉的家风,少年时期便十分勤奋好学。
受到山中释道二教的开蒙后的李修缘对修道之事颇为热衷,不久之后与他年龄相差很大的李家父母也双双去世,处理完双亲后事的李修缘便遵从自己的内心孤身一人前去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遁入佛门。
李修缘在曾经的国清寺住持高僧瞎堂慧远门下受具足戒,舍弃了俗名后另取佛名为“道济”,道济一直秉承家族善良遗风,在佛家子弟身份的加持下参悟道法、普济众生,存善心做好事的道济人如其名,后来游历四方,投奔杭州灵隐寺。
修仙却不修口
道济和尚虽与所有的佛门弟子一样都心怀慈悲、乐善好施,他却又是所有出家人中最与众不同的存在。
正常来讲,出家人讲究“四大皆空”,一入佛门则各种俗世的欲望都需要摒弃,如此清心寡欲才能进行礼佛修道这样神圣的事。
道济和尚却是个修仙不修口之人,在一众吃斋念佛的素食主义苦行僧之中,弱冠之年便机缘巧合皈依佛门的道济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道济和尚在日常饮食上酷爱喝酒吃肉,好似与红尘中凡夫俗子丝毫不差,随心所欲的道济也从不因为出家修佛道的身份而忌口,佛门忌口禁食的清规戒律仿佛在他面前失去效用。
所以在守礼死板的众僧之中道济可谓最为肆意潇洒。甚至道济连普通和尚每日诵读经书这样的日常任务都不按时按量地完成。
本就不喜念枯燥经文的道济更是难耐坐禅之乏味,常常喜欢流连于俗世的市井之中看路见不平便行惩恶扬善之事,可谓是佛门之中特立独行的存在。
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版本的影视剧中所演绎的那个衣衫褴褛不修边幅的济公形象其实与历史上真实的济公是十分相近的。
道济和尚身着破烂袈裟、手握一把破烂蒲扇,与庄重肃穆的寺院之中衣着整洁端正的传统高僧形象大相径庭。道济和尚虽然言行疯癫,许多荒谬怪诞的行为都是无法用常人的思维去理解的。
但纵使鞋儿破、帽儿破,他整日仍然是乐观豁达地摇着一把破扇子游历四方,无忧无愁快乐似神仙,哪里有冤情和不平哪里便有心怀佛祖的道济。
因为待人处事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所以道济也有了一个“疯癫癞和尚”的称号;然而,道济和尚在看似疯癫离奇的外表之下,其实藏着的是一颗普济众生的善心。
再加上道济和尚本身便是一位修行颇深的得道高僧,随着他在四里八乡之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扶危济贫、惩恶扬善,便在民间百姓之中留下了美名,渐渐地在乡里乡亲间颇有威望,并且还被乡亲们尊称为“济公”。
功德圆满,花甲之年圆寂尽管惠及众生功德无量,但是济公如此离经叛道的行径自然会遭到同一寺院中其他僧人的不满与妒恨,曾经就有僧人向方丈状告道济违反佛门清规戒律,企图将道济和尚逐出山门。
最终,在道济的师父慧远方丈的力保之下,济公佛门弟子的身份才得以保全。到了高僧瞎堂慧远圆寂之后,济公又转至净慈寺拜住持德辉禅师为师,并且升座为书记,负责文翰事务。
在嘉泰四年时净慈寺惨遭大火损毁,德辉禅师亦圆寂于火中,身为书记的济公便带领剩余僧人重建净慈寺。
济公还亲自化缘筹备木材,各类影视作品中“运木古井”的情节便是取材于此真实传说。到了完成净慈寺重建过程之后,济公也已经不再年轻。
自知时日无多的济公便开始操劳为偌大的净慈寺招募主持之事。其间虽频繁有僧人住持,但都为时不长。
后来,济公又撰文《致少林长老书》,言辞恳切地为净慈寺招募理事住持。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济公寻得少林妙崧至杭出任该寺第二十九代住持。至此,济公功德圆满,不久之后便在自己的六十岁时圆寂了。
济公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他本是南宋的一名得道高僧,俗名为李修缘,早年生于富裕的信佛之家,家中世代为官且代代乐善好施;李修缘长大后秉承家族信佛和行善之家风,对信佛修道之事颇感兴趣。
到了父母双亲去世后正式遁入佛门,一生行善积德,花甲之年功德圆满得以圆寂,临终前遗笔“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道尽自己的一生,成为后世瞻仰崇敬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