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专科主任 陈汝福教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急性胰腺炎的拓展知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急性胰腺炎的拓展知识(上期问题解答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拓展知识

解答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胆胰专科主任 陈汝福教授

采访整理/羊城晚报记者 陈映平 通讯员 王海芳

Q:胰腺炎和胃病在症状上极为相似,请问两者根本区别在哪里?

A:胰腺位于胃的后方,因此胰腺炎发作常被误以为是胃病。但一般来说可以通过以下表现鉴别出胰腺炎:一是病史,胰腺炎常有暴饮暴食史或者“胆石病”史,发作突然。二是症状:急性胰腺炎引起的疼痛多为持续性,而且疼痛非常剧烈,甚至被迫取前屈位以缓解疼痛,而‘胃病’多为阵发性绞痛,即感觉肠子像拧麻花一样,一阵一阵疼,偶尔还可感到肠子“咕噜咕噜”地运动。胰腺炎患者还常伴恶心、呕吐,呕吐开始时较频繁,以后逐渐减少,呕吐物中多含黄绿色胆汁。其实,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到医院检查,如果血和尿中淀粉酶增高,诊断即可成立。

Q:我今年40岁,2013年11月体检发现胰腺头有一个小肿块,大约1×2厘米,但没有不舒服,查了三项肿瘤标志物结果正常,医生说是良性,我现在一直中医调理,断断续续吃了九个多月中药,天天喝中药感觉胃不舒服,有点反酸,如果不吃我又怕肿块变成恶性,请教一下,可不可以停中药?或者停了要注意什么?

A:随着高端CT、MR设备应用的日益普及和胰腺薄层扫描逐渐推广,胰腺肿块检出率明显提高。但由于对胰腺肿块认识不足和对胰腺癌造成极度恐惧,往往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也使许多有治疗机会的胰腺疾病患者失去合理治疗机会。一般来说,胰腺肿块分为三大类:一是良性的;二是低度恶性;三是恶性的。因此,对于您描述的胰腺肿块,需进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性质,如确实为良性,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胰腺B超、肿瘤指标及血糖,如肿物增大或者压迫胰管,即可考虑外科处理。另外,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中药能预防胰腺良性肿物恶变,建议停用中药。平时您在饮食上需要清淡一些,少吃多餐,禁忌过甜、辛辣及油腻食物。

Q:我55岁,去年因为腰背部长期酸痛(但不是特别厉害)加上消化不好,吃胃肠药治疗反反复复不能断根,后来体检发现有胆结石2厘米左右,我这种情况需要做手术吗?如果做手术大约要多少钱?手术后会有什么问题?

A:因为结石较大,而且有不适症状,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前还需作进一步检查,明确有无胆管结石。如果只是单纯的胆囊结石,可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只需在腹壁打几个小孔,切除胆囊,费用大概15000元。如果胆管也有结石,那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费用也会贵一些。切除胆囊后,一般很少有不适症状的,而个别病友出现的上腹部不适或“脂肪泻”,一般能通过机体代偿及调理顺利康复。另外,要特别提醒的是,胆管结石是胰腺炎的最常见病因,胆囊切除可预防胆囊结石掉落胆总管引起的胰腺炎,因此胆囊结石需尽早处理。

Q:我妈妈去年急性胰腺炎发作,当时痛得在床上打滚,但我们不知道她有这么严重,拖了两天才叫120送医院急诊手术,医生说腹部感染胰腺坏死了,好不容易才救回一条命。她以前因为胆结石做过手术切过胆,然后一吃肥油就会拉肚子。这次出院后因为不能吃东西一直胃饲,三个月前恢复到可以吃稀饭,我发现她身体特别弱,连下楼走一走都气喘,很容易感冒和拉肚子,像她这种情况平时要注意什么?原来打了很多营养针增强抵抗力,可是太贵,打下去我们负担不起,可以通过其他办法帮她提高体质少生病吗?

A: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康复后容易引起后遗症。在急性胰腺炎恢复期,约1/3-1/2患者存在胰腺功能不全,如糖尿病和脂肪泻,而导致急性胰腺炎后慢性胰腺炎的发生率也达到3%-13%。至于你母亲的情况,目前考虑营养摄入不足,并不排除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可能,需进行饮食调理:一是要吃得“精”,补充足够能量及优质蛋白,需避免吃油腻、难消化的食物。二是可以加用肠内营养粉,特别是短肽型的,此类营养粉不会增加胰腺负担;三是服用胰酶,外源性补充胰酶,改善胰腺外功能不全的症状。

Q:工作一忙我就容易胃痛,胃胀,有时候吃了冷的或甜的东西会反胃酸,胃不舒服我会吃以前医生开的马叮啉,还有香砂养胃丸、腹可安等,但总是好不了,胃病跟胰腺炎有什么不同?要做什么检查?

A:胃病跟胰腺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可引起相类似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腹痛、消瘦等。胃病久治不愈,需做胃镜检查,排查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变,如皆为阴性,则还需排查慢性胰腺炎。一般来说,可以做腹部B超、肝胆胰腺增强CT,如果CT显示胰腺弥漫性增大(或萎缩)、边缘不规则、胰管扩张、胰管内结石等,即有可能是慢性胰腺炎。

扫扫微信号

帮你问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