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讲了有关生辰八字的一些常识,明白了生辰八字只不过是一种生日的记录形式而已。那么,怎样才算“过了一岁”呢?

现时中国人过生日的依据有两种--新历生日和农历生日。你会发现,家里上了年纪的人都过农历生日,例如:父亲的生日是四月初八,母亲的生日是六月廿七等等,而年轻人往往按新历(即公历)过生日,例如:他的生日是7月3日。

那么,是不是按农历过生日就特别准或者很有意义呢?说出来可能你们都有点愕然--不管是按公历还是农历过生日都不准确!

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看“过生日”是什么意思?过生日就是庆祝自己在世上又添了一岁。

那么,怎样才算添了一岁呢?这个问题似乎很容易回答:“过了一年呗!”

是的,这个回答没毛病。可你知道怎样才算过了一年吗?

“过了365天呗!”

这个答案是错了!

地球绕太阳一周叫做“一个太阳回归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而这个“一年”却不是刚好365天,而是约等于365天5小时48份46秒。

第二年的4月23日,地球还未走完这个圈,还差将近6小时你就庆祝生日了;第三年的4月23日,地球还差12小时才走完一圈,你又庆祝生日了;第四年的4月23日,地球还差18小时才走完一圈,你又庆祝生日了。这时候,你肯定已经提前了一天庆祝生日(尽管日历上是4月23日)。不信?那就看看第五年(也就是与你出生那年隔了4年)的4月23日,地球还差将近24小时才走完一圈,这时候你会发现,公历的日历牌上2月份增加了一天,2月是29天的,这是为了修正前面4年偏离了将近24小时的人为调整。所以,每隔4年就要在2月份增加一天来修正这种人为的错误。

现在知道了吧?公历不能准确地反映你的生日。

那么,旧历呢?

我们首先必须明白旧历是什么东东。我们国家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前一直采用农历的历法,它是一种阴阳合历,节气干支历法和公历一样,是根据一个太阳回归年来制定的历法,都属于太阳历法,都可以简称“阳历”。根据月球运行轨道编制的历法叫做“太阴历法”(简称“阴历”),如初一、十五。

旧历就是这套阴阳合历,既有节气干支又有初一十五。之所以被称为“旧历”,是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统一使用公历,百姓便把新实行的公历称为“新历”,以前一直使用的农历称为“旧历”。

我们现在已经把农历和阴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了, 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农历、旧历,实际指的是阴历。

阴历是按照月相来制定的历法,一个圆缺就是一个月(我们之所以叫做“月”,就是月亮的月相变化周期),而这个“月”从没有月亮到满月再回到没有月亮的状态,时间约等于29天半,12个月累积下来也就354天左右,比365天少了11天,三年下来就少了33天(一个多月)。

本来,月球绕地球的运行与地球绕太阳的运行是两套不相干的运动体系,但人类为了迎合“年”这个概念,强行将月和年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和公历一样进行人工干预,人们以19年设置7个闰月来使月与年吻合,于是有了闰月。

例如你八月廿一生日,第二年的八月廿一日,地球还差11天左右才到达你出生的那个位置,第三年差了22天,第四年来了个闰月,如果闰的是八月之前的月份,那么,到了八月廿一日那天,地球已经转过了你生日那个位置8天,也就是说,你8天前就该过生日了!

正因为阴历和阳历是两套不同的历法,所以,按阴历过生日误差最大,有可能误差二十多天,比公历不到一天的误差更加离谱。

有没有靠谱的呢?当然有!那就是节气干支历法!

生日是先过老历还是先过新历(通俗课堂生日应该过新历还是旧历)(1)

24个节气将365天5小时48份46秒平均划分为24等份,每份15度。换句话来说:你在夏至交节的那一瞬间出生,不管哪一年的夏至,地球都刚好在夏至交节的那一秒走完365天5小时48份46秒,一秒不差。

可问题是:节气干支历法很难记,不常用,所以,相对来说,按公历过生日比按阴历过生日要准确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