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安阳·非物质文化遗产(51)

阵排天地赏灯舞

势摆黄河转九曲

□策划:张志立 李瑞峰 □统筹:高 扬 曲海庆 □执行:刘云鹏 贾 培 刘长青

□记者 刘 涛/文 王 珊/图

3月2日,在市“两馆”北广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阳县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亮相我市2015年新春民俗文化展。当天晚上,灯盏会现场流光溢彩,犹如仙境;数万名市民闻讯而来,鱼贯而入,一张张笑脸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在穿红着绿的“秧歌花会”的引领下,游走在梦幻般的连环灯阵里,赏灯、走阵、祈福,整个灯盏会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1)

第二十代代表性传承人张相晨在观看图谱。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2)

村民自发组织的锣鼓队。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3)

村民往灯盏里倒入香油。

九宫八卦设奇阵 九曲黄河名不虚

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顾名思义,取“黄河九曲十八弯”之意,有“阵排天地、势摆黄河”之妙,是一种娱乐性极强的民间节日游艺活动,流行于安阳县伦掌镇北孟村一带。因该村地处河南、河北交界处,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在安阳县、磁县、武安市、涉县和林州市等地的近百个乡镇影响极大。每逢元宵节北孟村举办九曲黄河灯盏会,都会引得周边数万名群众慕名而来、游乐其中,气氛甚是喜庆、热烈。

每年元宵节入夜时分,一阵清脆的鞭炮声响过,“九曲黄河灯阵”内灯盏齐燃,十几个装扮一新的“花会”,由五面中幡前引,舞动的狮子、扭动的秧歌、有趣的高跷、响亮的鼓点、好听的哨子等依序而入,边走边演;十里八乡的群众纷纷闻讯赶来,赏灯舞、转九曲,大约两个小时方能走出连环灯阵。阵内旗幡招展,锣鼓喧天;阵外人流如织,欢声一片,场面极为壮观。遇有天降瑞雪,空中飘洒着轻盈的雪花,灯场上灯火闪闪,更富诗情画意:近看横成排、竖成行,一盏盏油灯宛若朵朵莲花含苞待放;远观整个灯阵繁如星海,又如九天银河飘落人间。

按传统习俗,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的灯阵是用木头椽子作灯柱,后改用钢管,按图谱栽插在八亩大小的平地上,形成一个大方阵;然后用破布条或绳索将灯柱连接起来,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九宫”的周易九宫八卦图之方位,以富贵不断头传统图案设置而成。整个灯阵内含九个小方阵,即乾宫、坎宫、艮宫、震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及中宫九宫,象征中华九州,分别由《封神演义》中的9位名将把守。这是北方先民虚拟古代战阵并加以想象的一种智能游戏;中宫八卦台上还插有20面红旗、20面黄旗,犹如古代战争中的将帅指挥台。灯阵有入口,有出口,厢道宽两米,长约2公里,供“花会”和游人通行。钢管灯柱高120厘米,上端置直径为12厘米的圆形铁圈作为灯托。灯盏会开始前,往灯盏里加入优质香油,再放入村民们手工搓成的细棉线作灯芯就可以了。整个灯场设灯505盏,一般情况下,灯阵内设365盏,象征着一年有365天;山门内设50盏,中宫八卦台上设90盏。灯场中心,栽一根10米高的旗杆,旗杆上面挂着旗幡、九莲宝灯和霓虹灯装饰的八卦图等。时辰一到,505盏香油灯一起点燃,高跷、秧歌、锣鼓等“花会”在前面表演,群众依次步入灯阵,一边欣赏“花会”表演,一边赏灯、祈福,犹如一条缓缓流动的灯河。人们从入口进,从出口出,顺顺利利地走完连环灯阵,就意味着来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

传统技艺登展会 与时俱进显匠心

3月3日下午,在市“两馆”北广场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旁边的“灯棚”里,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的传承人张相晨、马土金、马金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张相晨是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的第二十代代表性传承人,马土金和弟弟马金土是该项目的第二十一代代表性传承人。

