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

阅读提示

丁楠忘不了第一次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云和县城的情景,映山红开满山坡,眼前的水库碧波荡漾,美不胜收,那时她下定了决心,“不能辜负家乡这一片美景。”

我是农创客我骄傲(云和农创客丁楠)(1)

在自家餐厅里,她是爽朗干练的女强人,对店里的每一个细节了如指掌;在农场里,她是充满干劲的农创客,将油茶树、各种果树管理得井井有条;在生活里,她是充满爱心的公益达人,参加蓝天救援队、组织志愿服务等,为社会发展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

她就是丁楠,18岁接手企业管理,如今“跨界”发展精品农业,参与投资创办了云和县金采油茶基地,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丁楠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云和人,她想为家乡农业发展做一份贡献。

18岁接手企业管理

她“跨界”发展精品农业

近日,记者来到云和县红杉咖啡,看到穿着一身湖蓝色套装的丁楠正在热情地接待客人,她为人爽朗又十分干练,总是将店里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看不出来我是体校毕业,还是学散打的吧。”丁楠笑着说,从小体格硬朗的她一直是个“女汉子”,在上海上大专期间,就开始试着管理家里的餐饮企业,“那时候我只有18岁,虽然有父母的帮衬,但很多东西都得靠自己学。”丁楠坦言自己文化程度不够,曾报考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本科,还去上海进修企业管理教练课程、领导力课程、禅修、素书国学课程,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私下里,丁楠性格豪爽,热心公益。因为身体素质不错,2018年她加入云和蓝天救援队,多次参与一线救援任务。2019年丁楠又取得桨板船救援教练资格证,帮助志愿者们培训水上救援知识,还参与了丽水市水上救援军地联训的培训与演习。

“其实我以前是个不太会交际的人,做生意这些年让我变得开朗,而且愿意尝试新事物。”2016年,丁楠迎来了跨度最大的一次尝试,当时她和朋友考察了县城周边的一个村庄,发现这里好山好水,非常适合发展精品农业,于是决定与合伙人一起开办农场,打造心中的“世外桃源”。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300亩土地,种植油茶树和各式果树。”丁楠介绍,油茶属于一种高效的经济性植物,而且便于打理,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合在山坡上大规模种植。

一开始,长期从事餐饮行业的丁楠低估了农业开发的难度。“当时这一片都是荒山,甚至都没有路。”丁楠说,他们投入了几百万元,修建了一条和公路接壤的水泥路,又租来挖机,除去比人还高的荒草,“前前后后投入了好几年的精力,这片农场才开始初具规模。”

尽管开荒的过程十分辛苦,但丁楠却一点都不后悔,“精品农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光靠村民或是村集体很难开发,我们作为云和土生土长的企业家,应该为当地的农业发展贡献一点力量。”

计划打造健康养生农业园

她带动村民奔向共同富裕

丁楠一直是在县城长大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干过农活,她坦言基地刚开始建设时,一家人吃了不少苦。“每次觉得扛不下去了,我就会到山上的观景台走一走。”丁楠忘不了第一次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云和县城的情景,映山红开满山坡,眼前的水库碧波荡漾,美不胜收,那时她下定了决心,“不能辜负家乡这一片美景。”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丁楠等人的努力下,去年基地的油茶迎来了丰收。“基地共采摘油茶籽二十万斤,榨出茶油1万斤。由于油茶树的产量是逐年提高的,今年我们预计能采摘茶籽三十万斤,能生产近1.5万斤茶油。”丁楠笑着说。

好生态出好产品。2018年,基地的油茶籽获得了有机证书。为了进一步提升油茶的附加值,丁楠注册了“垄采”商标,入驻丽水山耕品牌。

“为了丰富基地的农业品类,我们种植了1000亩油茶、30亩猕猴桃、50亩茶叶……现在一年四季,基地都有不同的气象。”丁楠介绍,下半年基地计划和当地强村公司合作,投资400万元打造一个占地200亩的云和雪梨精品示范园,“后期我们计划以油茶为主导,辅以精品水果、大棚种植、养殖等精品农业,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把基地做大做强。”

产业兴则乡村兴。前段时间,基地的油蟠桃成熟了,丁楠邀请了一些游客过来体验采摘,为村里带来不少人气。“想不到荒山还能变‘金山银山’哩。”当地村民乐呵呵地说。近年来,基地为许多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带动就业50余人,每年为村民和村集体增加三十多万元的收入。

未来,丁楠计划将基地打造成集生态农业生产、康体养生度假、运动休闲旅游、科普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城郊休闲乐园。面对这一张蓝图,丁楠信心十足,“如今丽水正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有了更多‘青春’力量扎根乡村,精品农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