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娱乐圈似乎也要冲KPI,瓜是一个接着一个砸,而且都是大瓜,幸亏微博管理员提前开了扩容,要不然都承受不住这个爆度。

最大的莫过于歌手陈羽凡吸毒被抓,嗯,吸毒,又一个引领时代的偶像one love(完了)。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1)

吸毒带来的严重后果大家都知道,都知道毒品不能沾,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去尝试。

今天的这部电影希望能给大家一个警醒。

《门徒》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2)

2007年的香港电影,由尔冬升执导,刘德华、古天乐、吴彦祖、袁咏仪、张静初等共同主演,一部毒品题材类型影片,在200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获15项提名,这不只是对演员演技的认可,也是对影片本身价值的极大认可。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3)

电影不算复杂,但内容太过深刻,看完之后再也不敢看第二遍。

因为这部电影 对于吸毒者的刻画太过真实 ,太过触目惊心,对观众的视觉和承受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电影一开头就是张静初扮演的阿芬在注射毒品,从她满手臂的针孔可以看出这不是第一次,注射之后她“爽”的全身痉挛,而一旁只有3岁的女儿熟练的把针筒从妈妈胳膊上拔下来,扔到了垃圾桶。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4)

“妈妈,我肚子好饿”

可惜,家里连吃的都没有。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5)

一个漂亮的女人,还有孩子要养,为什么会吸毒?

明星光鲜亮丽,有钱有前途,为什么会吸毒?

空虚寂寞?追求快感?获得灵感?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6)

总之,各有各的理由。

阿芬吸毒到不是自愿的,因为她有一个人渣老公(古天乐饰演)吸毒,为了向老公证明毒瘾是可以戒掉的,自己染上了毒瘾。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7)

可惜,那是一种染上就戒不掉的东西。

据统计,全球戒毒的巩固率只有9%,即使是戒毒技术比较先进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复吸率也高达90%以上,在戒毒工作颇有成效的新加坡,其复吸率也为70-80%。我国戒毒人员中,自愿戒毒的复吸率几乎为100%。

所以,阿芬一方面深深厌恶着毒品,厌恶着自己,一方面却又无力挣脱毒品所带来的那种虚无的快感。

每当那种蚀骨挠心的感觉出现时,无论她清醒时多么抵触毒品,那时她的第一反应还是找出注射器,推进自己的静脉。

一瞬间“从头皮到脚趾都是高潮。”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8)

清醒之后再陷入自我厌恶中,无限循环。

人一旦沾上毒品,就再也不像一个“人”了。

阿芬的老公为了供养自己吸毒,他可以让阿芬卖淫来维持自己的毒资,并且在阿芬戒毒的时候百般阻挠,还逼着阿芬和只有三岁的女儿试毒,运毒,吸毒已经吸黑了他的心。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9)

那个“人渣”模样看的我恨不得进入屏幕里掐死他。

但是也不得不夸赞古仔对角色塑造的成功。乌青凹陷的双眼,满口的黄牙,为了毒品,他什么都可以做,没有下限。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10)

吸了毒,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吸死,二是坐牢!

阿芬最终选择了第一条。

她让丈夫给她注射了过量的毒品,“高潮”过后死在了家里。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11)

当吴彦祖饰演的警察邻居找到她的时候,她的身上已经爬满了老鼠和蛆(图片会引起极度不适,就不放了)。

那一幕到现在想起来都让人头皮发麻,简直阴影。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12)

而吸毒毁掉的不只是个人,还有家人、朋友,以及奋战在一线的缉毒警察。

他们日夜用生命为我们建立安全防线,你却在他们身上开了一枪又一枪。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13)

吸毒的每一笔消费都是打在缉毒警察身上的子弹!

根据2016年公安部公布的《2016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全国登记吸毒人员250.5万名,每年消耗的毒品总量近400吨,因毒品而消耗的社会财富超过5000亿元,而另一头,2016年,我国共有362名缉毒警牺牲在岗位上,几乎每天都会牺牲一名。

最大的68岁,最小的才18岁。

如果不幸在任务中牺牲,亲人们甚至不能在墓碑上刻上他们的名字,因为狠毒的毒贩会对他们的家人进行报复。

为什么要对吸毒零容忍?因为原谅了他们,对不起那些牺牲的缉毒警察!

还有孩子,作为父母,他们想过自己的责任吗,想过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吗?

这部电影直白的反映出了人性(这部电影告诉你)(14)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有人会吸毒,原来一切源自空虚,那到底是寂寞恐怖,还是吸毒恐怖”。

明星总是把压力大,寻找创作灵感作为吸毒的借口,但作为公众人物,都有着大量粉丝,举手投足之间都会给粉丝带来影响,却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给青少年造成负面的带头作用,更不能被原谅。

在《门徒》中,几乎所有角色都成了毒品的受害者,为自己走上这条路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而生活中,所谓明星也要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本文观点系作者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