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的文章里讲过,我曾经给不少企业和地方做过不少战略咨询。
后来发现,真正被用起来的很少,我有时候会感觉非常的懊悔,也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使用。我在怀疑是不是我给他们的建议不切合实际,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但是,他们后来又碰到问题的时候,还会来找我,这让我非常的难以理解。如果我的建议和思路对他们没有价值,他们为什么还反复的来找我呢?
后来我问了几个人,基本上就发现了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
第一个原因在我,我可能低估了他们原有的利益格局对当事人造成的影响,比如很多人都想把家族企业变成一家规范化的,拥有现代化治理结构的企业,摆脱家族内的人际关系以及已经固化的利益格局对企业的制约以及因此造成的发展瓶颈。
很多人可能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很多非常专业的企业的改制方案,但是成功者了了,或者让企业陷入更深的内乱当中,从一种脆弱的平衡进入新一轮的剧烈的动荡,反而把企业推向了另外一个深渊。
第二个原因,有些企业家为了面子,故意隐藏了很多真实的情况,而且有时候过度夸大了自己的能力、资源、关系等等。
人最容易看到的就是自己的优点,而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大多数时候是视而不见,或者是故意美化,在自己眼里,缺点都成了优点。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有一段话,我觉得说的很好: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就不去考虑了。
是的,人真的非常奇怪。一方面总是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一方面又总是有意无意的设置很多障碍,不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让人了解是渴望得到认同,而不让人了解自己是不愿做个透明人,被人看穿,所以就人为的设置了很多障眼法、而这些障眼法既欺骗了别人,最后连自己都信了。
说的有点远了,为什么说,这个时代基本不会有怀才不遇这回事。其实,在古代也很少有怀才不遇这回事的,所谓怀才不遇,是你自己的才还不够,除此之外,是你的德不够,很多人是自己给自己挖了很多坑,而结果呢,自己掉坑里,爬不上来了。
今天我们就看看一位在历史上基本被公认的怀才不遇的人物——贾谊。
说起贾谊,对汉初历史有些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这么一位有大才的人物,也都会为他的英年早逝痛惜不已。
贾谊又被称为贾生,用现在的话说绝对属于当时的杰出青年,而且少年得志、颇负盛名。年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
汉高后五年(前183年)即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著,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登基,听闻河南郡治理有方,擢升河南郡守为廷尉,吴公因势举荐贾谊。汉文帝征召贾谊,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21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让讨论时,贾谊每每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汉文帝元年,贾谊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文帝二年(前178年),针对当时“背本趋末”(弃农经商)、“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贾谊上《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 政治上,贾谊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到自己封地的措施。
这些算是历史背景,我们今天重点分享的是苏东坡的《贾谊论》,全文并不算长,照录于此,只是讲其中的重点。
苏东坡的这篇史论,一改传统上大家对于贾谊怀才不遇、遭受排挤的同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贾谊为什么不会被重用,而且贾谊之后在33岁就郁郁而终,英年早逝的原因。
《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我们这里只讲其中的要点,我也把要点都用粗体标出来了。
第一、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东坡先生这里开宗明义,上来就亮明了自己的观点。意思是有才能并不难,但是,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才能得以施展却是不容易的事。很多真正有才能,真正怀才不遇的人,基本上都毁在了这个问题上。既要遇到伯乐,又要学会等待,才是正途。
第二、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学会等待,学会忍耐,不是甘于平庸,也不是畏惧。等待和忍耐是必经的过程和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三、贾谊太求速成,而忽略了,或者说觉得自己得到了汉文帝的支持,不屑于与周勃、灌婴这些人结交。周勃和灌婴对汉文帝的影响,或者说他们所代表的势力对汉文帝的制约,远不是一个年纪轻轻的贾谊可比的,而且,贾谊的革新计划,本身就触动了这些人的既得利益。贾谊显然是低估了这些人被促动利益后的抱团报复的心理。
第四、东坡先生给出的“马后炮”: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也就是说先于周勃、灌婴这些人结交,打消他们的顾虑,最终的结果是皇帝不怀疑,大臣们不猜忌,如果用十年的时间做这些事,贾谊的想法很可能会大功告成,大获全胜。
第五、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东坡先生认为,贾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志大而量小,才能有余而又见识不足。
其实,这就是最根本的问题,很多人典型的处理方式是: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用,被人排挤,就开始到处抱怨,像祥林嫂一样到处诉苦,然后自我强化,陷入对抗情绪,最终导致恶性循环。才能有时候真的没那么重要,或者说有才能的人很多,但是,把才能真正的使用出来、施展出来,具备这样的能力的人却很少。
第六、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就想着一段后边所说的,能够力排众议,用自己的权威为真正的人才铺平道路、搭建好环境的,像苻坚之于王猛的情况,亘古少有。而且贾谊先生的神经太过脆弱,稍遇挫则,就会忧伤颓废,不能复起,我想越是雄才大略的人越不敢用。得志容易激进,而且有些人会得志便猖狂,稍不如意就自怜,自残,这样能被重用的情况几乎没有。
所以说,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如果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从自己的角度想想问题吧。
其实,我们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贾谊之才,却得了贾谊之病,如果再随了贾谊之命,那是更可悲的事情。
所谓的怀才不遇,基本上都是能力配不上野心,耐心输给了时间;
所谓的怀才不遇,基本上都是自作自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