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发表题为“人为气候变化对行星波共振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on Planetary Wave Resonance and Extreme Weather Events)的文章指出,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暖会以有利于大气波动共振的方式影响纬向平均温度分布,并导致持续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行星大气温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行星大气温度(人为气候变化对行星波共振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

行星大气温度

3月2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报告》发表题为“人为气候变化对行星波共振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on Planetary Wave Resonance and Extreme Weather Events)的文章指出,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暖会以有利于大气波动共振的方式影响纬向平均温度分布,并导致持续性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

北半球夏季极端天气的持续已被证明与特定波长范围内(纬向波数为6~8)高振幅准静态大气罗斯贝波的存在有关,其内在机制涉及天气尺度波动的准谐振放大现象,大气波动数目被限制在有效的中纬度大气波导范围内。近几十年来,发生准谐振放大现象的有利条件和相关的极端天气有所增加,可能与北极放大效应造成的增暖有关。

研究通过分离与准谐振放大现象有利条件相关的区域平均地表温度分布“指纹”信号,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气候模式中研究了“指纹”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模型和观察结果表明,“指纹”信号最近才出现在自然变率背景噪声上,这意味着对大气波动的准谐振放大现象的影响大部分是在过去40年发生的。研究表明,人为因素造成的气候变暖会以有利于大气波动共振的方式影响纬向平均温度分布,并导致持续性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