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瞬息万变,各种新概念、新名词每天都在拓展我们的认知。一天不学习,可能就out了。广州日报在新媒体平台推出全新栏目“每日一词”,精选新词、热词,聚焦前沿领域发展,解读最新概念内涵,敬请关注。

“口红效应”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口红效应”经济理论被首次提出。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因为美国人认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安慰”的作用。经济衰退会让一些人收入降低,这样他们很难攒钱去做一些“大事”,比如买房、买车、出国旅游等,而手中出现的“小闲钱”,正好可以去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

日本市场调研机构此前曾发布消费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其他行业走冷,游戏机行业中的任天堂和索尼PSP,却销量大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圣诞节和新年的礼物,成为日本玩家迎接新年的伴侣。一些行业在经济呈现颓势时反而可能获得更好的收益。

满足口红效应的商品有哪些(每日一词口红效应)(1)

统筹:王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涂端玉

设计:周振丰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