“这次布展,我们用了两天时间。”因为还要安排当天晚上的活动,马土金一边跟参与布展的村民沟通,一边跟记者聊天。马土金说,这次参加新春民俗文化展,他们村一共来了80名村民,其中40名村民负责布置灯阵,另外40名村民是“秧歌花会”的成员,主要负责文艺表演;他们从3月1日9时开始布展,到3月2日17时左右才完成,“有关部门有要求,最多只能来80人,因此,参加‘高跷花会’‘锣鼓花会’的成员就不能来了;否则更热闹、更好看。”

“在市区布展,地面都是处理过的,不能栽插钢管,我们就改用钢筋作灯柱,还专门定做了插钢筋的底座;灯盏也是专门找生产厂家买回来的。”马土金说,考虑到在市区布展的实际情况,他们因地制宜,进一步改变了原来在村子里栽插钢管的做法,专门找砖厂烧制了底座,底座中间预留圆孔,布展时就在底座上插入钢筋作为灯柱;钢筋灯柱长120厘米,顶端焊接一个用细一点儿的钢筋弯成的灯托,用来放置灯盏,“这样更安全、更好看,灯盏不容易掉下来。”除此之外,马土金他们还专门找到生产厂家,统一采购了1000多个大小适宜的陶瓷灯盏。

“因为场地限制,这次我们用401根钢筋灯柱布成了这个400平方米的灯阵。”马土金说,这次灯盏会的灯阵共19排,每排设钢筋灯柱19根,整个灯阵由361根钢筋灯柱布成;灯阵外面又用40根钢筋灯柱围了起来。为了美观,外围的40根钢筋灯柱用电彩灯条连接起来;燃灯期间,灯光闪烁,更能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氛围。每根钢筋灯柱前后左右之间的距离都是两米,从而保证了灯阵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灯柱与灯柱之间都能形成一条直线。

“把灯柱按图谱连接起来,排布出九曲黄河灯阵,是整个灯盏会布展的核心技术。”马土金说,九曲黄河灯阵布局严谨,技术性非常强,中间只要有一根灯柱攀连错了,就会导致前功尽弃,“厢道进得去,出不来,就失败了。”

在市“两馆”北广场的灯盏会现场,记者看到,整个灯阵坐北朝南,入口在东南角,出口在西北角;灯阵内的钢筋灯柱用带三角旗的彩带攀连了起来,非常漂亮;厢道迂回曲折,但绝无重复交集,令人跃跃欲试。

据了解,3月2日从19时开始,数万名市民纷至沓来,争相观灯、走阵、祈福,近三个小时,阵内阵外人流如织,场面极为壮观。有前一天晚上游玩过的市民说,夜晚游走在灯阵中,身旁灯火摇曳,似游天宫,如履银河,如梦如幻,让人流连忘返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4)

村民将灯盏固定在铁管上。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5)

村民展示印有八卦图的旗帜。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6)

妇女们在拈灯绳。

千年神话变民俗 封神榜上说情由

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集民间制作工艺和游艺活动于一体,反映了北方先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内涵丰富,历史悠久。关于它的起源和历史,在安阳县伦掌镇北孟村村民中间也说法不一。

“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至少已有1000年的历史。”穿越历史的烟云,马土金说道,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可追溯至北宋时期。村中传说,当时的村民在村北头修建了一座文王庙,并议定把农历九月初六(传说中周文王的生日)作为兴办庙会的日子,把传说中的九曲黄河阵图谱演绎成兼具祭祀、祈福和娱乐意义的九曲黄河灯盏会,后来进一步演变成了“正月十五闹元宵”的民俗活动。千百年来,举办九曲黄河灯盏会一直都是村里的一大盛事,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和支持。

“这其中的渊源可以在《封神演义》里找到印证。”马土金说,据《封神演义》讲述,商朝末期,商纣王残暴无道,姜子牙受命于西伯侯姬昌,把商纣王的兵马打得节节败退。为保商纣江山,当时的商朝太师闻仲请来好友赵公明率兵抵御,赵公明不幸丧生。其三个妹妹“三霄”(云霄、琼霄、碧霄)为给兄长报仇,就设下“九曲黄河阵”让姜子牙破阵;姜子牙得神明相助,“三霄”最后阵破人亡。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封赵公明为财神,封“三霄”姐妹为感应随世仙姑,掌管人的命运。后民间分别尊奉“三霄”为福星奶奶、财星奶奶和送子奶奶。由此,人们为了祈福,便通过模仿“三霄”所摆的九曲黄河阵图,用木杆、灯笼等扎制成九曲黄河灯阵来取悦神灵。

