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年常乐游

在知否的最后几集中,太后造反,被皇帝反将一军,最终心灰意冷,自愿让皇帝赐鸩酒白绫。

知否中白氏是怎么死的 知否太后(1)

不过最终皇帝还是心软,选择了让太后去宫外别居,此后不再参与朝廷政事。

白绫,不难理解是上吊,至于鸩酒就比较有来头了。中国古代有三大毒药:鸩酒、砒霜、鹤顶红,鸩酒就占了其中之一。其中砒霜和鹤顶红的成分经过现代科学的分析研究已经被我们知晓,唯独鸩酒,始终未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在《左传》中有所记载,鸩鸟的食物是毒蛇,全身都有剧毒。鸩鸟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羽毛,只要用羽毛在酒中浸一下,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而且鸩毒毫无颜色和异味,毒性却能够尽数溶解于酒。

知否中白氏是怎么死的 知否太后(2)

鸩鸟沐浴过的溪水,也会染上剧毒,人或者鸟兽一旦饮用,就会中毒身亡。但鸩酒并不是用鸩鸟酿制的酒,因为羽毛有剧毒,所以只需用它的羽毛在酒中轻轻的划上一下,这杯酒便会变成一杯毒酒。

饮用鸩酒之后会非常痛苦,死状也会相当的惨烈。古籍上有很多关于以鸩酒赐死和饮鸩酒自杀的记载,"惧鸩忍渴"、"饮鸩止渴"就源于此。

知否中白氏是怎么死的 知否太后(3)

《南唐书·申渐高传》中说:南唐皇帝李昪顾虑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难以控制,想诛杀之。有一次,李昪倒了一杯"鸩酒"赐给周本。但是被周本察觉到了,于是周本用御杯出一半酒说:奉给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

李昪明知道酒中有毒,自然不敢喝,一时间君臣二人僵持住了。这时,为帝王演戏奏乐的优人申渐高见此情景,一边跳舞一边走了上来,接过周本的酒说:请皇上把它赐给我吧。说毕,一饮而尽,将杯揣在怀中走了。李昪立即暗遣人带着解药去给申渐高,未等药到,申渐高已经"脑裂"而死。原文虽然没有说明脑裂的详情,但听起来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了。

知否中白氏是怎么死的 知否太后(4)

这样烈性的毒药通常是皇帝用来赐死的,这样的刑法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轻人死时的痛苦,让赐死者的人格尊严在某种程度上得以留存。毕竟这样子死的快些,还可以保留全尸。可以使人受罚死时少受酷刑的折磨,对一向深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观念熏陶的死者来说,在肉体和精神上也是一种安慰。

不过有一个问题,那些被赐死的人会不会抗旨不遵,毕竟还有一线生机呢?

说实话这样的例子很少,来宣旨的人通常都带着使命来的,不完成任务不能回去。若是抗旨,便会有专人强行灌下毒酒,务必保证受罚者上路。

知否中白氏是怎么死的 知否太后(5)

赐受罚者自尽,已属于法外开恩,起码让人死的体面。如果受罚者反抗,那么被抓住后就没有这么体面了,而且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故选择逃跑的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

赐死作为对特权阶级的优礼其实也就实施在大臣等人的身上。而它之所以可以从出现一直伴随君主专制社会的始终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君主专制的独裁政体,巩固了君主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政治的目的,有利于体现贵族等级的特权。

知否中白氏是怎么死的 知否太后(6)

赐死制度固化了“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的想法,大臣们认为只有死才算达到忠君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制度对大臣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把赐死看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从来不加怀疑便逆来顺受,自行了结。

所以君主赐死实施的随意性也使得大臣不得不处处小心时时谨慎,不利于增加大臣的行政积极性。虽然皇帝可以赐死他人,但皇帝如果不孝或摆脸色给太后看,太后也可以采取赐死。但一般太后是不会这么做的,毕竟皇帝是自己的儿子,就算不是,也会有一些感情。

知否中白氏是怎么死的 知否太后(7)


欢迎关注我@少年常乐游,从影视入手,讲些有趣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