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乡建设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东北网陆续推出“十县十乡十村十企”典型报道。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策划组织,在前期征集典型等工作基础上,分别在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鹤岗市、牡丹江市、鸡西市、七台河市选取10个县、10个乡、10个村、10个企业,进行“十县十乡十村十企”典型报道。

东北网11月6日讯(记者 霍枭涵)在虎林市虎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几十架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遥控指挥下,同时飞行于水田地上方进行“军演”……现代技术、装备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虎林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虎林坚持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果的一个精彩缩影。

绿色产业兴村富民(十县十乡十村十企)(1)

虎林市虎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东北网记者 霍枭涵 摄

自改革开放以来,虎林率先在全国提出了绿色食品发展战略,在全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成立全省首家生态环境检察室,二十多年精心呵护绿水青山,拥有三江平原最完整的原始生态系统。2017年虎林市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多年的绿色发展实践让虎林的“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壮大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工业、做强生态旅游业、做活生态经贸业、优美生态城乡环境,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

生态农业响誉国内外

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虎林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提升农业发展实力、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不懈地育龙头、建基地、打品牌、闯市场,顺应时势发展,推进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逐步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全市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8个、“三减”示范区30万亩,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44家、专业合作社552个、家庭农场130家、种植大户1583家,认证“三品一标”43个、绿色食品基地195万亩,带动粮食总产连续5年保持百万吨以上,多次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县。“珍宝岛”大米、“虎琳”蜂产品,11个系列、120多种绿色农产品,享誉国内外。虎林大米在上海、北京、宁波等一线城市的餐桌上四季飘香,占据了上海市1/4的市场,并远销日、韩、俄等国家。

生态工业集聚企业“大咖”

绿水青山成了虎林的“梧桐树”,引来了一只只“金凤凰”,先后吸引了中粮、上海光明、北京汇源、湖北福娃、杭州娃哈哈、福建绿宝等十多家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汇聚于此,推动绿色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全产业链的集聚发展态势。珍宝岛药业、润丰源米业成功上市,双平米业、森之源农副产品等4家企业在“双创”板集中挂牌,虎林被确定为全国首个中国青年创新创业板县级试点单位。省级经开区被评为全省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园区,2017年实现产值28亿元。

绿色产业兴村富民(十县十乡十村十企)(2)

千亩荷塘月牙湖。东北网记者 霍枭涵 摄

目前,全市规上企业达27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及国家大型工业企业9户,培育驰著名商标19个、省级名牌产品17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个,荣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神顶峰”雪蜜捧得国际养蜂大会金奖。“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在这片土地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生态旅游吸引八方来客

生态是虎林旅游的王牌,境内荟萃了塞北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大界江、大农业等壮美的生态景观以及厚重的红色历史人文积淀。驰名中外的珍宝岛、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乌苏里江、神顶峰、千亩荷塘月牙湖等一大批高等级旅游资源,让众多海内外游客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虎林也因此先后荣获了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中国野生荷花之乡、亚洲金旅奖“最具特色魅力旅游目的地”、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多项殊荣。如今,生态旅游已经成为虎林绿色经济的新支点,2017年接待游客29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89亿元。

生态经贸实现合作共赢

虎林处于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带中部,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达利涅列琴斯克市相距仅400米,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口岸兴市”战略,建设有国家一类陆路客货运输口岸,先后投入2.67亿元建成了旅检货检综合楼、口岸公路、边民互市贸易区等设施,形成集货检、物流、贸易、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绿色产业兴村富民(十县十乡十村十企)(3)

清河泉热电燃料仓储基地。东北网记者 霍枭涵 摄

虎林主动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吸引60家大型贸易企业入驻,近年来,虎林口岸出口大米4500吨,占全省大米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进口冰鲜水产品近400吨,占全省冰鲜水产品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进口牧草1000吨,为全省畜牧养殖企业采购优质牧草提供了重要渠道。

在积极开展生态经贸的同时,虎林口岸先后获批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全国冰鲜产品进口指定口岸、中国首家进口俄罗斯牧草试验口岸等专业资质。上半年,虎林口岸进出口货物2.9万吨,同比增长28%,进出境人员1.43万人次,增长41%,实现进出口总值3200万美元,增长37%,创造五年来过货量新高,再次实现了发展新跨越。

生态红利增进民生福祉

40年来,虎林全方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顺应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求生存”到“求生态”新期待,全市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绿色气质”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颜值”,更提升了百姓的生活品质。虎林市全年环境空气优良比例为92.6%,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6%,是省级园林城市。乡村在发动“厕所革命”之后,又大力推广太阳能卫浴一体化建设,被评为全省卫生标兵城。省级生态乡镇、村实现全覆盖,国家级生态乡镇达到10个,多次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虎林市还率先在全省设立首个县级市“生态日”,开展生态文明“十进”活动,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领域、每个环节,形成了全社会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

“虎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绿色崛起的新时期”,虎林市委书记陈立新说,要聚焦“两山”实践,一以贯之地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将改革进行到底,努力打造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鸡虎、建虎高速和虎林至虎头一级公路建成通车,投融资渠道被省交通厅誉为“虎林模式”,获得省政府额外奖补;虎林民用机场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虎列国际铁路项目纳入《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一条条改革之路正在虎林大地徐徐展开。

,