“村中也有人说灯盏会是为了祭祀道家鼻祖老子,说九曲黄河灯阵实际上是道家八卦图的变形;也有人说是古代战争所用的迷魂阵图。”马土金说,作为一种极富娱乐色彩的民间游艺活动,北孟村在元宵节前后举办的九曲黄河灯盏会多年来受到了周边群众的极大欢迎,“从古至今,不管哪个地方,元宵节最主要的就是一个‘闹’字,我们北孟村的九曲黄河灯盏会最大的特点恰恰就是一个‘闹’字,并且比燃放烟花爆竹更安全、更环保。”

亟待保护不容缓 代代传承犹可期

“据说抗日战争爆发后,村里面就一直没有再举办过灯盏会。”马土金说,在战乱时期,百姓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元宵节游灯盏会的习俗也随之变淡。1963年,岳城水库的大水将原孟村的部分村庄淹没,整个村子一分为二,部分村民搬迁至现在的居住地,形成了今天的北孟村。其间,大水把村北头的文王庙也淹没了,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传承人手中的图谱也因受潮而变得模糊不清了。直到1989年,马土金作为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想重新恢复这项民俗活动,就和自己的弟弟马金土及该项目的第二十代代表性传承人张相晨,一起找到当时河北省磁县观台镇乞伏村的党支部书记孙当成,修复了九曲黄河灯阵的图谱,这才让这项民间技艺传承了下来,重现生机。

“刚开始就是想修复图谱后,每年元宵节能让村民多个娱乐项目。当时,大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点儿都不懂。”马土金坦言,有一次,他从报纸上看到一篇有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闻,就找到文化部门的专家进行咨询,没想到竟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认为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技艺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安阳县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走上了漫漫申遗路。

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锣鼓喧天,气势恢宏,五彩缤纷,辉煌灿烂,既保留了传统的宗教仪式,又突出了元宵节闹花灯的热烈气氛,在当地群众中影响广泛。2008年,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成功申报安阳县和安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张相晨、马土金、马金土三人被列入安阳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2010年,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了解,由于年代久远,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究竟有多少传承人已无史料可查,仅能依据老艺人的家谱记载和回忆进行谱系排列。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受市场经济思潮的影响和各种社会历史原因的干扰,现在,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的传承再次出现危机。首先,村中年轻一代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追求时尚娱乐,欣赏和传承灯盏会的热情逐渐低落,导致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的传承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状况。其次,由于资金缺乏,举办灯盏会的次数也在逐渐减少。因此,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才能使九曲黄河灯盏会这项民间技艺得到传承和发展。“现在,北孟村仅有的三名代表性传承人也都年事已高。”马土金说,该项目的第二十代代表性传承人张相晨现年84岁,已属高龄;作为第二十一代代表性传承人,他今年64岁,他的弟弟马金土也已61岁了。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我们仍然会尽最大努力,保护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把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马土金说,目前他们正在积极收集、挖掘、整理相关资料,对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这一民俗活动进行全方位研究,完成档案整理,出版相关图书,建立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传承机制,让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展会走出去,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它的风采。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7)

村民往油壶里倒入满满的香油。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8)

父亲背着孩子点亮油灯。

相关链接 伦掌孟村九曲黄河 灯盏会的价值

伦掌孟村九曲黄河灯盏会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实为民间艺术之瑰宝。对研究中原文明的发展和安阳传统民俗有重要参考价值;灯阵与“花会”的有趣结合,隐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对研究殷商的政治、军事、文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乡土气息浓郁,阵容壮观好看,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有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传承价值。

(《安阳晚报》第八版、第九版)

河南安阳八卦阵亭子(阵排天地赏灯舞)(9)

(编辑:苏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