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觉察
回归本源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爱别人,别人也爱自己;尊敬别人,别人也尊敬自己。
所有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其实都是能量之间彼此的传递。
一个人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待遇。
和颜悦色
是一个人顶级的修养
我们常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事实也证明了,爱笑的人,能获得的机会更多。
笑,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都没有什么难的,但随着经历、阅历的增加,有些场景,笑真的不是容易的事。
恰恰不容易,才造就了人与人的不同。
受得了、耐得住,是一种深度的修养。
有的小孩子,为一颗糖哭半小时,一颗糖就是这个孩子的世界。
他内心能容纳的事物,自然也都是如糖果一样的细小事物。
孩子的成长,在初期阶段都非常相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的孩子,就开始有了分化。
性格是尤为突出的一点,性格的背后,实际就是承受能力。
每一次经历,历练人的心性,受得了,就会进入下一关卡;受不了,就在这个关卡。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成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像没有得到糖的孩子,以发脾气来解决。
根本上是因为没有在经历中学会承受。
每个人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都是在提升我们内心的容量以及承受力的。
我们受得了、耐得住,就会成为内在深度的品质,是一种内在力量。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就会坦然处之,并且淡然一笑。
这是一个人难得的修养,也是一个人需要具备的基础修养。
如果遇事就发脾气,不但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而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和颜悦色,是一种承担,一种自信。
和颜悦色的本质
是善良与爱
胡适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
"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糟糕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人生处处都是考场,考验的就是我们内在的这颗心。
人生来就是不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经历,组成我们丰富绚烂的人生。
情绪谁都会有,发脾气也非常简单。
如果我们每一次经历问题,身边的人,都要承受我们的脾气,这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的表现。
一个人,只能为自己的生命付起百分之百的责任。
发脾气是本能,收回脾气是修养。
一张和颜悦色的脸,是为自己付起百分之百的责任。
而他人能为自己做什么,不能为自己做什么,都应该感恩。
和颜悦色的本质是善良与爱。
曾经有人问我,总控制不止对父母发脾气,怎么办?
我问她,能否控制住不对自己一岁的孩子发脾气?
她说,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自然不会发脾气。
其实根本原因是,对孩子的爱比父母的多。
起初,她不能接受这个结果,但觉察之后,承认了自己的私心。
父母是可以索取爱的人,我们很容易成为索取者,索取的时候,不是爱,不如意的时候还会产生怨。
一个人,要想真正改善情绪,成为一个和颜悦色的人。
就一定要从心底感受爱,理解爱,因为爱是奉献,爱是内心深处的良善。
这份爱升起,看世间万物都有了恻隐之心,会爱孩子、爱父母、爱一切人和事。
这份恻隐之心就是柔软,内心柔软了,脸色自然也就温和了。
和颜悦色
是一种包容 一种力量
《论语》中,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意思是,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一个人的内在修养,都在人的言行举止之间。
现实生活中,真正比较厉害的人,反而是比较温和的。
不是说这些人不会发脾气,而是在内在自我不断的修养中,已经转化了。
有的人,我们只是远远看一眼,就想和他们交流。
也许他们穿着不是华丽的,昂贵的,但身上流露的气质,就会让人想要靠近。
这不是靠速成或者伪装就能得来的,言行举止、坐卧行走间,是内在的修养在指引。
我们总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倒不如说,内在修养高的人,往往会有更好的运气。
举手投足间都是温和,谈话交流间和颜悦色,这样的人,谁不喜欢呢?
和颜悦色,是经历了生活的考验,却依旧能够保持热爱的态度。
是内在最真诚的善良,是一种包容,一种力量。
愿我们都能和颜悦色,爱生活、爱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